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一飞-陆一飞:如莲——全乘长老印象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陆一飞-陆一飞:如莲——全乘长老印象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陆一飞:如莲——全乘长老印象
全乘长老(图片来源:陆一飞)
全乘长老与《圆霖法师书画集》合影(图片来源:陆一飞)
全乘长老写书法(图片来源:陆一飞)
2017年3月10日傍晚,当代高僧、南京市佛教协会顾问、南京金粟庵、鹫峰寺退居方丈、东台接引禅寺方丈全乘长老圆寂。
全乘长老世寿95岁,僧腊84载,戒腊74夏。
长老一辈子守住了出家人的这一身衣袍,一辈子守护住了“威仪”二个字。全乘长老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几位德高望重的佛门长老之一,又是佛门中擅书法的大家。
“金陵孤僧”走了。消息传来,长老慈悲的笑容长长久久地浮现在眼前,因编辑出版的《全乘长老墨迹》的缘分,在长老的晚年,有较多的接触和亲近的机会。
初次见到全乘长老,是在2013年的春天,那一天,我从栖霞寺至南京南站准备回杭州,在候车室的门口,见一辆小车徐徐停靠,从车中缓步走出一位年迈的出家师,面色白皙,举止那么安详、从容,在熙熙人群中那样的不同,纷乱的人流中令人顿觉如莲般的清凉。我远远的望着,目不暂舍,心中升起了景仰。
后来才知道,这位老法师便是全乘长老,那时已经九十一岁了。
又后来,在栖霞寺礼佛月作品展中,第一次见到全乘长老的书法,是一件不大的抄经作品,疏朗清峻,空灵活泼,用笔起止处淡定中又那么果断,撇捺挑笔一任自然,天真烂漫,迥异时风。
在这件作品面前,我流连驻足良久。
第二年,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举办《楞伽妙境——当代禅墨名家作品联展》,我作为策展负责人,积极推进着这项工作的进程。
出于对老法师的景仰,我想来寻访这位传说中的“金陵孤僧”……
初夏,下午,我径自来到南京最古老的街区五福街,找到了十字街头的金粟庵。金粟庵因地近瓦官寺而得名,为瓦官寺故地遗存。东侧门上撰有一联:“恺之画图时,文殊问疾处”,指的是顾恺之画《维摩诘示疾壁画》的典故,相传当年顾恺之在瓦官寺绘《维摩诘示疾壁画》,光彩耀目,睹者簇拥,轰动一时。因维摩诘又称“金粟如来”,顾恺之作画之小屋即被称之“金粟庵”。庵东门楣上刻着“虎头余绪”四字,道出金粟庵与顾恺之及瓦官寺的历史渊源。
那天,寺中非常寂静,我来到丈室,全乘长老正在抄经,我向长老禀报了拟在杭州举办《楞伽妙境——当代禅墨名家作品联展》的缘起,长老说好。转身打开抽屉取出两幅字交给了我。我又请求说:“长老您书写的《心经》作品,大家都很心仪,可否借
这是我第一次见全长老的情景,两个人当时交流的片刻,常常会映在我的脑海。清凉月,清净月……在这样一位年高德勖的大长者身上,通身流露的都是清净和慈悲。
后来,见长老的机会渐渐多了起来,也熟悉了长老在家侍者周老师。每次来南京,都会有去金粟庵拜见长老的期愿。每次的相见,如久别后的重逢,长老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如慈云慧雨,滋润我的心田。“虚往实归”的感觉是每次离寺时的真实喜悦和欢喜。
我喜欢长老的字,磊磊落落,洒洒脱脱,不做作,不安排,一任自然。衲子本色,本地风光直流毫端。长老的字,象王行处,纯洁通透,狮子窟中,威音嘹亮。那么摄心,那么坦荡,是何等的威仪,却又复归婴孩。长老的字如白莲朵朵,让人望峰息心,令人向往。
笔迹者心迹也,九十三岁时的全乘长老早已登大耄之年,依然挥毫从容,泽被四方。一生的坚守和修持,“守志奉道”四个字便是老人家一生的写照。我辈何等幸福,可以亲近这样的仁长者。于是,有了为长老集册出版墨宝集的想法,集缤纷于一册,留吉光片羽以未来。
有一天,在金粟庵的丈室里,我很郑重地向全长老提出这个心愿,为老和尚编选书法集留世。那天,老和尚依然一样的慈悲,依然一样的笑容,说道:“好啊,好啊,那就全部拜托你了。”
于是,进入了紧张的编选进程,在全老在家侍者周老师的帮助下,这件事顺利地进行着。那时,老人家兴之所至时,也频频挥毫,留下了这些无比珍贵的墨宝。
书法集初稿出来,我又专程来见老人家,夕阳在山,全老非常仔细地一页页翻阅着打印稿,点头,微笑……
许多年前,老和尚八十岁时,曾写过这样的诗句:
八旬衲子老残身,
孤灯破庵数十春。
伏枥老骥重抖擞,
鹫峰再立续传灯!
常常会为这几句句子感动。
全老童贞入道,11岁出家,1947年在南京古金粟庵(又称金粟律院)接法卓锡,至示寂正好七十个春秋。期间风云变化,历尽艰难,他却坚守枯庵,不离不弃。南京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有寺庙400座,僧尼2000人,到了80年代,落实宗教政策时,僧未离庙,庙不离僧,原庙住原僧,原僧住原庙者,只有全乘长老一人。
所以,邑人以“金陵孤僧”称之。
2015年秋冬,《全乘长老墨迹》出版刊行,受到教内外的欢迎,大家通过这本书册,进一步了解到了全乘长老禅悦为食的精神世界,也让更多人了解到长老高妙的书迹。
之后不久,全老身体违和,
圆霖老和尚和全乘老和尚是苦难岁月一起互相支撑下来的道友。之前,听说我在编辑出版《圆霖法师书画集》,全乘老和尚特别开心,每次我去访,长老常常会说起当年圆老的一
《圆霖法师书画集》由西泠印社出版后,我捧着那厚厚的一册呈送给全老,全老笑了,并且执意手捧画册要我给他拍照……
2016年5月7日,圆霖法师艺术研究会在栖霞寺隆重成立的第二天,我去鼓楼医院看望老人家,病中的老人,比之前消瘦了,却非常的清静,语气平静而柔和,还是那样的微笑。
握着的手,暖暖的,柔软着,让人觉得眼前的老人便是一朵白莲花。
我说:师父受苦了。
老和尚说:没有什么,一切都是该来的。
并且,并且对我说:你远道而来,没能照顾好你……
老和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让人心里暖暖的人。
2017年3月13日于杭州一见山房,雨中
人物简介
陆一飞, 1971年生于上海松江,号润庐。书法家、文化学者。书法创作与研究的同时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性研究与公共空间艺术研究。著有《陆一飞书法集》、《润庐翰墨》、《陆一飞作品集》等,主编《陆抑非书画集》、《圆霖法师书画集》、《全乘长老墨迹》、《禅画》、《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作品集》、《王伯敏画集》《圆霖法师研究》等。2016年在张家界荷堂艺术馆举办《墨磨人——陆一飞书法作品展》观众逾万,被誉为“视觉的盛宴”。2016年8月与潮牌inxx跨界合作,举办《秋收冬藏一一陆一飞作品联名展》。广富林禅茶馆、明陈子龙纪念馆为其设计作品。
相关
当代高僧 佛门耆宿全乘长老安详示寂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09751.shtml
以上是关于陆一飞-陆一飞:如莲——全乘长老印象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陆一飞-陆一飞:如莲——全乘长老印象;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50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