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纪念玄奘法师洛阳净土寺剃度一千四百周年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玄奘-纪念玄奘法师洛阳净土寺剃度一千四百周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纪念玄奘法师洛阳净土寺剃度一千四百周年
2013年6月28日上午,“玄奘法师净土寺剃度一千四百周年纪念碑揭碑仪式”,在千年古刹洛阳净土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应邀出席。
随着柔顺的红绸被揭下,“东土华夏,天中佳域。文明发端,寻根圣地。净土寺,永远是人们向往的一方净土……”,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少林
玄奘从印度带回大量佛教经典,并以毕生精力翻译成中文,太宗皇帝赐号“三藏法师”,并为玄奘翻译的佛经亲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加深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将沿途各国的风土人情及政治、历史、宗教、文化遗迹、轶闻详尽记录,不仅对中国绘画、塑像、古建、音乐艺术带来创新发展,也为研究中亚、南亚史地和社会风俗以及中西交通史、文化关系史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成为必读经典。
玄奘舍身求法,百折不挠、不慕荣利、刻苦奋斗的一生,彰显了中华民族高尚优秀的品德与精神。“玄奘法师净土寺剃度一千四百周年纪念碑”的落成,将会引导大众以新的视角,重
洛阳净土寺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曾亲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赞扬玄奘自幼在净土寺出家又孤身一人到西天取经的精神:“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概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截伪存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证。积雪晨飞。途闻失地。鹜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云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
净土寺创建于北魏天赐(404)年,建寺时期早于龍門石窟和少林寺。竟然差一点就湮灭在历史的烟云迷雾之中。
十六国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定都平城,称帝建元,史称北魏,势力达黄河以北。后秦隆安三年(399),后秦姚兴命令其弟姚崇、镇东将军杨佛嵩攻取中原古都洛阳,遭到东晋河南太守夏侯宗之的顽强抵抗,久攻不下,转而向东扫平柏谷(今河南偃师东南),并将周围一带的百姓二万余户尽数迁到关中。之后,后秦大军再度包围洛阳,新任太守辛恭靖派人请求北魏出兵解围。《魏书·太祖纪》:“天兴二年(399)秋七月,起天华殿。陈郡、河南流民万余口内徙,遣使者存劳之。姚兴遣众围洛阳,司马德宗将辛恭靖请救。八月,(道武帝拓跋珪)遣太尉穆崇率骑六千往赴之。未至,恭靖败,诏崇即镇野王”。 北魏天兴五年(402年),北魏大军攻后秦。数路魏军一齐攻击,兵锋所及,一片废墟。后秦举国震动,长安城内人心惶惶,关中地区的很多城堡白天也不敢把城门打开。(402年)五月,姚兴回击北魏。拓跋珪将后秦军队反围在汾水东岸的柴壁(今山西襄汾南)。逐渐矢尽粮绝。姚兴向拓跋珪求和。从此后秦再也无力东进与北魏抗争,北魏夺取洛阳,领土南扩至淮河以北。道武帝拓跋珪天賜元年(404年),北魏新城官府在洛阳南秦郑、秦楚、周楚古道交汇枢纽位置鸾浴沟之阳创建寺院,因此地为洁净白石岩,得名净土寺。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2654.html
以上是关于玄奘-纪念玄奘法师洛阳净土寺剃度一千四百周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玄奘-纪念玄奘法师洛阳净土寺剃度一千四百周年;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96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