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终南山千年隐居生活真相 驴友观光影响隐士修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终南山」终南山千年隐居生活真相 驴友观光影响隐士修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终南山千年隐居生活真相 驴友观光影响隐士修行
终南山隐士居住的一处茅棚(图片来源:新华网)
数千年来。全球百万计隐士在终南山居住过。20多年前。美国汉学家、佛经翻译家比尔·波特寻访终南。《空谷幽兰》问世。揭秘山谷5000多位隐居修行者。过着和1000年前一样的生活。年龄最大的90多岁。个别隐士甚至数十年在山中居住。直到终老也未曾下山。
2008年之前。35岁的西安市民张剑峰是青春文学图书编辑。曾在时尚杂志社做编辑。因为读了《空谷幽兰》。走上寻访之路。频繁进出秦岭。从华山到终南山。行至今天。他拜访了600多位山中隐士。慢慢从一个寻访者变成了修行者。
张剑峰的经历催生了很多人心中的隐士梦。多位网友表示想到终南山隐居。也有人担心这样的“揭秘”会破坏目前的修行传统。隐士的生活是不是如大家想象的那样清风明月、闲适悠然?普遍认为的“逃离红尘”式修行又是怎样一番状况呢?
入世与出世
除了现实的生活。隐士们的修行更多是独处。对隐士的这种独处。比尔波特认为山中隐士很像研究生。他们在攻读他们精神觉醒的博士。很多人在佛教寺庵、道观、儒家书院、大学乃至家里获得他们精神觉醒的“学士”。然后再到山中攻读博士。在佛教和道教里。到山中修行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道教要在师父身边待三到十年才能入山。佛教有一种说法——“不破本参不住山”。现在都市人作为田园隐居入山。是极少数案例。
对终南隐士传统。安妮宝贝在读完《空谷幽兰》后写道:“隐士是一个很重要的中介。把各种知识变成活生生的生命。隐士用纯粹、洁净、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返照自己。这样的生存者们让我们在很好地反省着认识自我。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恢复我们的优秀文明。”
山中清静的环境利于修行人静思。张剑峰称。修行的本身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入世。终南山的修炼本身是一个过程。在山中修炼完后。隐士们最终还是要回到红尘中。经过修炼。他们更圆融通透。抵达人生更高境界。只有极少数人会一直在山中。隐士的入世与出世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终南山作为隐士的天堂。山中修行只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个过程。但自古以来。终南山就不乏沽名钓誉者。“终南捷径”。一些人打着隐居的旗号。其实只是为了捞一个修行的名声。 比尔波特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是不是真的修行。在山里待一个冬天就知道了。因为山里的冬天很冷。“假隐士”会早早逃下山去。
终南山随处可见的修行人的居住地(图片来源:西部网)
清净的本来含义
都市中的人到山中“隐居”是一个奢侈的行为。张剑峰把人们这一向往归结为“假想的清净”。
“往往住几天就受不了山里的冷清了。可以理解大家心理的需求。但现实中。山里并没有那样舒服。需要走夜路上厕所。忍受寒冷。个别人甚至在住山后出现了心理问题。没几天就开始自言自语。跟不存在的人对话。有精神分裂的症状。因为没有人和他交流。”他说。
虽然很多人表现出对隐居的向往。但西安大康心理保健院主任咨询师张金刚分析。真正的隐居者是到山中修炼、养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想“回避现实烦恼”。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遇到一些困难。他们向往隐居生活;也有一些人际关系障碍者。例如轻度焦虑者。想逃离现实生活。到没有人的地方去。
“后两种人如果去山中隐居。都是行不通的。对心理焦虑者。山中的生活。他们不但适应不了。甚至会加重病症。”张金刚说。
“只有心无杂念的修行者才能在山中常住。他们能很圆融地处理各种问题。因为清净不是找来的。如果懂得清净本来的含义。时时刻刻都能清净。都市很方便。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懂得欣赏。无处不是美景。住山的目的是看到自己内心的山水。如果在都市能够看清自己内心的山水。又何必去住山呢?”张剑峰说。
记者了解到。山中隐士也经常遇到一些危险。几年前一位隐士在茅棚死去多日才被人发现。去年一位隐士跌落山崖致死。不测时有发生。
安妮宝贝有一句话:“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坚忍。遵循品德和良知。洁净恩慈。即使不置身于幽深僻静的山谷。也能自留出一片清净天地。”
有两座终南山。一座有形。一座无形
记者:很多人都向往隐居生活。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张剑峰:如果可以。大家都愿意到自然中去生活。但
记者:在网络的议论中。一些人认为去寻访隐士会影响打扰他们的修行。作为一位寻访者。你觉得是不是如此?
张剑峰:这些隐士最大的威胁。不是那些寻访者。那些不远千里去寻访的人都很真诚。隐士们对他们一般都会欢迎。威胁最大的是好奇的驴友。他们往往制造一堆垃圾后就走了。现在山里一到周末就堵车。因为现代人对自然有需求。但带来的却是环境的污染。现在。这个威胁最严重。
记者:比尔波特在《空谷幽兰》中说。每个人都需要学会与自己独处。来认识自己的内心。住山的目的是不是制造与自己独处的环境。进而修炼自己的内心?
