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益西彭措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5-02 01:2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益西彭措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益西彭措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益西彭措

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益西彭措

「佛教」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益西彭措
「佛教」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益西彭措

 以下引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作为学人发愿的目标。阅后应生起见贤思齐之心。

  《大集经》云:“法悟比丘二万年中常修念佛。无有睡眠。不生贪嗔等。不念亲属、衣食、资身之具。”

  《自在王菩萨经》云:“金刚齐比丘修习正法。诸魔隐身伺之。千岁伺之。不见一念心散可得恼乱。”(有位金刚齐比丘修习正法时。魔众隐身在一旁。准备伺机恼乱他。但一千年中都未见他生起一念散乱心。可以趁机恼乱。)

  《念佛三昧经》云:“舍利弗二十年中。常勤修习毘婆舍那。行住坐卧正念观察。曾无动乱。”(舍利弗二十年中勤修毘婆舍那。行住

关于未来佛教的新闻

坐卧都保持正念如理观察。内心没有动摇、散乱。)

  《如来智印经》云:“轮王慧起舍国出家。三千岁系念。亦不倚卧。”(有一位慧起转轮王。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三千年中一心缘念正法。从不倚靠或躺下休息。)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云:“阿弥陀佛昔为太子。闻此微妙法门。奉持精进。七千岁中胁不至席、意不倾动。”(阿弥陀佛因地做太子时。听受了妙法。日夜奉持精进。七千年中两胁不靠席。内心也不动摇。)

  《金刚般若经》云:“萨陀波仑菩萨。七岁经行住立。不坐不卧。”

  佛在《大宝积经》中讲述了两位菩萨的精进:他们行持精进时。一

莆田今日头条新闻佛教论谈

千年中。没有起念想躺卧;一千年中。没有起念想坐下;一千年中。没有一次弯身蹲着;一千年中。没有起念分别食物的咸淡、酸甜苦辣、

佛教假慈悲新闻

味道好坏等;一千年中。每次乞食时。从未看过布施者是男是女;一千年中住在树下。从未抬头看过树的样子;一千年中。衣服从未更换过;一千年中。没有起过一念欲觉、恚觉、害觉;一千年中。没有缘念父母、兄弟、姊妹等亲人眷属;一千年中。没有起念仰观虚空、日月、星宿、云霞等景色;一千年中。没有起念想从阴影处移到光亮处。或者从炎热处移到清凉处;一千年中。在严寒时节没有起念加厚衣。让身体暖和舒适;一千年中。没有起念谈论世间无利益的话语。

  虽然以上大菩萨的坚固精进远非凡夫所能企及。但我们仍要了解大菩萨的精进是何等深广、坚固。若能以大菩萨为榜样发起广大志愿。则不会稍有境界就沾沾自喜。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惭愧。因为大菩萨一千年中心无杂念。而我们一年、一月、一天下至一小时中都做不到。如果再不勉力行持少分精进。修学大乘恐怕十分困难。如果连眼前力所能及的精进都不发心修持。行菩提心何在呢?是否已流于空谈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不从低处实行。就无法到达高处。

  因此。现在就应对初学者所行的精进。随分随力勤学。尤其要断除精进不共的违品——怯弱等。

  再者。对于所欲证得的菩提以及为了给予一切有情安乐、拔除有情苦难。经历极长时间修集无边资粮、行持无量难行。首先应当勇悍地披上精进誓言的铠甲。在心中屡屡勇猛地发愿心。

  《妙臂请问经》中说:“只是稍微发起这种广大意乐。就已经积集了广大资粮。”所以应当对此精勤修学。

  若不这样修学。就不能增长大乘种

佛教最新新闻动态

性的功能。而且自相续会恒时被许多恶行(犯菩萨戒的罪垢)染著。来世也极难修学诸菩萨行。

  这样认识之后。虽然暂时还不能如实修学。但自己的心也应当向

温岭佛教新闻网

往此等。而且随自己能力发起精进。那么就会像《妙臂请问经》所说。来世稍用功力。不费很多辛苦。就能速疾圆满精进度。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3/10462132473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益西彭措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益西彭措;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519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