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西藏寺庙壁画 穿越时空触目历史的脉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壁画」西藏寺庙壁画 穿越时空触目历史的脉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西藏寺庙壁画 穿越时空触目历史的脉搏
西藏寺庙壁画 穿越时空触目历史的脉搏
托林寺杜康大殿佛传壁画《诞生》
萨迦寺回廊曼荼罗壁画
7世纪佛教传入中国西藏高原(古称吐蕃)。西藏佛教艺术随之兴盛起来。西藏佛教艺术是印度密宗造像艺术吸收一些藏地固有的神祇。即密宗与西藏原始宗教——本教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在中国佛教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西藏佛教艺术中。具有较高成就的是保存在寺庙殿堂中的壁画艺术。迄今在拉萨(前藏)、山南、日喀则(后藏)等地。在被称作西藏三大艺术宝库——拉萨布达拉宫、江孜白居寺、萨迦萨迦寺等寺庙中。仍保存大量的壁画。
西藏的绘画总称藏画。主要分三大流派:康赤、藏赤与卫巳赤(赤为写画之意)。前藏一带绘画。色淡雅而高贵。后藏一带绘画。色鲜艳而突出黄色。山南一带绘画。色相复杂。笔意细致。此外。还有三类外来的绘画:①汉画。似唐宋青绿山水画。强调线描。多勾勒、白描与平涂;②印度画。似印度阿旃陀石窟壁画。菩萨鼻高腰细。姿态婀娜。色泽浑厚。多工笔画;③尼泊尔画。人物造型富于舞蹈姿态。鼻小略陷。眼眶突出。用色单调。以黑、红为主色。10世纪。西藏佛教进入后弘期以后。先后出现宁玛、噶当、萨迦、噶举和格鲁(黄教)等不同佛教教派。不同教派的绘画风格亦有不同。总的来说。黄教以前各教派的绘画艺术。较为自由奔放。而黄教绘画却较拘谨、工整。西藏壁画艺术的构图、设色和勾线等技巧。就是在历史悠久的藏民族绘画传统上。融汇、借鉴中国内地以及印度、尼泊尔的绘画风格。结合本民族的生活特色和西藏佛教的特殊要求。异彩纷呈。融成富于装饰效果、色调鲜艳的藏族绘画格调。无论在人物刻画、景物配置、赋彩象类和技法驾驭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西藏寺庙壁画大都依据《造像量度经》等“三经一疏”。作为绘画仪轨。从宣传宗教的目的出发。对佛像的人体比例等方面提出要求。壁画中的释迦、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及其他显、密二宗中的形象。多具有西藏佛教艺术的一些特点。如观音做男身。罗汉为十六罗汉。吉祥天女面目狞恶。怖畏金刚凶险可怖。以骷髅做装饰。持头盖为饮器。表现了西藏佛教原始、野性、犷悍的一面。但是。藏族艺术工匠在创作壁画时并未完全受佛经仪轨的限制。相反。却时而摆脱那种统一、呆板的规定。把自己对现实中人的形象的观察、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艺术个性。渗透到作品中。使得某些佛像具有地方特点和人间情趣。所描
西藏许多重要壁画。都参照依据《西藏王统记》、《巴协》
西藏现存寺庙壁画。大多为元代以后的遗存。其中。萨迦寺、夏鲁寺、白居寺和桑耶寺时代稍早。而拉萨三大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和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及日喀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3/141621325577.html
以上是关于「壁画」西藏寺庙壁画 穿越时空触目历史的脉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壁画」西藏寺庙壁画 穿越时空触目历史的脉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5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