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达照法师:理属顿悟,事则渐除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5-05 01:2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达照法师:理属顿悟,事则渐除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达照法师:理属顿悟,事则渐除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达照法师:理属顿悟,事则渐除

达照法师:理属顿悟。事则渐除

「佛教」达照法师:理属顿悟,事则渐除
「佛教」达照法师:理属顿悟,事则渐除

  古德对我们讲。智慧、见地、观念是可以一次性到位的。一次性到位。就是你听法的时候。如

佛教僧人管理新闻

果有这种回光返照的能力。就可以观照自己的心。可以看到自己的心完全清净。当你看到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思善也不思恶。这时候你的心是什么样的?看到没有?有很多人回光返照。他能看到自己不思善恶。超越善恶之外。不被善恶所束缚、困扰。也不会被过去和未来所困扰的本来面貌。因为过去都是记忆。未来都是梦想。人的生命真正地活着只在当下。昨天已经不是你的生命了。因为它早就过去。不可能再回来了;未来还没有到来。当未来到来的时候。也是那个时候的当下。所以你想到过去所有的一切。那只是心中的记忆;现在要想将来怎么样。那全是未来的梦想。你不要可怜自己的身世。不要可怜自己没有遇到善知识。也不要得意自己曾经怎么样。更不要把仇恨和自卑留在自己的心中时时去品味;当你体悟到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的心完全就净化了。

  这么观察。在道理上马上就通了。佛在《楞严经》中说“理属顿悟。乘悟并销”。就是这个道理。任何人只要能听懂这话。不管他有没有修行。有没有皈依。有没有基础。只要当下看自己的心。都是有机会领悟的。过去的一切确实只是记忆。过去那个仇人可能早就死了。你却还在生气。甚至还在骂他。何必呢?当你一看到心那么清净。这就是“理属顿悟”。一下子就到位了。“事则渐除。因次第尽”。在事相上、具体事情上需要逐渐地修证。应该按次第有步骤地断除自己的习气烦恼。

  大家回光返照看一下。你可以看到自己真正生命的本质:既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但是你能够感受快乐。感受痛苦;既没有善也没有恶。但是你也能够分别善。分别恶;能很清楚心中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但你也可以回忆过去。梦想未来。这样你在理和事上就圆满了。过去一切我不愿意做的、看到的行为。不愿意承受的痛苦。所有的不愿意。在理上看到已经没有了。在事相上则是慢慢地改变。这叫“因次第尽”。是逐渐改变的。

  你不能说。道理我都懂了。但做不到。所以干脆就不做了;道理都懂了。但还做不到。就应该继续努力做到。当然。有些人说自己道理懂了。其实未必真懂。佛法的整个体系非常庞大。按我们改善世间现实生命的角度来说。人间佛教或者人生佛教的理论相对还是比较简单。当心量放大了。你就能够包容身边发生的原来以为是痛苦的、看不惯的那些事情了。没有智慧的人会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别人做错了你痛苦。其实别人错了自有因果。你又何必痛苦呢?你要是因为别人的错误而痛苦。你也一样错了。六祖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当你看到别人错而产生分别执着。其实你已经有错误。并在别人的错误旁边陪衬着了。因为你没有看到因缘。没有看到缘起。只看到了表面的结果。你的错误是自己没有智慧。

  八、落实戒定慧三学

  通过对人生的观察。戒定慧这三学可以在我们的身心中得到落实。使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改善。

  持戒是改善我们人际关系最好的方法。持戒的人。他跟别人的人际关系会非常好。有些人说自己持戒了。眼睛一睁开就看别人的错。就

港澳台佛教新闻

生气。去骂别人。这不是真持戒。真持戒的人。他看到了别人错了。不会生气。而是想办法帮助改善。当然如果用方便法门发一下脾气。让犯错的人害怕。从而能改过来。这也是可以的。但这只是方便。不是常规的要求。

  凡是持戒的道场。一进这个寺庙。你就觉得很舒服、很融洽。这个气氛就是道风。不持戒的道场。一进去就让人感觉不舒服。这种让人不舒服的气氛就是业风——恶业的风。持戒的道风也是业风。但是它是道业的风。道业成为风气了。能让大家感觉道的存在。所以持戒能够使人际关系越来越融洽。

