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四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30 02:0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四

  二十二、五欲娱乐

  《本行经)上说。太子成婚之后。净饭王又为太子建造三等宫。安排三千彩女。日夜轮番奉侍太子;又于宫中布置种种音乐歌舞。令太子欢娱。受诸快乐。不许远涉出宫游历。又于太子所住宫院外周另建三重围城。各安一铁门。设置机纽。平时关闭需五百人合力推动;推动之时。门声响动可

坚强之心的佛教故事

闻二十里;大门内外。各有壮士守卫。戒备森严。净饭王之所以如此防护。皆因当时阿私陀仙人所说预言。唯恐太子有朝一日舍离眷属。逾越出家。

  另一方面。国王从自身做起。全面推行道德化育。禁止一切邪恶行为。努力创办种种慈善事业。造福社会人民。以此善报回资太子增长功德。唯愿太子身心安乐。不起出家之念。

  太子在父王的庇护之下。在皇宫内享受着世间最胜妙的五欲娱乐。十年不曾出外。

  二十三、空声警策

  《本行经》上说:当时虚空中有一天子。名作瓶。看到悉达多太子十年在宫。受五欲乐。很为太子担心。唯恐太子留恋世间。心耽五欲。执迷不悟;那么。百年岁月。倏尔而逝。光阴迅速。时不待人。空怀救世悲愿。又有何用呢?我今应当力劝护明菩萨(即太子)。为彼警示种种厌离之相。使他早日觉察。捐弃五欲。舍欲出家。莫再耽湎不醒。即于空中说偈道:

  身自被缚欲解他。譬若盲人引群瞽;

  己身解脱乃免彼。犹如有目能导人。

  善哉仁者年盛时。宜速出家令满愿;

  唯有出世行大智。乃能厌离此五欲。

  众生多有烦恼患。仁者为作大医师;

  说诸妙法如药王。速疾将向涅盘岸。

  无明黑暗所障蔽。诸见罗网种种缠;

  速燃智慧大灯明。早使天人得净眼。

  作瓶天子说此偈已。由于天子威神感动。发出如是劝诫因缘。加上太子本身宿世善根福德力。竟使宫中彩女原来所作的淫歌艳曲。一时转为宣扬信解、住持正法、-心趣向涅盘的微妙音声。令太子心生觉悟。厌离世间。

  二十四、饭王获梦

  《本行经》上说:当时作瓶天子以神通力警示世间种种可厌相

佛教故事经典微盘

。激励太子发心出家。

  当天晚上。净饭王一夜之间。连做七个梦:一、梦见有无量人天。举帝释幢从城东门出;二、梦见太子乘大白象从城南门出;三、又梦太子驾驷马车从城西门出;四、梦见一大车轮。具足诸宝庄严。从城北门出;五、梦见太子在街市中心。手执一槌。挝打大鼓;六、梦见太子坐在高楼之上。散施珍宝。而有无量人民接受太子所施珍宝。欢喜而去;七、梦见城外有六人抱头痛哭。伤心欲绝。

  净饭王一觉醒来。追忆梦中所见之事。心大惶怖;天亮急召占梦师。问夜间所梦之相主何吉凶?众占梦师琢磨良久。皆答不知。净饭王心中更加忧愁不安。

  这时作瓶天子化作婆罗门来到皇宫门外。对门人说:“我能善解国王梦中之事。”门人进入通报。国王召婆罗门入宫。请为决断。婆罗门说:第一种梦境是预示太子将来必定出家之瑞相;第二梦境预示太子出家必证圣果;第三梦境预示太子出家证一切智。具足十力、四无所畏;第四梦境预示太子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第五梦境预示太子成佛后。转大法轮;第六梦境预示太子成佛后。以三十七道品等种种法门度化无量众生;第七梦境预示太子成佛。以正知见降伏外道六师。致令六师生大忧恼。

