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三
十五、习学书数
《本行经》上说:太子年已八岁。净板王对文武百官说:“卿等各各留心。访问国中谁人最有智慧。谁人通达各种技能。可以请来做太子的老师。教授学问技能。”
群臣中即有人回报说:“毗奢婆密多通今博古。知识学问最好。足可以教导太子。”国王即召来毗奢婆密多。任为太子老师。并令释迦族中所有童子皆随太子伴读。
到了正式开学的这一天。毗奢婆密多远远看到太子走来。由于太子大威德力故。竟使老师不自禁地屈身向太子顶礼;拜起环顾四周。心中未免羞惭。这时只见虚空中有无量诸天神王守护太子。以种种鲜花散太子顶上。
太子第一天上学。就能把当时最具权威的六十四种学术名著的书名一一背诵出来。并请教老师准备教哪一门功课。这下可把老师怔住了。因为这六十四种书名老师本人也未必尽知呢!这回心中是真的惭愧了。再也生不起贡高我慢之心。于是面向太子而说偈道:
希有清净智慧人。善顺于诸世间法;
自己通达一切论。复更来入我学堂。
如是书名我未知。你今悉皆诵持得;
是为天人大尊导。今复更欲觅于师。
自此。太子同许多童子一起读书写字。由于太子威德力及诸天神力加护。所有学生进步奇快。皆能通达一切书数经论。
十六、讲演武艺
《本行经》上说:太子天资高妙。于文学方面。过目成诵。一点即通。于是净饭王对群臣说:“卿等诸臣。可知国内谁人武艺最强。智谋最深。可以请来教太子练习武艺?”
有人报说:“羼提提婆。二十九般武艺。样样精通。足可以教授太子。”国王即命人建造演武厅。名为勤劬园。让太子随提婆习学武艺。
提婆引太子走入教场。为太子讲解各种兵器以及技击方法等。太子看到这许多兵器。联想到战争的恐怖、残忍。不知天下有多少无辜众生伤亡于这些兵器之下。因此悉背弃舍。更不肯学。即对武师说:“这些兵器的用法我都知道了。不必劳烦你教。”
提婆只得教其余军事上使用的一些理论。以及如何治理世间的种种机谋智巧等杂事。这些学问技能。世人需要积年累月煞费苦心地会钻研。然亦或有所成或有所不成;而太子能于最短的时间内。不必费心习学。就能完全通达无碍。武师提婆看到太子有如此聪颖异常的才能。想到自己所教的远不如太子所悟的多。心中未免有愧。即对太子致礼。并说偈赞道:
汝于年幼时。安庠而学问;不用多功力。须臾而自解。
于少日月学。胜他多年岁;所得诸技艺。成就悉过人。
十七、太子灌顶
《过去现在因果经》上说:有一天。净饭王召来群臣而共议说:“太子年已长大了。智勇兼备。文武双全。今宜应择定吉日。取四大海之水。为太子灌顶立位。”群臣一致表示赞同。即择定二月初八日举行灌顶仪式;并通知邀请邻近诸小国王到时皆来参加这次典礼。
到了二月初八这一天。各国国王嘉宾以及仙人婆罗门等皆悉云集而至。宫殿上悬挂着各色彩幡宝盖。烧香散花。仪式开始。鸣钟击鼓。乐师指挥音乐团奏着庄严肃穆而和雅的音乐。诸仙人以七宝器盛四大海水各个顶戴。然后传授婆罗门以及所有诸臣。悉已顶戴。最后传与国王;国王即以宝器中水灌太子顶上。之后。国王取七宝印付与太子。又击鼓一通。国王高声宣布说:“今立萨婆悉达多以为太子。”
这时虚空中无数天人神王等
与此同时。其余八国国王有感于此次仪式隆重。盛况空前。当下决定。也在这一天中。八国同时举行立太子住。
整个仪式完毕。太子向国王请求。想出去散步。观看城外风光。国王听许。即由群臣导从。游观田野。看到农夫耕田。挥汗如雨;土翻虫出。鸟随啄食。太子见已。起大慈悲。即便思惟:“众生以强凌弱。互相吞食。甚可伤愍!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道啊!”