张剑峰:对。山只是提供了一种环境。其实有两座终南山。一座是有形的。它是风景。另一座是无
隐士住山需克服现实困难
张剑峰给山上带了一个坛子。以便做泡菜(图片来源:华商网)
记者前往时。印证了书中所写:茅棚零星散落在山谷中。往往走几十分钟山路。也看不到一个茅棚。在终南草堂。下山需要走近一小时山路。茅棚内设备极简。只有一张书桌、一个凳子、一个书架。
隐士们需要自己开垦荒地。种植一些农作物。最现实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不会劈柴种地。基本无法在山中生活。食物大多要靠自己种植。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记者:在跟你寻访时我发现。隐居的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样舒适。一位隐士住山需要克服很多现实的困难。你觉得主要的困难是什么?
张剑峰:最大的障碍是自己的内心。很多人到山上。几天就下山了。因为受不了山中的孤独。没有人交流。一些人甚至会“着魔”。其实就是轻度精神分裂。因为他心有杂念来住山。当孤独时自己不能克服。就出现了心理问题。
记者:修行者如果要入山。需要准备什么?
张剑峰:首先。要找到自己能住的茅棚。租当地村民房子的比较多。也有人自己搭建茅棚。但这也需要与村民进行土地协商。住山洞当然没有
还有安全问题。因为隐居的地方都比较偏僻。加上是独居。潜在危险并不少。曾经有一位比丘尼在山中小庙里被杀。杀人者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仅仅是为了一点香火钱。
记者:隐士与当地村民之间一般是什么关系?
张剑峰:隐士与村民之间是互相滋养的微妙关系。好的修行人会在山里捡垃圾。保护环境。给村里人一些教化。因为隐士存在。到终南山旅游的人增多。停车、农家乐等也能给村民一些创收。
终南隐士寻访者张剑峰的山中经历:
秦岭终南山大峪。走路累了。张剑峰准备打坐休息一下(图片来源:网易)
一、隐士也会闭门谢客。敲门需念暗号
“前几年接触文学圈。感官享受的东西太多。大家在想怎么赚钱。怎么花钱。人的生活视野太局限了。我想看看另一种生活。”2008年。张剑峰第一次跟一群驴友一起。结果什么都没有找到。后来他才知道。远远看到一群驴友进山。隐士们就关了门。或者躲到其他地方。以免被打扰。并不是所有的隐士都不欢迎到访者。如果只是旅游好奇。隐士们只能关门谢客。
第一次寻访失败后。张剑峰“想到哪里就去哪里。稀里糊涂走。没有交通工具”。隐士的茅棚一些是茅草搭建。有些是山洞。有些是普通的住宅。分散在各个山谷里。
一般到访者敲门。都会开门。但有些不接待生客。敲门需要一些暗号。一般人敲一次没人开就走了。修行者平时不给人开门。他们不用手机。离村庄近的修行者还会和村里人打交道。很少下山。
二、真正的修行者是保持内心纯净。做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修行者都是劝人向善。告诉人们怎样减少烦恼。修为很高的人只有圈子里才知道。”张剑锋说。“一
上周刚见到一个修行者。藏书很多。留着长头发。特立独行。对电器等样样精通。在茅棚里做了很多精美的家具。他主要研究天文。将成果和佛经、道经做了对比研究。他觉得别人并不懂他的东西。只能把研究成果刻在石头上。“在修行人中。像他这样的民间学术研究者很多。”
“松子、野菜等都是修行人的食物。修行人的行为。一般人看来不可理解。他们对物质不抱太大希望。”张剑峰介绍。
三、从一个青春文学编辑变成了半个隐士
在寻访了数百位隐士后。张剑峰慢慢从一个寻访者变成了修行者:“我开始只是旁观者。对这些修行的行为并不相信。但又不断亲眼见到。不断否定自己的怀疑。慢慢地自己也开始打坐、练功。”2010年。张剑峰和张德芬等十多人一起凑钱在这里修建了十几间茅棚。取名“终南草堂”。供修行者居住。
对修行的好处。张剑峰说:“就是保持自己时时刻刻不迷失。做自己的观察者。喜怒哀乐你都时刻观察着自己。好像我之前的工作都是为我后来修行做铺垫。现在做的才是我喜欢的真正要做的事情。现在是个多元的社会。每个人都要做真正的自己。”
张剑峰有两个孩子。妻子做平面设计工作。父母也受他的影响开始修行。妻子一直支持他。夏天他还带着女儿到茅棚居住。以前女儿挑食。在山里她会吃得干干净净。
“修行者的生活就像我忽然发现了清澈的水源。以前浑浊的水质就不可再饮用了。”
“她们跟我说了一句话我现在都记得。‘你走了这么多地方。看到很多东西。但你要保持你内心纯净的种子不被污染。’后来我也看到一些修行人不是真正在修行。我看到玉的同时看到了泥土。”
“修行对我生活本质的改变是我看待事物的态度不同。如果以前。有一个东西我想得到。我肯定会努力争取。但现在。患得患失的东西就少了。人会更豁达一点。对物质不刻意追求。更注重精神生活。不管社会变化再快。我所接触的东西永远简单。在茅棚里。吃饭睡觉晒太阳喝茶。那样就挺幸福的。很多人得到的东西很多。并不觉得幸福。”
“这座山不是一般意义的山。看到《空谷幽兰》时。我觉得好像在门缝里的一线光。我想看到光源在哪里。山是一个符号。是活着的文化。”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2/02/103028179851.html
以上是关于「终南山」终南山千年隐居生活真相 驴友观光影响隐士修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终南山」终南山千年隐居生活真相 驴友观光影响隐士修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9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