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白玉」唐代汉白玉佛首赏:灵性的修炼 精神的追求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汉白玉」唐代汉白玉佛首赏:灵性的修炼 精神的追求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唐代汉白玉佛首赏:灵性的修炼 精神的追求
唐代汉白玉佛首赏:灵性的修炼 精神的追求
陕西斯诤之
佛造像是佛教的载体。通过对佛造像年代、
佛教本属外来文化。它起源于印度。在两汉时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纵观历史长河。在众多外来文化现象的植入、影响、发展和演变中。没有哪一种
这尊佛首高12.5厘米。系用优质的汉白玉石雕刻而成。我们从多个角度观察:面相丰满、静穆。眉目端庄。五官秀丽。朱唇小嘴。嘴角深凹。面颊微微地隆起。眉细长而弯。两眼微开一线。面带微笑。双目下视。整体面部雕刻技巧高超。打磨精细。层次感极强。呈现神态慈祥静穆之感。细细观察颌下刻有一道弧线。彰显其丰满的双下巴。颈部残留有两道蚕节纹。则显示出盛唐时期的人文形象与体态境界的追求。高肉螺髻。两侧大耳垂肩。给视者以端庄和敬畏之感。佛首背面有两个近似圆形的小孔。用以固定佛首背光之用。位置设计得十分巧妙。这尊佛首雕刻精细考究。娴熟的雕刻技法。运用直刀、平刀、圆刀、角刀等多种技法完成。使得局部刻画微妙细致。极其准确地将面部神态展现。把佛教
唐朝。一个佛教文化高度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国运强盛。国泰民安。国民为了追求平安吉祥、祈福延年、大力寻求精神依托。广泛供奉佛像。据史料记载。唐长安城内寺院林立、高僧云集。佛寺就近达百座。此时不论单体还是群体的佛造像几乎都以高大、雄浑、丰满、慈祥的形式出现。汉白玉单体佛像雕造水平更是达到了石雕艺术的顶峰和极致。从雕刻技法和人文理念上。这尊汉白玉石刻造像佛首不仅具有了人体美学和审美层面的作用。同时更凝聚了工匠们对佛教的人性理解与情感。更展示了唐代高超的石刻技艺水平。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使得完整保留下来的佛造像十分罕见。像这尊雕刻技法高超、造型完美的汉白玉雕佛首经过毁佛、灭佛、战争、破“四旧”等运动。能较好的完整地保存下来。更显弥足珍贵。
在佛造像的传播演变过程中。石刻佛造像作为佛教徒信仰和崇拜的偶像。它不但有着构建人类精神世界的功能。同时也促进着人类灵魂的净化与升华。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类由古代农耕社会进入了现代文明。人类对石刻佛造像的崇敬功能也发生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2/163936321566.html
以上是关于「汉白玉」唐代汉白玉佛首赏:灵性的修炼 精神的追求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汉白玉」唐代汉白玉佛首赏:灵性的修炼 精神的追求;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5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