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教寺」伤害文化内涵的“申遗”不要也罢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兴教寺」伤害文化内涵的“申遗”不要也罢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伤害文化内涵的“申遗”不要也罢
原标题:“申遗”成“生意”是资本曲解文化
埋有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正面临大规模拆迁。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原因。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4月10日《云南信息报》)
兴教寺建寺以来一千多年。确实有兴兴衰衰的过程。但是一直香火不断。代有住僧、法事一脉相承。兴教寺也遭到过破坏。但是修缮不止。玄奘灵骨塔从没有开过。1961年。兴教寺就被国家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单位。 然而。现在兴教寺为何面临被拆除的危险?答案很简单。只因是曲江模式惹的祸:在“文化+旅游+城市”的曲江模式面前。老旧的寺院所代表的
众所周知。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实力”来说。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但是它的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是持续不断的。文化
开发寺庙是为旅游经济服务。然而。旅游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化相伴相生。旅游活动在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当旅游者将外来文化携带并传播到目的地时。必将对当地的传统生活方式和观念造成一定冲击。从而影响到它的生活形态。开发寺庙的本质却是商业风暴。风暴过后留下的只是一堆建筑垃圾。会破坏兴教寺文化的多样性、厚重感。要不了多久。玄奘骨塔见证将不再是历史。而是当代城市化的一场重建与摧毁。由此。那看似乐观的前景通向的道路似乎仍是一片泥沼。
每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主题。都应以最恰切的方式进行开发与传播。任何在建的文化项目。都应具备深厚的精神
被资本重新讲述的“文化”将会替代它之前可以被想象并真正引以为豪的样子。更为可怕的是。成为人们所能认识到的唯一表述。我们的后代只能在度假村中看着立体电影缅怀历史文化。而忘记了它原来的模样。无疑这是一种悲哀和失职。
----------------------
更多兴教寺事件相关文章
------------------------------------------------------------------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3/04/173828226028.html
以上是关于「兴教寺」伤害文化内涵的“申遗”不要也罢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兴教寺」伤害文化内涵的“申遗”不要也罢;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7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