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于婷婷:栽赃佛教可以终止 只要你有诚意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5-26 02:0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于婷婷:栽赃佛教可以终止 只要你有诚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于婷婷:栽赃佛教可以终止 只要你有诚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于婷婷:栽赃佛教可以终止 只要你有诚意

  凤凰佛教编者按:从龚琳娜屡劝不改继续表演戏谑佛教祖师的《法海你不懂爱》到格力公司知错就改主动将戏谑佛教的广告下架。我们感受着大众强烈的“护法”精神。看到了推动佛教健康发展的希望。也得到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始终相信反省悔改永远是进步的力量。为此。凤凰佛教特约北京大学文学硕士于婷婷撰文。阐发青年学子对“法海事件”及“格力广告事件”的看法。全文如下。

「佛教」于婷婷:栽赃佛教可以终止 只要你有诚意
「佛教」于婷婷:栽赃佛教可以终止 只要你有诚意

  戏谑佛教当休(图片来源:资料图)

  岁末年初。本应是一个严寒散尽春回暖、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美好时节。但自“法海事件”以来。以龚琳娜《金箍棒》为代表的一些文艺作品亵渎佛教变本加厉、愈演愈烈。对佛弟子来说。“闻一言谤佛音声。犹如三百矛刺心”。这些“作品”让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新年之初着实给人带来了切肤之痛!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正因为有佛法慈悲和智慧的引导。所以面对娱乐向佛教的公然栽赃。佛弟子不但不会畏惧是非。而且也并不逃避打压。《维摩诘经》云:“一切烦恼是如来种”、“不入烦恼大海。不得一切智宝”。正法遭污、祖师被谤的事实让人别无选择。唯有将其作为修行中的逆增上缘。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深入烦恼大海、穷尽是非之辩。因为他们知道。消极避世不是真佛教、如来终不在天上成佛。而清凉的菩提也终将于烦恼的烈焰中取得。

  为道可以忘身。为法可以抛名。正理须申。岂顾形命?故而。宁愿激辩、不愿装聋。越是难行越要行。只要毁谤正法、栽赃佛教的行为一日还在。佛弟子爱道护法一日不停!

  一、 蛇年新岁目睹之怪现象

  起初。“法海事件”是一个纠偏矫正、制恶见、清污俗的单纯事件。但时至今日。它的发展轨迹却远远脱离了佛弟子对于龚琳娜“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心理期许。呈现出复杂的局面。

  当破邪显正的声音出现时。一方面无数人为之欢欣鼓舞、内心振动;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如下几种怪现象:当事者龚琳娜无视佛弟子正当诉求。誓要将戏谑之事进行到底;大量媒体对来自佛教的抗议选择性失明。甚至对谑佛行为推波助澜。此其二;不明真相网友和别有用心水军或有心或无意。共同塑造了一个“被曲解的佛教”以掣肘与维护道义。此其三;面对此情此景。教内部分法师和居士缄口不言、作壁上观。此其四。几种怪相交织之下。对佛教的亵渎越发明目张胆——栽赃者理直气壮。受害者怒不敢言。该为行为负责的道歉只字不提。维护道义者反被要求道歉。

  对于宗教。佛弟子并不强行要求信奉。但要彼此尊重。不能接受的是。纯粹为谋求商业利益。利用宗教形象对宗教进行戏谑且肆无忌惮。信教的也都是人,一个宗教。可以不被认同。但不能不彼此尊重。假如。在别有安排的利益面前。信仰只在任人鱼肉。正义只得示弱低头。那么。我们的社会就真的可悲!

  在两千多年不断滋养中国本土文化的佛教。目下显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血液里面不可缺少的成分。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有它的影子。然而今时今日。蒙其法乳滋养起来的子孙。却以娱乐之名将其一步紧似一步地逼至墙的死角。在此过程中。被伤害的不仅是佛教。更有传统文化的根本、社会道德的基石。和人的良知。

  二、 教人看到真理和正义

  龚琳娜戏谑佛教。不仅冲破了道义底

枣庄佛教协会新闻

线、将四众弟子仰盼神圣的宗教情愫踩在脚下。更对佛教弟子呼声视若无睹。

  原本善意的期待。换来了近乎挑衅的戏谑“升级版”。当事人一方面讳疾忌医。从不正面回应过佛教界的合理呼吁;另一方面又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在继续亵渎佛教的同时。言必称“正能量”、“以德为重、顺应天道”。听其言、观其行。两厢对比。一切不言而喻。从某种程度上说。龚琳娜对“法海事件”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比最初的戏谑行为本身更值得整个社会共相观瞻。

  鲁迅说。“中国人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缺点只在于有些人安于‘自欺’。并想由此‘欺人’。譬如病人患有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糊涂。误认他为肥胖”。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许多人早已将自省的智慧丢在了一边。问遍天下不问心。要么打定主意一直装睡。要么反过来指责“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可是。不承认就等于不存在吗?捂上耳朵。门铃就不会响吗?正如中国青年网时评文章《见与不见》所说。“此‘曲’既然已经出现。事实就在那里”。蒙着别人蒙不了良心。佛经云。“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自还受”。

  对于谬误的坚持。只会恶习滋长继行不善。掣“道德”之衣。用蔽其“自私”之体。这样做或可一时蒙蔽他人。自己装憨。但却欺骗不了所有人。更无法面对整个人类历史对于真理和正义所作的努力。此时。反而呼唤“真实”。这并不意味着就能容得下真实;标榜“真理”。也只是在做一单真理“广告”。真理出现。反视作“洪水

新闻联播道教佛教去商业化

猛兽”。其实。装睡装憨。远比实际面对时所付出的代价要大得多。这样的心态。可谓之”自欺欺人“、可谓之“叶公好龙”。但唯独不能说是正能量!

