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教为何称别人为“施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为何称别人为“施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为何称别人为“施主”?
那么没做过这些事就不是“施主”了?首先看一看施主惠施的五功德:(一)名闻四远。众人叹誉;(二)若至众中。不怀惭愧。亦无所畏;(三)受众人敬仰。见者欢悦;(四)命终之后。或生天上。为天
可
另外。就在家人而言。一次修寺、建像、印经、四事供养等的倡导者。也称为檀越。
唐杜荀鹤《题江寺禅和》诗:“江寺禅僧似悟禅。坏衣芒履住茅轩。懒求施主修真像。翻说经文是妄言。”
宋张元干《满庭芳》词:“撞著门徒施主。蓦然个。喜舍由他。”
《西游记》第五六回:“老者猛抬头……被三藏扯住道:‘老施主。千万慈悲。告借一宿。'”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星灯》:“观寺释道亦将施主檀越年命星庚记注。於是夕受香仪。代具纸疏云马。为坛而祭”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此时余乃战兢而前。至门次。颤声联呼施主。”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7/01/11494434916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为何称别人为“施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为何称别人为“施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2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