「佛教」齐晓飞副局长出席“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齐晓飞副局长出席“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齐晓飞副局长出席“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
近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浙江省佛教协会协办、杭州市佛教协会承办的“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浙江杭州佛学院成功举办。我局齐晓飞副局长、一司徐远杰司长出席了开幕式。齐副局长在开幕式上作了讲话。 来自全国20个省、市和中国佛学院的41位法师围绕《金刚经》《心经》《阿弥陀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妙法莲华经·普门品》五部经典展开了精彩宣讲。并与听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证。这次讲经交流会共设有妙解奖、妙辞奖、妙机奖、摄众奖、威仪奖等五个奖项。共有15位选手在这次活动中获奖。

「佛教」齐晓飞副局长出席“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
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隆重开幕

「佛教」齐晓飞副局长出席“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
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顺利闭幕
齐副局长讲话全文如下:
在2010年第三届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 开幕式上的讲话 齐晓飞 2010年11月2日
讲经交流会是倡导和推动佛教讲经说法之风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方式。它有助于推动教界的教学和教化活动。为当代佛教注入生命活力,使经典常讲常新。使佛教常新常在;有助于引领潜心经藏。深入思考。关切现实。慈悲济世的风气;有助于发扬爱国爱教的优秀传统。加强人间佛教思想的建设。 讲经交流是关系到佛教如何适应时代。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课题。为此。在2008年首届讲经交流会上。我曾提过一点希望和要求:讲经说法要契理契机。做到三个具足。即具足正信、具足正见、具足方便。 契理。就是要正信正见。具足正信正见的佛教了悟宇宙人生。自觉觉他。自利利人。信仰觉悟。信仰正法。信仰清净。奉献包容。重道尚德。追求崇高的道德精神。 契机。就是要具足方便。就是要适应时代发展。适应社会大众需要。要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佛教在中国的弘传史也是一部因应中国的环境。不断调适自身的历程。在不断因应与契合的过程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参与塑造了博大和谐的中华文化精神。为中国社会的稳定繁荣做出了贡献。 契理契机是佛教历久不衰的原因。是佛教能够适应社会。奉献社会的基础;是佛教两千年来在中国延续发展的根本。是在当代发挥积极作用的根本。 讲经说法要做到契理契机。做到三个具足。进一步说。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下工夫:要把握要义。发掘深义。显扬大义。讲出新义。还要勇于担当。要义有经典的要义。有时代的要义;深义有经典的深义。有时代的深义;大义同样如此。佛教要有大作为。必须在经典与时代的十字路口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坐
无锡佛教新闻
标。唯有有深切的现实关怀。深入经藏。发大心。立大愿。行大行。大精进而无我奉献者。才能信解行证。深明大义。成大智慧。出大成就。佛教史上。凡有所贡献于时代、人类者无不如此。 一方面。佛教在今天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飞速移动变化的坐标。佛教的发展。包括讲经说法必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要在研究经典和现实的辩证互动中。优化原则和秩序
佛教新闻十大排名
。积极探索生存和发展的新途径。应对现代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个百余年的老话题。今天仍然还要面对它。前不久。我在香港参加了两岸四地佛教“宗风论坛”。论坛的主题是:“百年辛亥。百年佛教。丕振宗风。继往开来。”这个老话题同民族的复兴。文化的重建。息息相关。 一方面。佛教要积极投身到当代中国发展的大潮中。呼应时代的召唤。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智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这为当代佛教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空间。唯有发扬优良传统。因应和融入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当代佛教才能鲜活常新。才能生发活力。奉献
绥阳佛教新闻
社会。 为此。佛教需要加强自身建设。发掘和谐精义。这也就是要努力弘扬、践行人间佛教。继续探讨适应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结合点。弘扬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不断丰富和完善人间佛教的内涵。 佛教文化发展要保持活力和创造力。真实不虚。不但要有深刻的反思和高妙的宣讲。更要践行和坚守其广大愿行。勇担道义。中国文化是重实践的文化。我这次出来调研。走了许多地方。对此有很深的体验。从江西庐山东林寺、西林寺。我近距离了解了东晋慧远大师在那里开辟道场创立净土祖庭。倡导念诵阿弥陀佛向往西方净土。从而使佛教走向大众的历史。我在湖北黄梅。拜谒了禅宗的四祖寺、五祖寺。很好地领悟了禅宗的当下顿悟、明心见性、不起分别、悲智双运而给大众以极大方便的空性智慧。我到了深圳弘法寺。参加了世纪老和尚本焕百零四岁寿诞。还去惠州走访了好几个的寺院。一路思考着人间佛教百年的话题。现在我又来到浙江。在温州走访了江心寺、太平寺。在台州去了天台宗祖庭天台山。我走访了天台山的多个寺院。国清寺、中方广寺、下方广寺、万年禅寺、智者塔院。在国清寺向允观法师请益天台宗的五识八教、一念三千、教观总持的经典教理。一杯清茶。话到夜半。还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在那里“过了堂”。“过堂”强调感恩、惜福、戒贪欲、尚节俭。有非常健康文明的理念;“过堂”还是最早的分餐制。用餐讲究“龙含珠”“凤点头”。要求“碗就口”而不是“口就碗”。很有文化品位。针对当前不良的宴饮风气。我到处宣传中国和尚的这种喻教于食的用餐方式。我认为它是难能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社会有益。希望得到保护和弘扬。 中国佛教历来重修行。佛教在中国的中兴。离不开教义教理的弘扬。也离不开如法的奉行。杭州佛教史上有位著名的鸟窠禅师。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向他请教。如何是佛法。禅师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不以为然地说:“如果就这么简单的话。三岁儿童也说得出来。”禅师答道:“三岁儿童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说道理容易。真正做得到不容易。“教观总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也应当是我们推动讲经交流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讲经说法最终还是要落到实处。落到爱国爱教。饶益众生。如教奉行。加强自身建设上来。同时。要通过做到三个具足。推动信众、影响社会如是去做。 佛教讲经交流会本来是世界佛教论坛的配套活动。而世界佛教论坛和佛教讲经交流会。跟浙江、杭州有特殊的因缘。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是2006年在杭州开幕。舟山闭幕的。论坛的举办是破冰之
最新关于佛教的新闻
行。实属不易。其成功得益于浙江省以及杭州市、舟山市的全力保障与支持。西湖有三潭映月。论坛是三地联动——杭州开幕、舟山闭幕、上海出境。海陆空联动。两三千人的活动。一个行李都没有出差错。论坛在教内外、海内外获得了肯定和赞誉。好评如潮。海外与会者现场有三个评价至今我记得特别清楚:第一。说只有中国人才能举办如此的盛会。这是对中国文化的肯定。第二。说在现代大变革、全球化的时代。能成功举办这样的盛会。说明中国政府很有智慧。这是对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改革开放的肯定。第三。说论坛的成功举办。表明中国的佛教中心地位又开始立起来了。我们为此深感欣慰。论坛提出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契理契机。呼应了当时中央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获得与会者高度认同。后来在举办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时。中国佛教协会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和内涵。组织了一系列配套活动。包括佛教外语讲经交流会、佛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佛教与科学的对话、佛教慈善公益论坛。还有这个佛教讲经交流会。去年的第二次讲经交流会就是在杭州成功举办的。这一次又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来到素有东南佛国之称的杭州。真是因缘殊胜。 有缘。我们的活动就能成功;有缘。杭州的百姓就有福报!(根据录音整理) (文字来源: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 图片
佛教歌曲大悲咒 新闻
提供:韩奥博)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0/11/13501113208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齐晓飞副局长出席“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齐晓飞副局长出席“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3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