  对于谬误的坚持。终会让世人看清“皇帝新装”的本来面目。并且日益震撼于第一个敢说真话的人那石破天惊的力量。“内曜者。破瘰暗者也;心声者。离伪诈者也。人群有是。乃如雷霆发于孟春。而百卉为之萌动。曙色东作。深夜逝矣!”这个世界。终将会认识到醒世之言的可贵。

  正是为了破群昏、发内曜。佛教界不得不发声、不能不发声、不敢不发声。身兼大众慧命。岂可独自保全?所以时风当前。未尝敢移其志;毁誉横生。未尝敢馁其心。要求道歉。不为发泄、不为逼迫、更非得理不饶人。要求道歉。不只为信仰的尊严。更为人心不致沉沦、良知不被泯灭、人性不被凋残!

  作浊世之清响、为暗夜之明灯。这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情愫。是菩萨行愿的真精神!

  三、 反思传统的文化主体意识

  道德底线的缺失和基本敬重之心的匮乏。反映了当前社会物质主义的弥漫与空前胜利。商业化的恶俗娱乐正在得寸进尺地侵占文化的空间。佛教于日前所遭受的毁慢与栽赃。正与这种“物化”潮流的大肆蔓延息息相关。

  我国近代。民族的历史始终伴随着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诚然。若能以自信和理性的态度对东西方文明进行拣择。在吸收西方新文化的同时不失对故我的认同。确实是从闭关锁国走向兼容并包的绝大进步。但在民族危亡的大背景下。许多时候。国人非但弃置“中体”。而且就连“西用”也只是为了救亡图存而病急投医。往往没有条件让临时嫁接来的西方文化进行充分发育。少了足够的启蒙洗礼。离开西方几千年的文化根基。中国的现代文化与西方貌合神离。故而每每遇到问题。既丢了传统文化的坚韧与智慧。又缺乏西方文化的酝酿基础。面对社会过度物化、人民精神空洞、道德底线缺失的现状。缺乏足够的自我调控能力。“人心不古”四个字。便是对这种现状的生动写照。

  对此。许多学者都曾提出过恳切的警告。钱穆说。“民族之绵延。历史之持续。自当有随时革新改进之处。但从没有半身腰斩。把以往一刀切断。而可获得新生的”。陈寅恪指出。要“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鲁迅则说。中国的文化。应该“外之既不后于世界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在贪盈逐物的浮躁心态面前。“以心导物”的传统儒释道文化提供了最好的对治方法:时时警惕着及时止步、勒马回头的自我检视。为我们的民族规避了多少过犹不及的悲剧;君子安贫乐道、乐天知命的澹泊。抵御了多少贪欲的腐蚀和诱惑;经世利民、兼济天下的胸怀。融化了多少“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坚冰;关照人性的切实依止。扫除了多少无明带来的苦痛!

  正所谓“任运千机转。掌执有古道”。传统文化恰是疗治现代病的良药。倘若今人竟将治病良药弃置一旁、甚至肆意践踏。因缘时转。自己病入膏肓之际。恐亦只能悲夫天之不应!

  四、格力公司撤除戏谑广告的合情合理

  近日。格力空调一则戏谑法海禅师的广告引起了佛教界的抗议。明贤法师第一时间发表了给格力公司的公开信。信中说。“法海禅师是佛教的僧人形象和身份。是佛教界有很深影响的大祖师。实有其人。前不久龚琳娜戏谑佛教祖师的行

佛教新闻稿开头

为引发佛教界千万人严正抗议。事件尚未息止。在此。我们请求撤除具有戏谑法海禅师成份的格力广告。如未尽快撤除。佛教界四众弟子將很快发起抵制活动!”

  面对佛弟子的普遍抗议。格力空调迅速做出回应。说明已撤除全部不宜广告。并发表了致歉信。信中说。“明贤法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的及时提醒和警醒。当时只考虑借势社会热点做广告创意。忽略了不良影响。在此。我们致以诚挚的歉意!同时。您的指正也警醒了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更加努力和严谨。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再次致以歉意和感谢。希望能得到您的继续关注和监督!”

  格力公司知错即改的坦诚、敢于正视问题的勇气、建立在平等之上的尊重和切实的行动。赢得了佛教徒的广泛赞誉和敬重。也让人倍感温暖和欣慰。通过格力事件。我们看到人们对于社会责

佛教车祸新闻

任的承担。并愿意为坚持善良、坚守底线而努力。“这不仅仅是狭义上的佛教信仰受到尊重。更是社会大众心灵和良知的一次反省和回归”!

