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7-21 01:2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海扬公寓活动纪实

文/常钦

多少时劫。生老病死轮转苦海。年华流逝。寒凉飘零。

面对老病死。未来一片黑暗。寂寞、孤独、恐惧......

谁陪伴他们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谁让他们露出灿烂的笑容?

谁为他们重燃希望之火?谁给他们一方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当佛号响起来。那方神圣的净土原来就在心中。

无量光明就在眼前......

——题记

重阳已过。秋风中寒意更浓。飘零在地上

深圳市佛教新闻网

的枯叶渐渐积厚。晨昏中有擦肩的青春与皱褶的容颜交错在眼前。加重着萧瑟

腾讯新闻没有佛教板块了

季节的伤感。每当此时。少壮正在的我们总会下意识地轻摇头颅。势图以此逃避生命中更深处终会属于我们的必然。

因为慈善的因缘。走近过很多的安养院和家庭。让我常常有机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老人们。那有如秋风中黄叶一样日渐枯萎的生命群。不知曾经有过怎样意气风发的韶华与风彩。如今唯能见那岁月风刀雕刻的褶皱。他(她)们或昏花、或迟滞、或因病痛折磨的佝偻身影。总会唤起我很多的反思与人生拷问。激烈竞争的生活节奏。让我们越来越喜欢以咖啡来香浓我们的神经。麻醉在人生如此多娇中。我们再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关问容颜渐老的父母。迎来送往的繁华情谊中。我们只在偶尔想起才会来去匆匆一瞥搁置在养老院中已老态龙钟的血亲。也许是因看得太多。那份悲悯年老的心痛总会遗失在关老恤孤的来往路途上。

东林慈善安养院成立周年庆的帷幕刚刚落下。胸佩玫瑰离去的嘉宾老人们的喜悦仍然有一丝影像留给我温情记忆。激励着与我一样关爱老龄公益的同仁继续前行。虽然秋风仍然清冷。我和戴师兄、杨师兄一众又踏上去社会安养院推行东林慈善“三安”关怀的路途。

今天要去的海扬公寓。是原九

佛教新闻网络

江国棉一厂自主创办的。地处16公交车站的西头终点。虽然位置较偏。但与以往去过的安养院相较。已是让志愿者感到交通便利了。其实。每次更新探访一所安养院。总是对慈善人的一种考验。正因为深切了解老人心中的空虚、寂寞。目睹过长年卧床的凄凉悲痛。体味到暮年者茫然在死亡阴影中的绝望。一边自净着怜惜。一边以爱心与微笑将阴霾点点抹去。所以。内怀着悲智双运的饱满走入。迎接着一次次对菩萨行愿的检验。不过。这次是个例外。因为行前听过志愿者介绍。说海扬公寓与我们去过的大多安养院不同。那里的老人精神面貌非常好。生活得很安乐。下了公交又步行了一些路程才到

佛教国内新闻

达目的地:海扬公寓。远远看去。只见一座六层的楼房矗立在灰尘迷漫的路边。前面有个院子。里面种了许多树。整个公寓在肮脏的小区里多少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

「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果然。一走进海扬公寓。便感觉到一种祥和的气氛。院子布置的象一个小花园。小花园中间是一个放生池。池边几棵大树。枝繁叶茂。掩映着池水。树下还安放了石桌、石凳子,可以想象养老院的老人们安祥地坐在树下的石凳子上乘凉。扶着池边的栏杆赏月的情景。再加上池边还插上一丛翠竹。更显清净优雅。

「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上图:海扬公寓放生池

不禁暗评这家公寓的负责人肯定是一个富有爱心。善根深厚的人。说不定还有佛缘呢。我们正谈论间。一个老人出现了。看到我们背着佛袋。忙向我们合掌问好。说:阿弥陀佛。我也是佛弟子。拉着我们的手。十分亲热。象看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一个工作人员远远就喊:“她皈依三十多年了。今年都八十三岁了。我们都叫她老菩萨”。我们一听。赶紧向老菩萨合掌问好。

