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修与现代生活的意义:慈诚罗珠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禅修与现代生活的意义:慈诚罗珠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禅修与现代生活的意义:慈诚罗珠
禅修与现代生活的意义:慈诚罗珠
禅修与现代生活的内容。可以分三个阶段来介绍:第一。什么是禅 ?第二。为什么要修禅?第三。如何修禅?
一、什么是禅
随着人们对心灵需求的逐步重视。禅修。已经开始纳入很多人的生活轨迹。禅。也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的代名词。在城市乡村的很多地方。无论是寺院、茶馆、餐厅、会所。常常能看到“禅”的踪影。那么。究竟什么是禅呢?
从印度佛教诞生至今。禅。已经有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汉传佛教的禅学。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禅”是外来词。为印度梵文Samadhi的音译。翻译成中文。叫做禅、禅定或三摩地。也即使人心安定、平静下来的方法。在禅的后面加上“定”字。不但没有失去原来的音和义。而且更能让人了解禅的内涵。
现代文明所衍生的浮躁与虚荣。激活了人的物欲。快速的生活节奏。高度的工作压力。已经把人心逼到了即将崩溃的边缘。此时此刻。禅定。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危机的最佳选择。
禅有三种:
第一种禅。是佛教最高端的禅。这种禅在中国的开山祖师。是达摩祖师。达摩《血脉论》中说:“直见本性。名之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自古至今的禅宗。都一直在修这种禅。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就描述了这种开悟、证悟、顿悟的境界。这也是所有佛教徒所追求的、非常高端的境界——明心见性。
第二种禅。寂止。是流传于云南。以及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南传佛教内观的一部分。汉传佛教称之为四禅八定。因为这种禅可以分为两个不同层次的四种境界。所以叫做四禅八定。藏传佛教称之为寂止。因为它能使人心寂静或宁静。停止杂念。实际上。内观、四禅八定、寂止都是梵文Samadhi的不同名称而已。
第三种禅。各种各样的观想、冥想和思维。这是比较基础的禅。也即在心静下来以后。去观想或思考问题。
如果证悟了第一种禅。就可以应对自如地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力、焦虑与抑郁等等。不管任何问题。只要证悟了这种禅。就能迎刃而解。但证悟这种禅的难度比较高。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除了真正的佛教修行人以外。其他人很难证悟。
无论是什么信仰的人。都可以修第二种禅。在任何宗教信仰的基础上。都可以起修第二种禅。
第三种禅。更是什么人都可以修。就像瑜伽。有信仰没有信仰都可以修。既可以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上修。也可以把信仰的部分完全抛开。而只是将其作为提升、净化、调节心灵的一种方法。
练习第三种禅。既不等于学佛。也不等于加入了其他宗教。而只是一种养生方式。就像锻炼身体一样。这是心灵的一种训练。也是我们长期忽视的一种调节身心的重要手段。
二。为什么要修禅
西方心理学家认为。冥想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帮助。五分钟的冥想等于熟睡一个小时。
如果内心没有受过任何训练。则哪怕身体处在非常自由的环境当中。心也得不到自由。轻者觉得空虚、无聊。重者感到沮丧、焦躁。甚至动不动就产生不想活了的念头。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外界的风云变幻。即使表面看来非常成功。实际上却焦虑重重。
在物质还不够发达的时候。大家唯一的追求。就是简单地解决温饱问题。但在温饱问题不但解决了。而且拥有了庞大的财富、名声、地位等等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有很多问题是物质根本无法解决的。这时候。禅。就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无数成果证明。通过禅定。就可以让心态重拾健康。对很多感受过禅修好处的人来说。禅修已经不是佛教或其他宗教的专有名词与专利。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灵调节剂。
对很多人来说。我们内在的精神世界。还是一个未知的区域。若想详细、深入地了解精神。佛经无疑是最好的教材。在通晓了精神的本质以后。就知道为什么要修禅了。
佛教认为。我们的精神。可以分为八种不同的层面。最外在的。是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接触外在的光波、声波等对境。而产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五识。第六个层面。是我们平时用来思维、判断、分析的意识。佛教称之为第六意识。第七个层面。是我们平时不怎么能感觉到。却在每一个思维闪念中无处不在的概念。那就是“我”执。比如。我要上班。我要下班。我要赚钱。我要发展我的事业等等。所有的念头中。都离不开一个特有的、无形的“我”字。佛教称之为我执。第八个层面。是平时根本感觉不到的最基本的意识。当人在深度睡眠的时候。当眼耳鼻舌身的工作完全停止了的时候。当一切思考判断的力量也已经停止了的时候。除了第七个层面的自我感觉一直存在以外。还有一个最基础的潜在能量也存在着。