  企业的社会责任得以体现。难道艺人就不必承担?比之格力公司的大家风范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我们不能不对“法海事件”的肇始者龚琳娜和老锣感到深深的遗憾。或许是身为德国人的“外乡心态”作祟。或许尚抱持着“能奈我何”的侥幸与肆无忌惮。在此事件中。老锣、龚琳娜和格力公司。谁在尊重信仰、谁在推脱做秀。谁主动负责、谁又丧失底线。二者高下立判。

  面对错误。诚意和面对才是解决的开始。一味回避无异于主动放弃了改正错误的机会。也放弃了社会责任的承担。这不仅仅是对佛教和社会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尊严的作践。这样的行为也必将受到整个社会的唾弃。

  正如凤凰网时评所说。格力广告事件的圆满结局告诉我们。在全社会“高调

衡阳佛教新闻

行恶”的大环境下。戏谑佛教的事件不会很快消失。但只要知错就改。就是成就善业的发端。对佛弟子来说。护法大业任重道远。当以明贤法师为榜样。戏谑不停。护法不止!愿社会各界携手同心。同愿同行!最后我们要对所有戏谑佛教的机构或个人说:其实。道个歉。没有那么难。道歉意味着中止戏谑。修正错误。不管您的道歉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佛教界都会真诚地为您喝彩。也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喝彩。

  由此可见。栽赃佛教并非不能终止。就看您是否愿意具有诚意!

  五、 杜绝栽赃。需要共识

  在“法海事件”中。一次次的争论使得原本潜伏在表面“和谐”下的邪见不断显现。如同塘底泛起的淤泥浊水。护法之难。让一位普通居士力觉不逮。 但我们不愿一笑而过。不愿以不辨是非的“宽容”去助长邪恶蔓延。面对捍卫信仰这一神圣的职责。就算人微言轻、即使前路漫漫。但我们愿意为此倾尽全力。因为我们深知。权益的得来不会从天而降。自己以一苇投江。也好过等待别人来造大船。就算这其间需要牺牲。也不妨就从我开始!

  随着“破邪”的不断深入。“显正”已经初见成效。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到激浊扬清的声音中来。愿以足够的尊重。去身体力行地关照人性、落实道义。共同着手为更加开明的未来而努力。

  王雷泉教授说。中国佛教长期面对“围墙”困境。既缺乏对合法权益的维护。又难以破除教法弘传过程当中的障碍。因而。它既要面对不公。还要承受误解。对于戏谑和栽赃简直无力抗辩。而“那些对宗教有着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的先驱者。那些支撑着佛门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倒的高僧。却并没有被大众广泛认知”。长期以来。多方面的因缘汇聚。造成了如今这令人遗憾的局面。但在社会愈加开明、民智日益启发的今天。这个错误却不应再被延续。破除“围墙”障碍。化解对于佛教的偏见和误解。杜绝向佛教的栽赃。也同样需要众缘和合。需要佛教与社会齐心协力、达成共识。

  正如网友所说。“我深切地同情汉传佛教。从它在这个古老的国家落地那一天开始。就要承受各种眼光、声音乃至阻力。虽然也有为期不长的兴盛。但大部分时间。它总是在默默隐忍中陪伴这古老文明走过历史的风风雨雨。即使是遭受灭顶之灾。即使被缚住了手脚。它依然在黑夜中闪烁着透亮的眼。将那微弱却坚定不变的目光投射到人们的双眸中。给他们带去心灵的慰藉和力量。而只要有一丝生命力。佛教总是不吝于将其全然托出。奉献给大众。这种坚韧不拔、尽心竭力。正是佛法的智慧!”

  佛法这么好。但了解的人又那么少。误解的人却那么多! 佛教与社会关系的处理。必须建立在对彼此真实的了解之上。如果不了解佛教所蕴含的济世利民、觉悟有情的真精神。那么栽赃佛教的恶行将会无日无之。十一世班禅大师说。“护国利民。是佛教对国家和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佛弟子衷心希望通过“法海事件”。能够从此。少一些栽赃佛教的龚琳娜。多一些赞扬美善的正法音;更希望从此打开一扇理解的窗口。让社会大众感受佛法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方便、给人希望的博大胸襟!

  佛法就像恒河之水。无论多么滋润甘甜。也需要人品尝过后才能知道;又像黄钟大吕。无论声音多么庄严高妙。也要经过敲击才能畅响。希望将来。佛教与大众之间不再存有偏见和误解。终有一天。信仰的智慧将会浸润每个人的心田。为此。佛弟子愿与社会大众一道。共同奏响这曲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和谐之声”!

--------------------------------------------------------------------------------------------------------

佛教界如何看待“法海事件”

---------------------------------------------------------------------------------------------------------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3/03/14063621612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于婷婷:栽赃佛教可以终止 只要你有诚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于婷婷:栽赃佛教可以终止 只要你有诚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761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