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观音学的创立与中国佛学源流——访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1)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观音学的创立与中国佛学源流——访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1)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观音学的创立与中国佛学源流——访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1)
导读:佛教文化自产生之日起就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显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作用和成就。那么。佛教对于中国文化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为了探寻中国学人的佛理看佛教新闻软件用什么好
探究与人生修行之路。记者就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佛典的翻译与诠释、僧伽教育与人生修持等话题采访了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菩萨在线佛讯佛教文化自产生之日起就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显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作用和成就。那么。佛教对于中国文化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为了探寻中国学人的佛理探究与人生修行之路。记者就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佛典的翻译与诠释、僧伽教育与人生修持等话题采访了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
观音文化与普陀山佛学渊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普陀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在佛教界具有重要地位。也吸引着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请您简要介绍普陀山佛教文化的历史与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会闲法师:感谢《中国社会科学报》的采访。普陀山历史非常悠久。但与佛教文化
20世纪。普陀山中兴第一人是妙善长老。长老数十年来呕心沥血。规范普陀山坐
现在普陀山佛教事业在道慈大和尚的带领下。正由传统香火兴庙向人文教化的文化兴教方面提升。观音信仰正以文化形态为社会大众所认同。时代与社会正呼唤信仰回归、文化繁荣、道德重建。观音信仰契合了人类对和平、进步和发展的要求。普陀山“观音法界”项目的建设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巨变。“观音法界”是以展现观音文化为主题。集朝圣、体验、教化功能于一体。集观音菩萨信仰和观音文化之大成的观音博览园。
《中国社会科学报》:普陀山早已成为观音文化重要的符号和象征。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还专门成立国际观音文化研究中心。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观音文化与普陀山的渊源与流变?
会闲法师:普陀山作为观音信仰的道场。其文化特色和亮点就是观音文化。如前面所述。其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影响遍及世界各地。
国际观音文化研究中心的宗旨和目标是推进观音文化、观音信仰、观音精神。努力使普陀山成为观音文化、信仰、朝拜的中心。本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7/02/15574334943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观音学的创立与中国佛学源流——访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1)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观音学的创立与中国佛学源流——访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1);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2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