  作为一名居士。你不要因为受了三皈依就跟家里人闹矛盾。三皈依就是戒。受戒是为了与包括家里人在内的所有众生更加和谐地相处。不再伤害他人。不再因他人而烦恼。受五戒也可以使社会环境更加和谐。八关斋戒、菩萨戒都是如此。

  首先通过三皈依确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进而受持五戒。能使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相处得更好。但是五戒对于动物来说。体现的是一种保守的保护。只是让人类不杀生。不伤害动物。并没有指出人类该如何主动地去保护动物。而放生则是主动地保护动物。菩萨戒体现的关系就更圆满了。不但你的心跟身体要和谐。你的身体的行为跟身边的人要和谐。你身口意的行为跟所有的众生都要和谐。受菩萨戒以后。蚊子苍蝇不能打。任何一个众生你都要跟他和谐。

  受比丘戒就更进一步了。不但不能伤害这些动物。连生草也不能踩。草长在那里很漂亮。你不能踩下去。虽然草没有痛苦。但是被你踩了。你跟它的关系就不和谐了。佛法中对于持比丘戒就是这样要求的。

  你说:“家里人要吃荤。我受五戒坚决不吃。”不吃荤当然好。但五戒里面还没有这个要求。菩萨戒里面有这个要求。你不吃就不吃了。但你可能还会说:“你们业障真重。一天到晚吃这个。”他们不喜欢你这么说。而你就偏偏说这个。越说你们的关系就越差。你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因为众生都有佛

万全区佛教界新闻

性。你如果发现他们有觉性、有思想。你可以告诉他们。有了这些优点。还可以继续往前进步。这样每一个人都会慢慢地相信佛法。因为佛法真的可以让大家充满智慧。你如果学了佛法。却没有这种智慧。那是不够的。

  通过持戒。能够使我们现实的生活从不和谐、不协调转为和谐、协调。因为所有由人际关系产生的痛苦都是因为不和谐而产生的。所以我们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就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因为如果我们心和谐了。大家的行为就会慢慢地改善。整个世界也就变得和谐了。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如果每个人都以持戒的心态、遵守规则的心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这个世界就是美满的人间。它能达到最极致的状态——人间绝对就是净土。人们都能过着非常理想的生活。

  这样。在现实人生中。佛法的方向、方法、结果以及修行的主体。都非常明确了。通过

泰国全泰佛教新闻

长期学习佛法。归类总结以后。我们就很清楚这一生能为个人、为家人、为社会做什么。我们只要朝这个大方向努力。哪怕一个念头、一件小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我们的生命就没有白活。

  明白了这种方向

无锡佛教新闻

。你哪怕只做一点点的善事。也都心安理得。生命有了方向。你在这个世界上会散发出独有的光明。这种光明不需要像太阳光一样。像电灯光也不错。晚上没有电灯光的时候。就是萤火虫的光照一下。也能看到手表上几点钟了。还是有用的。善事不计大小。所以我们应该经常感恩。感恩在这个世界上。父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感恩所有的老师、师父。使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更有内涵。感恩佛陀给我们的生命指出了方向。你拥有了生命。这个生命又可以更加丰富。这个丰富的生命又有了正确的方向。人生怎么能不感恩呢?

  “和谐世界。众缘和合”。现实的生命可以通过修学戒律得以和谐地改善。这实在是一大幸福的事情!经过戒定慧的修学。定力可以开发智慧。当然智慧也可以在听法的时候闻思得到。但是我们不着急。慢慢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接触佛法的时间有长有短。你不要跟出家师父比。出家人是专业的修行人。每天念几个小时佛。打坐几个小时。你也不要跟某一个居士比。因为人家可能有时间。有前提条件。你就跟自己比。明白了佛法的道理以后。看看是否把佛法落实在了自己的行为中。看看自己是不是离苦得乐了。方向有没有错误。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2/18394132121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达照法师:理属顿悟,事则渐除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达照法师:理属顿悟,事则渐除;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548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