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量子场论」从量子场论看归空之境:周昌乐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5-02 00:0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量子场论」从量子场论看归空之境:周昌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量子场论」从量子场论看归空之境:周昌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从量子场论看归空之境:周昌乐

从量子场论看归空之境:周昌乐

「量子场论」从量子场论看归空之境:周昌乐
「量子场论」从量子场论看归空之境:周昌乐

 量子场论是现代物理学的理论。量子场论的观点主要包括这样一些认识:

  (1)就我们日常感知而言。物质的存在都是不真实的;

  (2)就微观的粒子而言。他们的存在又是依赖于主观观测的;

  (3)对于没有物质的真空(零点能)。却可以充满“生机”。依然会造成可观测的效果;

  (4)在量子尺度下。具有能量涨落的真空。是万物形成的根源;

  (5)物质没有内在的确定性。一切都是在不断生灭。此消彼长的过程之中;

  (6)万物都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一个大统一能量场。总能量复归于零。

  比如。在物质存在性方面。物理学家格里宾就指出:“我们称之为真实的任何东西都是由不能视为真实的东西所构成。”

  可能这样的结论与我们的日常经验实为大相径庭。因此格理宾进一步说明:“有些形而上学家甚至怀疑一棵树或一间房子在没人看它时是否还真实存在。这在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看来简直是太可笑了。但可笑的是我们。因为。最实际和最客观的科学—物理学。在20世纪的发现已经不可抗拒地导致这样的结论。即在亚原子粒子诸如电子和质子的层次上。物体在未被观测时的确并不‘真实’存在。”

  进一步“当物理学家试图探测电子和其他粒子的精确性质时。他们发现那‘真实’粒子溜掉了。”倒是把原子束缚在一起组成桌子的看不见的电磁力才真是“实实在在”的。于是就量子场论而言。物质的确定性的的确确无法找回了。取而代之的便是量子真空以及变化多端的能量之场。

  在经典物理学的层次上。真空是指没有物质的状态。因此它自然被作为物质能量的零点。即真空本身是没有能量的。在量子场论中。没有粒子的基态定义为真空。但实验证明。处于基态的量子场与其它场的相互作用依然会造成可观测的效果。因此。“过去。真空的定义是空无一物的空间。而现在人们认为它充满能量与多种虚粒子。”

  也许量子场论的结论难以为我们的日常经验所接受。因为量子力学给出的是:“没有什么是真实的。我们不去观察它们时。则什么也不能说。”

  这样一来。当量子场论引入时空量子化的概念时。就可以解释真空中物质粒子生生灭灭的过程。由于量子的不确定性。粒子可以从“无”中生出。

  所谓的‘虚粒子’和‘反粒子’。这些粒子并不像真实粒子那样存在。在真空中。虚粒子和反粒子会不断地被成双成对地创造出来。但是只能存在极短的一段时间。接着就立刻消失了。如果在真空中施加某一强场。那么某些虚粒子可能会‘积聚’。足够多的能量而转变成真实粒子。这就是利刚强场的能量在真空中生成真实粒子的机制。”

  这便是量子场论中的生灭观。其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成论。小到粒子的生成。大到宇宙的产生。都可以用此理论解释。有意思的是这样的量子生灭观也是禅宗空论所特别强调的。禅宗空论主要源自佛教的般若性空观。其代表思想主要反映在《肇论》之中;特别是其中的“不真空论&rd

南昌县佛教最新新闻

quo;(应解读为“不真—空论”)篇。更是用中观双遣双非方法来论述万物不真为“空”的思想。这里禅宗空论也是物质没有真实性。也讲万物为空。但却处理了“空无”与”色有”的关系。能够更好地解释物理世界的本性。

  比如“一切诸法。缘会而生。……故知虽今现有。有而性常自空。”而“

香港星岛日报内地佛教新闻

性空者。谓诸法实相也。”等等。讲的都是万物的不真实性。不仅如此。在《肇论》中还透彻地分析了“有”与”无”的依存和转化关系。

  如“……物莫之逆。故虽有而无……物非真物。故于何而可物。 ”

  进一步。“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因缘者。可以解释为零点能之真空缘起之业力者。 于是就有:“《中观》云。物以因缘故不有。缘起

世界佛教论坛新闻

故不无。……”恰巧讲的就是“无(真空)”并不是死寂的空无。而是充满活力、可以“缘起”“有&

临汾佛教协会新闻

rdquo;(造成可观测的效果)的“无(真空)”、“真空者。是不违有之空也;……妙有者。是不违空之有也。”宇宙“零点能(场)当作如是观。

  禅宗空论强调“无”与“有”是依赖于主观观测的。于是便有“心境互依。空而似有故也。心不孤起。记境方生;境不自生。由心故现。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这便是地地道道的归空之境了。

  从量子场论的观点看。物质就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物质可以看作是一种波。当物质波被当作“粒子”看待时。其表现就是一种“孤波”;物质作为波就必然是变动不居的。这就是量子场小粒子不停的生生灭灭过程。因此物理世界在本质上讲是能量场。物质可以消灭。但能量必须守恒。物质之能作用于主观之心(测量)就塌缩为物质之态。表现为一种“存在”。其与能量场同显。

  “所谓场就是它充满时空。且所有粒子都在其中做稳定的运动。就如同旋涡是一种暂时稳定的形式。人们可以把它想象为一个存在并可以给它命名。我们谈论一个旋涡时。实际

邵阳县佛教协会新闻

上它并不存在。同样。我们可以谈论粒子。但粒子也是不存在的:粒子只是运动场中的某种运动形式的名称。……宇宙就是一个无缝的和完整的整体。我们在其中所观察到的所有形式都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方式抽象出的结果。”

  正因为一切都是关联的一个整体。因此就整体而言。能量是不生不灭。这不生不灭的存在便是真空。而真空又能缘起万物。这同佛教真空缘起的观点是一致的。必须注意的是佛教说空。并不是指物体以外的空。也不是指物体消失以后的空。佛教讲空的真正含义是指事物的依赖关系和因果关系。是场、是境。是归空之境。

  总之。对于量子场论这一归空之境。可以用僧粲的《信心铭》中一段话来做概括。那就是:“能由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境就是能量场。究其根本。毕竟是空。真空便是一切能量之源。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3/085703325392.html

以上是关于「量子场论」从量子场论看归空之境:周昌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量子场论」从量子场论看归空之境:周昌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512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