「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工作人员继续介绍说:“她刚来的时候是躺着来的。医院都无法治了。后来到我们公寓。常去小庙拜佛。每天都念佛。竞奇迹般地好了。” “小庙”戴师兄怀疑的说:“哪个小庙这么灵啊” “就是我们公寓的小庙”老菩萨赶紧说。“走。我带你们去。”

「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上图:简易的桌台、香烛与观音塑像一起构建的小庙

穿过那丛竹林。在一个僻静的角落。一个约四个平方大的小庙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里面供着观音菩萨。这时许多老人也闻讯而来。站在小庙面前。庄严肃穆。我们也赶紧向佛顶礼三拜。然后大家都合掌念佛。

我顿时明白了。这里的老人为什么能超越老病死的折磨。她们不再呻吟。因为她们心中有个小庙。她们有了精神的支柱。便能安乐的生活。庙虽然很小。没有宽敞的殿堂。也没有华丽的装饰。但老人向佛的心没有大小。她们一样虔诚;佛菩萨的慈悲没有大小。依然有求必应。

离开小庙。回到公寓楼下面。老人们便活跃起来了。纷纷谈论着她们心中的小庙:

「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上图:老人们欢喜地谈论他们心中的小庙

“我们都老了。腿脚也不方便。去不了大寺院了”

“我们这小庙可灵了。求什么都能满愿”

“我们有了病苦。都向佛菩萨诉说。经常不吃药病就好了。”

“我有什么烦恼就告诉观音菩萨。”

“我们拜完佛就回房间一心念佛”

“我们每个月初一、十五都来小庙烧香。拜佛。并且全院的人这两天都断荤菜。只吃素。”

这时那位八十三岁的老菩萨自豪地站起来告诉大家:“我每天都来小庙打扫卫生。点香。点蜡烛”。

「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面对快语欢言的老人们。内心涌着阵阵感动。佛言:一切法由心想生。这里的每个老人心中皆因那一片清净、庄严、神圣的净土。时时感受着佛菩萨的慈悲。沐浴在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中。洗涤内心的寂寞和悲苦。即便病苦再来临。她们也不再无奈。纵然死亡来临。她们也将坦然面对。未来不再是黑暗和恐惧。她们深信阿弥陀佛在她们临终时一定会来接引。她们深信她们的小庙也是净土。是连通极乐世界的。这个小庙便是她们往生极乐净土的中转站......

「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很快我们就在海扬公寓分别组织了放生法会、义诊和庙堂上大供仪式。老人们都欢喜地参与到了我们的活动中来。大家一起诵经。一起放生。一起拜佛念佛。一起感受着佛陀的大慈大悲。我们的心似乎更加柔软。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又象往常那样。早已是自觉行动。有的走入老人的房间。为老人剪手指甲、脚趾甲。如绕膝的儿孙;有的忙着为老人包饺子、煮饺子。如归家的游子呈送着亲情;还有的在为好学的老人解答学佛问题。以方言讲说着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教唱着佛号。如共学日久的同修;以眼神串起这点点滴滴。欣慰着志愿者以身体力行践行着普贤行愿。感受着有如久别亲缘相聚的一切。和老人们一起吃着素馅三鲜的美味水饺。一起在午后拨开云雾的阳光下念佛。一起向往着我们心中那片光明的净土......

「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按:东林慈善功德会成立了临终关怀中心。自十月起。在周边养老院推行具有佛教特色的三安关怀。主要内容是义诊。礼品慰问。人文关怀。佛法引导。临终助念。而这些活动要顺利开展。最理想的方法是在每个养老院都能建立念佛

普陀山佛教最新新闻

堂。在老人们心中神圣的小庙里。以共修的形式带领老人们上早晚课。吃素念佛。临终时顺利往生净土......]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0/11/10533913352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老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321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