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宗风论坛】18.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五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6-01 21:0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宗风论坛】18.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五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宗风论坛】18.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五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宗风论坛】18.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五

当代佛教如何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
法 缘

佛教-【宗风论坛】18.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五
佛教-【宗风论坛】18.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五


  论文摘要:
  佛教的教理告诉我们,佛法在人间,佛教是离不开社会的。佛教是一个以众生为本,即以人为本的宗教。佛陀便是基于对人生的困惑发心出家、修道,由人而成佛的。佛一生说法四十九年也基本上是着眼解决现实人生的痛苦,因此佛教本来就是属于人生的。以佛法的智慧,解决社会人生的问题,关心现实人生,这才是佛教的本位。然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佛教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太多的误区,特别是宋元以来佛教更趋向于神秘化、鬼神化、来世化等,使得佛教的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因此民国年间,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的理念,旨在将佛教从“神本鬼本”、“重求后世之胜进或无生之寂灭”的传统转到佛陀本有的以地球人类、现实人生为本位上来,教人以佛教的精神将生活合理化、道德化,完美人格,服务人群,在社会生活中修学“即人乘行而趋佛果”的“菩萨行”。后来他又提出“以佛教的道理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为旨的“人间佛教”。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以后又由其学生、当代佛学泰斗印顺法师详加论证、弘扬,以及大陆德高望重的赵朴初居士的大力提倡与推动,人间佛教思想因而逐步深入人心,成为海峡两岸佛教界的共识。2002年中国佛教协会举行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在新修改的佛协章程中清楚地将“倡导人间佛教思想”写入《中国佛教协会章程》的〈总则〉,据此可知中国大陆佛教界在新世纪的基本走向是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的思想,使佛教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

台湾佛教卫视新闻

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当代佛教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的重要性
  “人间佛教”本是佛陀时代既有的根本思想,现在重提人间佛教,其宗旨在于正确认识和把握

佛教新闻中文网

佛教发展的历史脉胳,追寻纯正的佛教精神,以人为本,随应时代的要求,以更好的弘法利生。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自主意识和人文思想日益增强。相应地,人间佛教思想在佛教界也日益深入人心。人间佛教业已成为我国佛教思想发展的主流。人间佛教是契理、契机的,它的提出有利于恢复释尊创教之初人间佛教的一些优秀品质,发扬佛教积极进取的精神,纠正不适应时代机宜的传统佛教中的一些偏弊,也有利于佛教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接轨,与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沟通,与各个宗教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从大陆来说,有利于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佛教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从世界范围来说,有利于佛教适应并规范世界性的以人为本的趋向,促成三大语系佛教的交流与“世界佛教”理念的形成。人间佛教的倡导还有利于佛教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使之在人间佛教的旗帜下为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幸福服务。
  关注人间生活,践行人间佛教,是佛教在两千五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要高举人间佛教的伟大旗帜,积极参与社会各项事务,以“入世”的精神完成“出世”的事业。无论是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还是印顺法师乃至赵朴初居士的人间佛教,尽管名称上有些变化,但是人间佛教

国际佛教论坛新闻发布词

的核心思想并未改变,那就是建立以人为出发点的适应现代社会、提升现代社会的佛教理念、基于对社会人生问题的关怀。
  当今的社会虽然是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然而今天的世界,可能比以往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问题都要多得多。诸如人类对宇宙人生的困惑、人类心理健康、社会人际关系、环保、毒品泛滥、道德重建、世界和平等问题。并且在这个世界,有多少人沉溺在烦恼的状态中,身心倍受煎熬,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痛苦不堪;有多少人身患绝症,濒临死亡的边缘,没有钱医治,也没有人照顾;有多少国家和地区战火不息

整顿佛教道教新闻视频

,疾疫流行,民不聊生,缺衣少食;有多少失学儿童,眼巴巴地望着同年人上学读书,自己只能在校外徘徊。针对社会存在的这些问题,佛教有义务挺身而出,结合现实社会人生,从解决现实人生的问题出发,从对自身生命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推己及人,关怀社会大众。因此当代佛教必须要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思想,应广泛开展各种利生活动,启迪智慧,净化人生,以解除人们的心灵问题,关心社会公益、民众生活,以实际行动体现出菩萨道无私奉献、利乐众生、庄严国土的精神,总之要充分发挥佛教服务社会、激励民众、劝善向上及心理治疗、心理安慰、和谐圆融等社会功能,在社会民众中确立人间佛教的美好形象。
  总之,人间佛教思想在当代已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共识和指导方针,使佛教现代化具备积极的发展方向;开拓佛教教育事业的新局面,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支持社会福利公益事业和救济工作、回报社会方面成绩显著。21世纪,“人间佛教”的实践将进一步推动佛教对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和平共处,人与万物、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共存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原文出处:http://www.hongfasi.net/fonews/201310/fonews_{30D9C0E3-18EC-49F1-B656-6072CF14715E}.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宗风论坛】18.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五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宗风论坛】18.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五;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3939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