这种潜在能量不同于西方心理学当中的潜意识。一个人从诞生到死亡之间。它都一直存在。哪怕在人进入深度昏迷或深度睡眠。停止了一切感官活动的时候。因为有呼吸、有心跳、有脉搏。更重要的。是有最基础的意识。所以不会有人把此时的身体称为尸体。此时此刻。第六意识全都萎缩、消失在最基础的意识当中。之后。这个最基础的意识可以激活并产生我们的第六意识。然后又演化出眼耳鼻舌身识。当昏迷者或睡梦者从深度昏迷与深度睡眠当中醒来的时候。又可以看得到并感知到世界的一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只要有精神的思维活动。就有意识的波动。意识波动的幅度越大。人的脾气就越容易暴躁。当我们生起嗔恨心。强烈地抱怨或非常不开心的时候。意识波动的频率与幅度都相当大。这种波动。会让当事人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语言与行为。而出现骂人、打人的举动。
在这个时候。禅的功能就显现出来了。通过修禅。就可以控制意识的波动。这里面没有任何信仰与玄虚的成分。完全像吃饭可以填饱肚子一样真实可行。只要加以训练。人人都可以亲身体验到这种效果。哪怕最普通的禅。也完全可以把人的思维归零。所谓归零。也即进入潜在的第八识。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叫做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梵文音译。按照唐朝前后的习惯翻译成汉语。就叫做藏识。
为什么叫藏识呢?因为它像宝藏一样。储存着我们的各种记忆和能量。比如。即使五年前见过一个人。之后五年之间都互不联系。也互不想念。但在五年后再次看到这个人的时候。却完全能认出来。这就是藏识的作用。同样。一个人的脾气、性格、习惯等所有的种子、数据、信息。都储存在藏识这个“硬盘”当中。
当人的思维波动太大的时候。很多东西就会被覆盖。不但情绪无法稳定。智慧也会受到限制。当人的思维归零的时候。在零的层面上。没有好坏之分。似乎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虽然实际上并没有超越时间和空间。但从禅修者的感觉而言。已经完全超越了时空。没有任何开心和不开心。经过长期禅修训练的人。就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安宁与智慧。
西方十分流行的催眠也是差不多的原理。让催眠者进入到一种半睡半醒的状态。此时精神的波动大幅降低。在这种状态中。就可以回忆起一些平时不可能记起的。早已遗忘的久远记忆。比如。有人天生就有恐高症。或一些莫名其妙的心灵障碍。通过催眠。就可以找到这些障碍的根源。心灵问题就可以随之而化解。当然。催眠的准确率与治愈率只能达到百分之五十。而禅修的功效就更为明显了。
在藏识的状态中停留。五分钟、十分钟都可以。这就是修禅。刚开始的时候。哪怕能停留三十秒、一分钟。就已经很不错了。但若能继续用功。就可以在这个状态中停留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这样长期熏习。生活中的任何风浪、违缘。都可以化为云烟。焦虑、暴躁等负面情绪更是能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禅定。完全可以突破焦虑的层面。进入到意识的最深层。在最深层的状态中。完全可以感觉到无比的自由、轻松、宁静与快乐。佛教称之为禅悦。长期修禅的人会上瘾。因为修禅所带来的快乐。已经远远超越了外在物质刺激感官而产生的所谓快乐。
另外。当意识降到零度的时候。头脑会变得非常灵敏。哪怕过去或当下发生的细微事物。都能清晰地觉察。过去的很多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的思想火花和智慧灵感。很多都来自于这种状态。大家都知道。连乔布斯这样的企业家。也会安住于禅定。并将禅定的智慧应用于工作与生活。同样。企业家在面临一些重大决策的时候。若能通过这种方式去思考。一定会取得前所未有的效果。其实。佛教所讲的神通。也是从这个状态当中提取出来的。
神通有真有假。社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尝试过打坐。所以一直没有开发出意识深处的很多潜能。要知道。心浮气躁、不知安闲的心。永远接触不到这个层面。因为孤陋寡闻。所以很多人也不相信心灵的巨大能量。
其实。不仅仅是心灵。包括物质的力量也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在三百多年前。有人说普通人在一天之内。就可以从地球的这一边飞到地球的那一边。大家都会认为那是天方夜谭。但科学家却让它实现了。同样。精神的潜在能力更不可小觑。我们千万不要一叶障目。用固有的知见。去看待超出想象的事物。
对大多数人来说。如何用禅来解决生活当中的痛苦、压力。是最现实也最迫切的问题。
真正的快乐。就在内心当中。禅悦不依靠外在的任何物质。却可以起到养生、缓解压力、消除失眠、治疗抑郁症等作用。
当然。如果抑郁症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地步。病患者连禅修的能力都已经丧失。也谈不上用禅修来治疗抑郁症。在这个时候。可以先吃点药来控制症状。然后开始修禅。慢慢地。就可以放弃药物治疗了。就像从食物中吸收营养。可以使身体健康一样。从禅悦当中。也可以提炼出精神必须的营养。以保持精神的强大与灵动。
