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兴教寺」伤害文化内涵的“申遗”不要也罢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5-24 00:5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兴教寺」伤害文化内涵的“申遗”不要也罢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兴教寺」伤害文化内涵的“申遗”不要也罢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伤害文化内涵的“申遗”不要也罢

原标题:“申遗”成“生意”是资本曲解文化

「兴教寺」伤害文化内涵的“申遗”不要也罢
「兴教寺」伤害文化内涵的“申遗”不要也罢

埋有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正面临大规模拆迁。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原因。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4月10日《云南信息报》)

  兴教寺建寺以来一千多年。确实有兴兴衰衰的过程。但是一直香火不断。代有住僧、法事一脉相承。兴教寺也遭到过破坏。但是修缮不止。玄奘灵骨塔从没有开过。1961年。兴教寺就被国家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单位。 然而。现在兴教寺为何面临被拆除的危险?答案很简单。只因是曲江模式惹的祸:在“文化+旅游+城市”的曲江模式面前。老旧的寺院所代表的

千山佛教新闻视频

文化怀旧显然与发展格格不入。

  众所周知。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实力”来说。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但是它的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是持续不断的。文化

拉萨佛教新闻藏语

和历史固然使房产市场升温。但随着寺庙度假经济的做实。兴教寺必将成为大众消费设施而非文化对象。寺院文化却恐怕会渐失其光晕。

  开发寺庙是为旅游经济服务。然而。旅游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化相伴相生。旅游活动在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当旅游者将外来文化携带并传播到目的地时。必将对当地的传统生活方式和观念造成一定冲击。从而影响到它的生活形态。开发寺庙的本质却是商业风暴。风暴过后留下的只是一堆建筑垃圾。会破坏兴教寺文化的多样性、厚重感。要不了多久。玄奘骨塔见证将不再是历史。而是当代城市化的一场重建与摧毁。由此。那看似乐观的前景通向的道路似乎仍是一片泥沼。

  每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主题。都应以最恰切的方式进行开发与传播。任何在建的文化项目。都应具备深厚的精神

佛教新闻 头条

文化价值。而不是沦落为盲目扩张基础之上的空无内

甘肃佛教协会新闻

涵的符号。 联合申遗名单上虽然只有兴教寺塔。但是修学和生活是一体化。兴教寺拆除这么多的建筑。僧团失去食宿的基本保障。等于是破坏了僧团。破坏了正常的宗教活动。玄奘塔失去僧人和信众的守护。仅仅作为一个景点。必丧失其文化内涵。

  被资本重新讲述的“文化”将会替代它之前可以被想象并真正引以为豪的样子。更为可怕的是。成为人们所能认识到的唯一表述。我们的后代只能在度假村中看着立体电影缅怀历史文化。而忘记了它原来的模样。无疑这是一种悲哀和失职。

----------------------

佛教网今日新闻

--------------------------------------------

更多兴教寺事件相关文章

------------------------------------------------------------------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3/04/173828226028.html

以上是关于「兴教寺」伤害文化内涵的“申遗”不要也罢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兴教寺」伤害文化内涵的“申遗”不要也罢;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736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