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一代重臣李鸿章晚年成“愤青” 不做和尚却入空门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李鸿章」一代重臣李鸿章晚年成“愤青” 不做和尚却入空门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一代重臣李鸿章晚年成“愤青” 不做和尚却入空门
【编者按】李鸿章是晚清的一代重臣。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在世界上也是鼎鼎大名。与德国的“铁血首相”俾斯麦、美国南北战争的常胜将军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然而。一提起李鸿章。大多数人眼前浮现的却是汉奸卖国贼形象。到底是什么让他走向身败名裂的呢?
(在德国李鸿章与俾斯麦的合影)
1、不做和尚却入空门
这就要从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说起。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一手打造的北洋水师被日本人一锅烩。战后。日本人点名要李鸿章去日本签约。否则免谈。客观地说。这个要求也是合理的。首先。甲午战争中。李鸿章是幕后主帅。无论胜
可是。仗毕竟是打败了。而且是败得体无完肤。所以不管谁去谈。割地、赔款是免不了的。这趟差事。其实就是去“背锅”。宦海沉浮多年的李鸿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明知是个坑。也只能往下跳。虽然默默喊着“宝宝心里苦”。也只有豁出这张老脸了。这年3月。他率团前往日本签署了臭名昭著的《马关条约》。
果不其然。从日本回来后。李鸿章的“背锅侠”生涯就正式开始了。不但名声扫地。而且所有职务被撸光。仅保留了国务委员的虚衔(文华殿大学士)。一下子从“高富帅”变成了“矮矬穷”。虽然以前也“背过锅”。但级别、待遇基本没啥变化。而这回则是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都没了。即便如此。历经风霜。年已73岁的李鸿章仍心有不甘。住进了北京的贤良寺等待机会。
说起这贤良寺。倒也颇有一番来历。它位于今北京东城区金鱼胡同附近。故宫东华门往东约1公里处。原本是康熙帝十三子胤祥的王府。这位王爷帮助四哥雍正夺位成功后。或许是对激烈的权力斗争已经厌倦。转而信奉佛教。主动要求把自家宅院改成寺庙。在他死后。雍正皇帝便将这里改建为贤良寺。
由于贤良寺靠近皇宫且十分僻静。因而成了许多地方大员进京时首选的“招待所”。李鸿章对此地更是青睐有加。每次进京必在此住宿。简直将这里打造成了自己的“驻京办”。所以。在这人生低谷期。既要静心休养。又想东山再起。贤良寺便是最好的选择了。于是。他便搬到寺里。过起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的生活。
(李鸿章谈判马关条约)
2、老愤青是怎样炼成的
住进贤良寺的李鸿章成了个名副其实的“屌丝”。无人理睬。即便想加入像“强学会”这样的NGO组织也被拒之门外。而且。好事不上门。倒霉事却没完没了。作为《马关条约》的谈判代表。条约的善后事宜还得他来管。但与其说是善后。不如说是“擦屁股”更为合适。因为《马关条约》早已是臭名远扬。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而更让他郁闷的是:等到他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心态。准备再丢一次老脸时。却发现自己连这么一点儿用处也没有了。但这也只能怪他自己。
在和洋人打交道时。李鸿章这辈子最喜欢玩的是“以夷制夷”的游戏。但这也是个危险的游戏。其实是你的实力比人家差很多。才不得不如此。到关键时候。人家可能就不鸟你了。甲午战争爆发前。李鸿章就撺掇英国和俄国来阻拦日本。以求避免战争。结果这俩国家最后都放了鸽子。以致中国仓促应战。结果大败。
在《马关条约》谈判时。李鸿章又玩了这么一手。日本人想割走辽东半岛。李鸿章成功使俄国、德国和法国参与进来。保住辽东半岛。但到了条约善后事宜时。这三个国家直接把李鸿章撇开。自己和日本“暗送秋波”去了。本来嘛。这事能办成。主要是我们三个拳头硬。和你老李没有半毛钱关系。李鸿章也就成了空气般的存在。所谓“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自己酿的苦酒。只能自己喝下去。