国王看到太子满脸带着伤感之情。唯恐太子因厌世而出家。于是暗自决定。应为太子早日婚聘。以悦其意;并增派许多美貌歌女。陪太子娱乐。
十八、游观农务
《普曜经》上说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幕农夫耕田的图境。只见火红的烈日晒在农夫黝黑的皮肤上。耕牛吐着白沫艰难地行走。土翻虫出。鸟随啄食。太子见已。生大慈悲:可怜芸芸众生。生活在这样浊恶的世界里。备受众苦。惶惶不安;人生不满百。忧患有万般。何况人命无常。出意难保入息;既殁之后。随业受报。五趣轮转不休。三恶道痛苦难言!
太子边走边想。见田园旁有一大树。树叶茂盛。便于树下结跏趺坐。一心禅思。渐入正定。
当时有五百仙人在虚空中飞行。经过太子上空。竟不能得过。诸仙人即下地。遇见太子正在禅坐入定。叹未曾有。同时。四周的树木。省向太子所坐处曲躬致礼。
群臣见到如此希奇之事。急报国王。国王随即来到树下。见太子威神吉祥。巍巍无量庄严。即说偈道:
“如火在山顶。如月在众星;现身树下禅。威光无不照。其初生之时。身自坐禅思;其身威神光。明彻普遍照。十方诸众生。因是得济度。”
十九、诸王角力
《本行经》上说:净饭王与诸大臣为了考核释迦族诸王子中谁武艺最高强。因而决定举行一次武术比赛。由大臣娑呵提婆任裁判。
第一个比赛项目是射击。于广场上安置铁鼓。看谁射得最准、最远、最
轮到悉达多太子。试考官把各种弓箭拿出让太子选试。皆嫌力道太弱。国王即命人到内库取出祖上师子颊用过的大弓。太子手执弓箭.安坐不动。微用少力。平胸而射。一箭直穿七个铁鼓。其箭射达十六公里外。力道不衰。一直没入虚空中。遂为帝释天所得。
第二个项目比赛射铁猪。太子一箭射穿七个铁猪。其箭入地。直至黄泉。即成一井。后人称为箭井。于今犹在。
太子比赛得胜。诸天人散花表示庆贺。帝释把太子所用的箭供奉在天宫中。并建立箭节。以作纪念。
二十、掷象成坑
《本行经》上说:当时净饭王既见太子诸般技能皆胜诸王子。满心欢喜。即命人回宫牵来大白象。以种种璎珞装饰庄严。好让太子乘坐入城。
其时提婆达多刚从城外而入。见有人牵着大白象正要出城。即问说:“此象出城干啥?”来人答说:“让悉达多太子乘坐入城。”提婆达多平时自恃力大。我慢贡高。傲气凌人。无所忌惮;今日比武。败于悉达太子。心怀妒嫉。即走上一步。右手牵住象鼻。
难陀随至。见象塞路。妨人行走。即以右手牵住象尾。拖离城门七步。
悉达多太子见已。知提婆达多心怀不善。以力示威;然此象身粗重无比。若日后坏烂。就会臭气熏天。于是就用左手举起象身。右手搭着。从空中掷出城外。象身直飞五里以外。方才落地。即成大坑。
二十一、悉达纳妃
《因果经》上说:太子年至十七。净饭王召集群臣共议道:“太子今已长大。宜应婚娶。众卿等以为如何?”群臣中有人奏说:“臣知摩诃那摩长者。有一小女名耶输陀罗。容貌端正无双。聪明智慧过人。知书达礼。淑质英才。有如是贤德之女。合当聘与太子为妃。”国王说:“诚如爱卿所言。理当娶之。”
国王回宫。命老成宫女往摩诃那摩长者家。观察其女容仪礼节如何。宫女受命。即往长者家。停留十日。细心观察此女;回宫报说:“据我观察。此女容貌端正。威仪进止实在没有人能比得上。”于是国王遂派人前往对摩诃那摩长者说:“太子已到纳妃年龄。闻知令爱美貌贤德。宜堪联姻。”摩诃那摩当即应承。
国王即令大臣择定吉日。遣车万乘而往迎娶。隆重地为太子举行婚姻大礼;并为太子另纳二妃。一名瞿夷。一名鹿野。同时建造三时殿。更增诸多歌女。昼夜陪伴太子娱乐。
太子虽时时与其妃相处。然从来不曾起世欲之念。于静夜中但修禅观。未尝与妃有夫妇之道。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5/247177.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