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通过“闻思修”的方法救护自心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4-10 00:2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通过“闻思修”的方法救护自心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通过“闻思修”的方法救护自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通过“闻思修”的方法救护自心

当我们的心一不谨慎陷入到痛苦状态的时候。我们需要将自心从痛苦的状态中“救”出来;当我们的心处在安乐、祥和的状态时。我们需要“护”住自己的心。让其继续保持在安乐和祥和的状态。不要陷入痛苦的状态。

通过“闻思修”的方法救护自心
通过“闻思修”的方法救护自心

通过“闻思修”的方法救护自心

对于生活在此世间的每一个人来说。救护自己的心实际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当我们的心一不谨慎陷入到痛苦状态的时候。我们需要将自心从痛苦的状态中“救”出来;当我们的心处在安乐、祥和的状态时。我们需要“护”住自己的心。让其继续保持在安乐和祥和的状态。不要陷入痛苦的状态。

由于绝大多数人没有观察和控制自心的习惯。所以常常心随境转

佛教佛祖新闻

。对自心的运作没有任何防护的动机和措施。在不知不觉之中就会陷入痛苦的状态。学会救护自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一件比赚钱还要重要的事情。因为。我们常常看到世间很多有钱人。由于没有学会救护自心。虽然腰缠万贯。却常常在“苦水”中度日。而那些学会了救护自心的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下。都可以时时使自心处在安乐、祥和的状态。

要想能够救护自心。一个首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明白。心痛苦的原因是由于心堕入了贪嗔痴慢嫉等五毒烦恼的状态。心快乐的原因是由于心处在了善的状态。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能救护自心。也即每当心痛苦的时候。我们就会从内心去寻找原因。并调整内心的状态。从而去除痛苦。而不是像一般的凡夫一样。总是到外境上去寻找痛苦的原因。从而使自己陷入无边无际的怨恨和斗诤之中。

如何调整内心的状态呢?事实上。调整内心的过程就是佛法里面常说的修心或修行。一般来说。从“护”和“救”的角度。可以将修行分为四种。也即“得修、习修、遣修和对治修”。

所谓“得修”。就是通过发愿、作意和想像的手段。使得自心不具备的那些美德和善法在心中生起。譬如。假如我们原来不具备谦虚的美德。现在要使自己具备。我们就认真地告诉自己。从今以后要为人谦虚。并且认真、具体地想像自己和某个熟人在打交道的时候。言语和行为如何谦虚谨慎。这种修行方法就叫“得修”。所以。“得修”是使自心获得某种美德的修行。很多人在办一件事情之前。都要在心里精心地设计好和别人打交道时的台词和动作。结果在真实办这件事情的时候。自己所说的话和所做的动作就会和事先设计好的台词和动作基本一致。

所谓“习修”。就是通过发愿、作意和想像等手段。使得内心已经生起的某种美德和善法更加坚固。譬如。内心虽然已经具备了一些谦虚的美德。但是仍然发愿要更加谦虚。继续想像自己和别人打交道时的谦虚模样。这就是“习修

腾讯新闻怎么没佛教板块了

”。“习修”有时也叫“串习”。可以在内心不断强化某种美德或善法。

所谓“遣修”。就是防护修。也即虽然自心没有某种恶习。但是仍然通过“作意讨厌”的心理训练。对这种恶习生起厌恶。发愿永远不要使自心沾染上这种恶习。譬如。自己虽然不抽烟。面对抽烟的对境。心里不

韩国佛教曹溪中新闻网

断强化对抽烟的厌恶。并告诫自己永远不要抽烟。这就是“遣修”。

所谓“对治修”。就是对自己已经具备的某种恶习或内心正处于的某种错误状态。心里不断作意厌恶。发愿去除这种恶习或离开这种状态。并经常认真地想像自己已经远离了这种恶心态。例如。假如发现自己很傲慢。就对自己平时的傲慢行为和言语等作意厌恶。“对治修”可以使自己渐渐远离恶习。

从救护自心的角度来说。“对治修”的作用是“救”。其他三种修的作用是“护”。三种“护”修中。“遣修”是“防护”。而“得修”和“习修”则是“培护”。归纳“得修、习修、遣修和对治修”。其根本都是通过作意、发愿、想像等方法。使得某种美德在心里生起乃至更加巩固、某种恶习在心里消失。当我们通过这四种修行。使得某种美德在心里具足。某种恶习不再生起时。就得到了所谓的“修慧”。

诸多的经论告诉我们。在进行四种“修”之前。必须进行“闻思”。“闻思”是“修”的前提。所谓“闻”。就是通过阅读经论或听经闻法。了知心的各种活动中哪些品德是美德、可以导致自他现在和未来的安乐。哪些是恶习、会招来自他现在和未来的痛苦。听闻可以使我们具备辨别善恶的能力。这种辨别善恶的能力就是所谓的“闻慧”。得到“闻慧”之后。事实上还是不能立即进行修行的。我们还要通过“思”。也即反复思考、比较、判定。在心里强化“闻慧”。当通过思维和抉择。心里对善恶得到一个坚定不移的定解、并且心里下定决心要在行为的取舍上毫不犹豫地贯彻时。就得到了“思慧”。在得到“思慧”之后。我们就可以毫不困难地进行上面所提到的四种修了。

“闻思修”的次第是我们在内心培养起任何一种美德、断除任何一种过失的基本步骤。“闻”是通过词句辨别善恶。“思”是将对善恶的词句辨别转化为身口意任运取舍善

大年初六佛教景区新闻

恶的桥梁。而“修”则是使身口意无需词句辨别即能对善恶进行取舍的过程。

孔子在《论语》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一边闻思善恶取舍的道理并不断付诸行为和实践。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这是一个修心人通过修心获得喜悦之后发出的由衷感叹!

救护自己的心!通过“闻思修”的方法救护自心!每一个热爱

中国佛教新闻网2021

生命、向往美好生活的人都应当毫不迟疑地这么去做!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5/01/104019337556.html

以上是关于通过“闻思修”的方法救护自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通过“闻思修”的方法救护自心;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293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