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宗风论坛】17.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宗风论坛】17.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宗风论坛】17.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四
论人间佛教的公民道德观
—以太虚法师为中心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东南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 董群
董 群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东南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佛教哲学
和伦理、禅宗、中国哲学等,曾在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做访问教授,
出版著作13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著作曾分别获江苏省政府
二、三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
论文摘要:
三、公民道德的基本精神、具体形式和行为规范
首先必须明确,太虚的公民道德是在菩萨道德层次上讲的,从菩萨精神来说,就是利他的道德,为公的道德。对此,太虚专门有过《菩萨的人生观与公民道德》、《转凡小旧道德成菩萨新道德》等,这说明公民道德的标准是菩萨道德。
公民道德的基本精神是基于“公共性”生活的利他,太虚说:“就今中国一般国民所最需要者而讲,即为公民道德,是要各人皆自知为国民之一份子,时时要顾及全国人民之利益安乐。”这说是说,公民道德的意识要求人们意识到自己的一个国家的公民,生活在社会之中,是诸种社会关系中的一员,每一个公民都需要考虑到在社会性整体的生活中,个人对于他者
从具体的形式来说,这种公民伦理,常常体现为诸种社会活动形式应当包含的伦理规范,即包括诸种专业伦理。太虚说:“察之中国现状,非无政治也,特政治无国民性之道德以为纲维,致争营私人权利耳。非无军备也,特军备无国民性之道德以为纲维,致反成群盗割据耳。非无教育也,非无实业也,特教育、实业无国民性之道德以为纲维,致教育适以坑陷青年,实业因之停滞进步耳。”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太虚的公民道德,也可以称为“国民性道德”,其包含的内容,包含了涉及公共事务的“专业伦理”,在伦理学中属于“应用伦理”之部分,包括了政治伦理、军事伦理、教育伦理、经济伦理等,人在社会活动,常常体现为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某一种,而在这类生活中,必须要考虑到遵守其中的伦理规则,这是公民道德的具体体现。
从具体的规范来说,是依菩萨道的精神,从基本的五戒道德而逐渐提升,显示出公民道德的层次性。
最基本的规范是五戒善。太虚说:“五戒便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的行为。”“五戒不独为佛教徒应严格地守持不犯,即就常人来说,能守持五戒,才完成一个道德的人,人格才得完备;否则,于人于己便有所缺憾,不是完全的人。”五戒是佛教的居士戒,也是五乘共法,太虚不则是一般地谈五戒,而是概括为“五戒善”,即不残杀而仁爱、不偷盗而义利、不邪淫而礼节、不欺诳而诚信、不服乱性物品而调善身心。传统的表述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太虚的这种表达,特别在第五戒,扩大了解释范围,同时,太虚将禁止和鼓励结合,并和儒家的五常结合,尤其是和五常的会通,也是中国佛教的传统。
在五戒善的基础上,太虚认为,还必需进一步提升到十
太虚不只是一般地以五戒十善作公民道德规范,他结合菩萨道,更提出具体第一规范之平等和俭朴、勤劳、诚信、为公四种规范。
太虚视平等为平等公民道德的第一规范,他说:“现在之国家,乃人民建立之民治国家,人人皆有国家的、社会的关系。欲建立此民治的国家社会,必须先养成公民道德为根本之要素。而公民道德之第一点,须知全国民众是同体平等的,皆视为同胞兄弟一样。有了此心,无论一举一动皆当以国家社会之公众利益为前提;凡起心用事,皆从此心发出,则即成具体而微之菩萨行为,亦即成为公民之道德了。”
即俭朴、勤劳、诚信、为公。他说:“全国的国民应有俭朴、勤劳、诚信、为公八字,做道德行为的标准。”此俭、勤、诚、公四字,本是太虚在雪窦寺讲的“寺训”,也被他视为公民道德的重要规范。所谓俭朴,即节俭,“去除奢靡的浪费,作为恰当的用度,即是节俭。”反对奢侈之风,反对物质和金钱浪费,反对享乐主义。这也是韦伯总结出的新教伦理的一个重要规范。所谓勤劳,“对懒惰、懈怠而言。无论作何事,行何业,都要勤劳力作,不稍懒惰。”这对应的是大乘菩萨道之六度中的精进度,反对在位而不作为、消极混世的行为。这也是韦伯总结出的新教伦理的一个重要规范。所谓诚信、诚实,“为人作事,要虚心以处事,诚实以待人,不带一点诈巧欺伪之心,易得他人同情;既有人表示同情,乃显精诚团结的力量,凡有作为,就易成功。”这也是五戒、十善中的规范。所谓为公,“表现大乘佛法之真精神,即是无我大公之特别功用。前三字大小乘共行,此公字乃不共之大乘行也。大乘行之为人作事,处处要以为公众作前提,一无偏曲。”为公,即是利他、利益社会、国家,这是太虚强调的公民道德之极重要的规范。太虚法师还从经济和政治等层面来解释这四个规范,尤其显示出四种规范对于公民道德之经济伦理和政治伦理的意义。
原文出处:http://www.hongfasi.net/fonews/201310/fonews_{38B69D09-7FB0-449E-9081-95279E5BD01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宗风论坛】17.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宗风论坛】17.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3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