大事办不了。只好躲在寺里过过小日子。他这段时间的生活有规律而又健康。早上7点起床。然后看书写字;午饭后做运动和睡觉;下午和人侃侃大山。吃过晚饭后早早休息。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却很不平静。天天关心国家大事。还化身为时事评论员。说说朝中那些晚生后辈。甚至连光绪
(法国杂志上的李鸿章)
3、机遇就是一阵风
1896年初。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即将举行加冕典礼。俄国人点名要求李鸿章前往。清政府也就顺水推舟。任命李鸿章作为特使参加典礼。并允许他顺道游历欧美各国。74岁的他也得以坐着豪华的法国邮轮。来了一次欧美五国半年深度游。除了看洋景、开洋荤。大饱眼福、口福之外。这位老同志的心情也变好了。见了一帮洋朋友。有了洋大人的帮助。估计很快会“出口转内销”。自己复出指日可待了。
果然。他又走马上任了。虽然只是个“总理衙门行走”。相当于调研员的闲职。与期望相去甚远。但总比窝在庙里强。久经考验的李鸿章很清楚。一旦开了头。就总会有机会。李鸿章正式入职后。他几乎天天到单位报到。当然。有时也会在贤良寺居所内办公。尤其是与外国公使见面时。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没多久。戊戌变法开始了。要精简机构。李鸿章的那个闲职也被撤掉了。废了好半天劲。竟又落得一身空。李鸿章有点心灰意冷。只好又回到贤良寺。继续过着“夕阳无限好”的退休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他除了在寺里欣赏欣赏风景。与熟人扯扯闲篇外。慢慢开始关心起家务事来。比如哥哥的身体怎么样、孙子的学习好不好、老家的地怎么弄、自己的文集该送给谁等等。整天忙于这些琐事。排遣着无聊和寂寞。可他依然渴望着东山再起。不然又何必守着这贤良寺呢?
(美国报纸报道李鸿章访问欧美)
4、东山再起终成空
机会又来了。一年后。1899年秋。李鸿章突然被任命为两广总督。这可是实打实的大官。这官怎么来的呢?有人说。慈禧太后要废光绪皇帝。因此把他赶走。免得碍事。这个当然只是流言。李鸿章的能力不是盖的。贤良寺也不是白住的。广东洋人多。李老爷子又可以一展身手了。1900年1月。李鸿章千里迢迢来到广州。
然而。屁股还没坐热。义和团已经从山东闹到了北京。到处沸沸扬扬。天翻地覆。不久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到西安。1900年6月14日。紧急召李鸿章回到北京。负责和洋人谈判。
《马关条约》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李鸿章心知他又要当“背锅侠”了。但和当年相比。这回连首都都被人占领了。这口“锅”可不好背。李鸿章禀报:谈判有风险。签约要谨慎。是好是坏可不能全赖我啊。之后。他再次住进了熟悉的贤良寺。
一进贤良寺。全副武装的俄国军队就体贴而周到地把他“保护”了起来。这回要谈不拢。估计老命也留不下了。洋人的态度很强硬。除了赔钱外。还要惩处支持义和团的官员。还要划使馆区。并驻兵;还要不准设防等等。每一条都是口大黑锅。
(与八国联军谈判的李鸿章)
1901年1月。签订完《辛丑条约》。竭尽全力的李鸿章立即被铺天盖地的“卖国贼”骂名完全包围了。这位老“背锅侠”也承受不住。口吐黑血。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躺在病床上的李鸿章也没法消停。因为《辛丑条约》的后续事宜还得要他来。既然已经有背锅的了。还有谁愿意来当第二个呢?在多重压力下。李鸿章病情迅速恶化。不久连话也说不出来了。慈禧太后发旨鼓励。说养好身体。等待表彰。
但好日子终究没有等来。1901年11月7日。他的助手周馥前来探望。说:“君有何放心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经手未了之事。我辈可办。放心去吧!”李鸿章忽然嘴唇喃喃颤动。两行清泪从眼窝中滚出。须臾气绝。终年78岁。
李鸿章死后。贤良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6/11/091944348845.html
以上是关于「李鸿章」一代重臣李鸿章晚年成“愤青” 不做和尚却入空门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李鸿章」一代重臣李鸿章晚年成“愤青” 不做和尚却入空门;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2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