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梵呗存在的意义与功能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梵呗存在的意义与功能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梵呗存在的意义与功能
梵呗存在的意义与功能
梵呗存在的意义与功能
梵呗之功能。乃是透过庄严优婉、和雅稳重之梵音。令众生能身心收摄。缘念并记诵法义。使其从内心中发出虔诚恭敬的心情。进而得到佛法的洗涤滋润与对法的忆念与体会。所谓〝以音声做佛事〞的用意即是如此。所以《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梵呗是中国佛教音乐的原声。源于印度声明学。就是和尚念经的声音。 中国汉语佛曲的发展。是由陈思王曹植的鱼山梵呗开始的(唐密和显教)。
梵呗。属于印度五明之一的声明。曹魏时代。陈思王曹植尝游鱼山。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册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即是后世所传《鱼山梵》或称《鱼山呗》。故曰:“梵呗”;唐初传至日本谓之:“鱼山声明”;传到韩国。称之“鱼山”名至今。故历史上。曹植被尊称为中国佛教音乐创始人——梵呗始祖。
自佛教传入至三国时。来自印度、西域的一些高僧在汉地传播、翻译佛经的同时。也带来了印度、西域的佛教音乐。
月氏人支谦据《无量寿经》、《中本起经》制成《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康僧会亦曾制此曲。又传《泥洹呗声》。
此外。作&ldquo
我国最早创作梵呗的是曹魏时代陈思王曹植。他尝游鱼山(一作渔山。今山东阿县境)。闻空中有一种梵响(岩谷水声)。清扬哀婉。细听良久。深有所悟。乃摹其音节。根据《瑞应本起经》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
其所制梵呗凡有六章。即是后世所传《鱼山梵》(亦称《鱼山呗》见《法苑珠林》)。”。[唐] 释道世撰《法苑珠林》卷三十六载曰:“植每读佛经。辄流连嗟玩。以为至道之宗极也。遂制转赞七声。升降曲折之响。世人讽诵。咸宪章焉。尝游鱼
谢安“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之遁游处。出则渔戈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由此看来“曹子建游鱼山。闻岩谷水声写之。制梵呗之谱。当为东土梵呗之始”。释慧皎《高僧传.十三经诗论》载曰:“始有魏陈思王曹植深爱声律。属意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册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又云:“昔诸天赞呗。皆以韵入弦管。五众与俗违。故宜以声曲为妙。原夫梵呗之起。亦肇自陈思。始著太子颂及啖颂等。因为之制声。吐纳抑扬。并法神授。今之皇皇顾惟。盖其风烈也。”
《十诵律》
梵呗 梵呗
如听梵呗。其利有五:
一者身体不疲。
二者不忘所忆。
三者心不懈怠。
四者音声不坏。
五者诸天欢喜。
相传昔时有僧讽诵《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天上的天神闻声。长跪合掌恭敬谛听。直待咒文诵完始起身离去。
《长阿含经》
音声具足五种清净。乃名梵音:一、其音正直。二、其音和雅。三、其音清彻。四、其音深满。五、周遍远闻。
《法华经》
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南海寄归传》
能知佛德深远。体制文之次第(能体悟佛法)。能令舌根清净。能得胸脏开通。能处众不惶不惧。能长命无病。
梵呗的伴奏
在梵呗的伴奏方面。以法器磬、铛、铪、铃、鼓、鱼等为主。也配以简单的管乐器。如《翠黄花》《挂金锁》《水洛因》《八句赞》《准提咒》《普庵咒》等。其中《普庵咒》不仅为寺院所用。琴乐、琵琶曲和管弦合奏都有同名曲。全曲由《释章谈句》《初起咒》《香赞》《<莲台现瑞》《二起咒》《钟声》《鼓声》《钟鼓同声》《鸣钟和鼓》《清江引》等组成。是一组特别优美的梵曲。
梵呗在寺院中主要用于三方面:
一。讲经仪式。
二。六时行道(即朝暮课诵、斋供)。
三。道场忏法。
在这些法事活动中举唱焚呗。称为作梵。佛教认为梵音具有止息喧乱、便利法事进行的作用。所以教徒按照梵呗初梵、中梵、后梵这三节的不同要求。在法事活动的前边、中间、后边选择作梵。但近世在讲经传法时已将传统的《如来梵》《云何梵》《处世梵》改呼《钟声偈》:“钟声传三干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功勋祈世界和平。利益报檀那厚德”以及“天上法王法。法王法如是”等梵呗。
六时行道梵呗。为古来各宗所共遵行。无论何宗何派。均受持诵习朝暮课诵。如逢朔、望日以及佛菩萨祖师诞服及纪念日。在功课的前边、中间另加有梵呗。六时行进
道场忏法。其旨在化导俗众。即“诸佛善权方便。立悔罪之仪”。所以其仪式尤为重视歌咏赞叹。道场忏法的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最常用的有《蒙山施食》《瑜伽焰口》《水陆》《梁皇宝忏》《大悲忏》《三昧水忏》等。在这些佛事活动中。梵呗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多以《四大祝延》《八大赞》为主。即《唵嘛呢叭* (左口右弥)吽》《唵捺嘛巴葛瓦帝》《唵阿穆伽》《佛宝》《西方》《十供养》等赞呗。除此以外。佛教徒在每堂忏法结束时。加一些俗调赞词来慨叹人生无常。劝世人早日觉悟。回头是岸。如《青山无雨叹人忙》《春宵梦》《南柯一梦熟黄粱》等。或者赞叹西方极乐世界妙境。祈亡者灵魂勿恋红尘。回向西方。同登极乐彼岸。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2/092803322581.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梵呗存在的意义与功能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梵呗存在的意义与功能;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5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