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宗风论坛】19.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六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6-01 20:5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宗风论坛】19.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六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宗风论坛】19.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宗风论坛】19.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六

本焕长老之宗风

深圳弘法寺 印 顺

佛教-【宗风论坛】19.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六
佛教-【宗风论坛】19.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六

  论文摘要:

  上本下焕长老与看话头

  古人有云:

  闻正法以护持,凡圣皈依扫邪风而绝迹。弘扬祖道广播宗风,融大千同为清泰之邦。俾四海共乐无为之化,正见邪见尽入无生。

  何谓宗风?宗风是正,可以压邪。以正压邪,凡宗风正,佛教即可广为流传,大千世界当得清泰和谐,四海平安,人民皆乐。欲以宗风正者,必高竖法幢,此法幢乃佛法的旗帜,亦为宗风之代表也。每一时代,必有一法幢高举,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宗风,亦为众学子所趋之,为学之宗也。

  吾师上本下焕长老,乃一代法幢,宗风之表,楷模之先。既曰宗风楷模,当然要有过人之处,吾师阳寿一百零六,出家八十四年,经历三朝,历练丰富,阅人无数。他自出家以后,除了曾经有过二十六年牢狱生活之外,其它时间都住在寺院,刻意苦修,参禅打座,九年不打妄语,证得“自在光明如来”,得入“微妙无尽庄严世界”,是大自在者,得大智慧者,禅门内外广为传颂。

  既树法幢,则有承担。明清以来,法门秋晚,禅修废驰,无人可证。灵峰蕅益大师痛惜禅风衰颓,看家本领丧失。其曰:

  今人患不在提话头,患不知所以提耳,患不在废万缘,患废不尽耳,亦不患教人提话头,患不知所以教耳。且万缘既废,身心世界何以依然不废。废恶不废善,犹在人天,废善不废恶,报必三恶,舍人天而趣三恶,谓之有智可乎。又身心世界,既不能全体放下,则真实话头,必不能直下承当。以悠悠泛泛心,而提儱侗话头,自诳也;于悠悠泛泛人,而儱侗教提一话头,诳人也。

关于藏传佛教的新闻

以诳人之师,诳自诳之弟子,法门抑何罪乎。故云栖曰,人以为佛法复兴,吾以为宗风大坏也。

  蕅益堪忧,真指慧命,话头不参,香火岂能续之?禅堂不进,正信焉可建立?然参话头者,非闲人可承,根机不对,禅病致生,故历来被宗门视为禅修大患,故蕅益说:

  唯三种人可参话头。一者,夙具灵根,着手便判,身心世界,全体放下,金刚宝剑,当下提起,直待大事了毕,然后或见知识,或观契经,印证自心,接引后学。二者,虽道路未甚明白,能依真实具眼宗匠,死心参究,到歧涂处,自能为我指点,到根节处,自能为我解辟,到转关处,自能为我拶入。三者,既未深明道路,又无真师,必洞彻教理,方死心参究,虽不能通三藏众典,楞严一部,不可不精熟也,譬如独自远行,若不预问路程,断断必有错误。除此三种,其余悠悠泛泛之徒,欲参禅悟道,敢保十个,错有五双。

  吾师即是蕅益提到的第一种人。

漳州佛教最新新闻

他出家以后,在禅门巨刹高旻寺坐禅七年,不离禅堂,不出庙门,随当代禅门大老来果习禅,深得骨髓。又在当代禅宗高僧虚云坐下学习,获益非浅,两位禅门巨匠的薰习,使师的禅定功夫出入自化,不减其师。吾师教人禅法,专门让人学习如何捉念头,在“念佛是谁”上面下功夫,在“谁”字上起疑情,特地提到:

  我们这个功夫,是高旻寺来果老和尚教的,他教我们“起疑情”。这个疑情呢!就是要我们问“念佛的是谁”,要在不明白“谁”字这个地方去参究。有些人不明白这个“谁”,再问到底是“谁”。反复在这个不明白的“谁”字上来回地参下去。你能够在这个地方一直参下去,那么这个疑情就不仅仅是一个“不明白”,而是很有滋味的了。我们真正有一个疑情,就会明白,这个疑情的力量是很大的。就像我们吃东西,越吃越高兴,好得不得了地吃,那个滋味很好的。而我们的工夫要在不明白这个地方、这个疑情上,来回地去追究。所以,我们只要一把疑情提起来,功夫就得现前。

  看念头、起疑情是中国佛教僧人自创法门,也是禅净结合的产物,中国僧人就是在这条修行道路上,勇猛精进,最终取得圆满。蕅益曾说“宗乘与净土,二俱胜妙法。众生根性异,不免随机说。向上一着,非净非禅,即禅即净,才言参究,已是曲为下根。果大丈夫,自应谛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设一念与佛有隔,不名念佛三昧。若念念与佛无闲,何劳更问阿谁。故参究谁字,与摄心数息等,皆非净土极则事也。”吾师牢守师公来果传承的看话头,“坚持一法,专门力守,不容一毫散漫”的传统,以“要专门参,念动无形,修学无相,专在‘念佛是谁’句子上,修一间房子,打一个高铺,二六时中,穿衣吃饭,阿屎放尿,在此住他三十年,不悟不休,始有相应分”之坚持,又奉行师公虚云老和尚的“参禅的目的,在明心

青岛新闻网佛教

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着,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着,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则就是众生”之教导,万缘放下,灵光常显,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最终获得了出离有期的最高境界,故竖法幢,不是一句禅机,而是实在的修行,宗风唯有在坚持修行传统之下,日日薰习,不停地参,不停地起疑,不停地开大悟小悟,方能保持正信,续佛慧命。

新闻联播 中国佛教协会


原文出处:http://www.hongfasi.net/fonews/201310/fonews_{43260535-DA60-4AB1-9FB8-797D02C608BA}.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宗风论坛】19.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六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宗风论坛】19.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论文选(摘要)六;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3939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