人本来就是物质和精神的综合体。当物质和精神的营养缺乏或失去平衡的时候。就会产生身心的疾病。
《中观四百论》当中讲了:社会底层的人。会感受肉体的痛苦。应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社会高层的人。则会感受心灵的痛苦。两种痛苦。折磨着全人类。所以。我们需要身心两方面的训练。
其实。满足肉体的需求并不是很复杂。只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有了保障。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但精神的需求却是无限的。在无限膨胀的过程中。只要稍有不满。就会烦恼丛生。
人的精神就像大海。在没有风的时候。海面平静安宁。没有一丝波纹。这好比是我们的藏识。也即禅定要达到的境界;当稍稍有一点风的时候。海面有了波纹。就好像意识开始从昏迷、深度睡眠或禅定当中苏醒。有了梦境与细微的意识与感受;当波纹变成海浪的时候。就好像从梦中醒来。回到了现实生活的平常状态;如果风浪再大一点。而变成了滔天巨浪的时候。就像烦恼纠结、焦虑不安、心烦意乱的状态;在此之后。就是海啸、灾难。同样。生起烦恼以后。如果不加控制。就会演变为骂人、打人、杀人、犯法乱纪等情况。情绪的负面发展规律。就是这样不断演化升级的。
防止情绪灾难的最佳良方。就是禅定。为了过上幸福愉快的生活。为了保持健康、正面的身心。所以要修禅定。
修禅与文化水平高低没有关系。与经济条件好坏也没有关系。不管你是企业家、社会精英。还是下岗工人、弱势群体。无论是感觉压力巨大、心情不爽。还是生病、失眠、脾气暴躁等等。修持第二种禅与第三种禅。都能帮助你绝处逢生、柳暗花明。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同样。若能用功修炼。一定能控制住贪婪、嗔恨、傲慢、嫉妒等负面情绪与毁灭性的情绪。让内心在某种程度上达到非常自由的境界。所谓自由的意思是。只要不想焦虑。就完全可以做到不焦虑;只要想开心。就完全可以长期保持开开心心的状态。
三。如何修禅
修禅的具体方法包括三个方面:(一)身体的姿势;(二)呼吸的调整;(三)意识的状态。在《慧灯之光》里面的《佛教哲学的现代意义》和《痛苦。其实只是纸老虎》等文章中。已经对这三个问题与修禅的环境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参考实施。
在做毗卢七法的时候。除了眼睛往下看着鼻尖以外。也可以画一个很小的圆圈。或者写一个汉文的“佛”字、“禅”字或任何其他符号。学佛的人。则可以看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的像。像与符号都不能太大。越小越好。否则无法集中注意力。最好是用蓝底。因为长期看蓝色对眼睛有帮助。把写好的符号或佛像放在前面大概一米左右的墙壁上。然后双眼看着符号。
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需求。过去的需求。是解决温饱;温饱解决以后。就是吃、喝、玩、乐等享受。去餐厅喝酒。去歌舞厅唱歌跳舞。去桑拿房洗桑拿。去按摩房洗脚等等。用物质享乐来刺激感官;当感官刺激过度以后。就会变得麻木厌倦。又开始寻求安静内敛的状态。这是人类需求的演变规律。现在有些比较高档的素餐厅配了禅堂。我想以后这种环境会越来越多。我们也可以选择这样一种方式。先到素餐厅去吃素、喝茶。之后到禅堂去打坐修禅。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在自己家里禅修。
禅宗有一种打禅七的传统。大家聚在寺院中修禅。每七天作为一期。效果也不错。但我们必须知道。仅仅一两天或一两周的禅修。是很难立竿见影并保持稳定效果的。长期的坚持十分重要。
虽然大家都非常忙碌。但无论如何。都一定要给修禅留出时间。 每天早起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在自己家里打坐。是每个人都比较容易做到的。早上相对来说比较安静。人也不是很疲惫。此时修禅的效果也会比较好。如果晚上没有什么应酬。就再安排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打坐。实在抽不开身。也应该在睡觉之前的二十分钟内打一座。
如果想全天专门打坐。时间可以这样安排:早餐之前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为一座。然后上下午各安排两个小时禅修。晚上睡觉之前。再安排两个小时。这样一天可以保持七八个小时的禅修。剩下的时间。则可以休息、看书、抄佛经、喝茶、听佛教音乐等等。但不能做剧烈运动。因为肢体上的剧烈运动会干扰禅定。也尽量不要思考太多的问题。尽量保持身心的平静。
如果周末和节假日没有其他安排。就可以在周边比较安静的农家乐、茶馆、寺院等人流稀少的地方。以闭关的形式去训练两三天。
《慧灯之
刚开始禅修的时候。会感到比较枯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就会越来越好。当禅悦出现以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3/09273432576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禅修与现代生活的意义:慈诚罗珠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禅修与现代生活的意义:慈诚罗珠;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4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