  作瓶天子为国王一一详加解释后。又对国王安慰说:“这七种梦境都是好预兆。是大吉祥。将来必获大善果报。大王须自庆幸。应生欢喜。勿怀恐怖

跟母亲节有观点佛教故事

。忧愁不乐。”

  国王听了。心想:现在唯有的办法。也只有让太子过着更加适意快乐的生活。或许能够使太子染著世间五欲。心生爱恋。不想出家。方能免除我的忧念。

  二十五、路逢老人

  《本行经》上说:当时作瓶天子为了让太子走出皇宫。到外面观看世间好恶。令生厌离心。舍弃五欲。因于太子之前极力称赞城外园林。景致十分优美可人。太子听了。大为心动。即命驭者准备车马。欲往城外园林观赏游乐。

  驭者速疾奏知国王。国王立即传令。发动全城军民。全面大搞卫生。清理所有街道一切污秽垃圾。令得清净庄严;凡老病死亡、六根残缺者。一律驱逐回避。

佛教故事 打破碗晦气吗

一切布置完毕。太子登上宝车。从城东门而出。

  这时。作瓶天子变化成一老人。曲背低首。皮皱齿落。白发如霜。骨瘦如柴。四肢颤抖。行路蹒跚。唯仗拐杖。一步一颠地在太子面前走过。

  太子乍见老人。惊异不已。即问驭者:“此是何人?”驭者答说:“这是老人。”太子又问:“何以名为老人?”驭者答说:“凡名老者。为日月寒暑所逼。全身器官逐渐衰退。一切行动失去灵便。形体消瘦。气力微弱。苟延残喘。朝难保夕。其命将终。”

  太子又问:“我今此身。也会一样走向衰老吗?”驭者答说:“太子。人虽有贵贱之别。但凡有生。必然有老。这是任何人皆逃避不了的。即今太子之身。同样具有如是老相。不过暂时未现罢了。”太子听了。不胜伤感。对驭者说:“回去吧。我已没有心情观看园林的景致了。”心中暗自思惟:我当作何方便。才能得免衰老之苦?

  二十六、道见病卧

  《本行经》上说:当时作瓶天子心想:护明菩萨在皇宫内。恣意享受五欲已经多时;然世间无常。盛年易失。我当设法使其觉悟。令速舍离五欲而出家。

  由于菩萨宿福因缘。这时忽然起念。又要出城游乐。即召来驭者。对他说:“准备好车。我要出城游玩。”驭者遵命。一切准备就绪。请太子上车往城南门而出。

  其时。作瓶天子于太子前路。化作一病患人。身体羸瘦。面色枯黄。气息微弱。命在须臾;躺在粪秽中。宛转呻吟。悲切酸楚。不忍见闻。

  太子问驭者说:“此是何人?”驭者答说:“这是病人。”太子又问:“何以名为病人?”驭者回说:“此人平时不善保养。尽情恣欲。以致四大失调。这时病情危笃。无药可治。威德已尽。死期将至。欲想康复。已是无望了。”

  太子又问:“独此一人有病呢?还是一切人都会生病?”驭者答说:“一切众生皆悉难免。”太子说:“这太悲惨。太可怕了!既然我这身体有朝一日也会遭受如是病苦。我哪有心情再去园林游戏!”即命驭者驾车回宫。独自一处。端坐思惟。

  国王得知。回想当年阿私陀仙所说预言。若果应验不虚。恐怕太子早晚要舍我出家了。

  二十七、路睹死尸

  《本行经》上说:当时作瓶天子心想:护明菩萨在皇宫之中。过着极为快意欢娱的生活。然今时机已至。不能再耽着了。我得再次设法让太子出城。点化一番。令其厌离五欲。早日出家。

  这天。太子又对驭者说:“你可速备驷马宝车。我要出城诣园游戏。”驭者遵命。一切就绪。太子坐宝车上。从城西门而出。

  其时。作瓶天子于太子前。化作一死尸。卧于床上。由众人抬着走;家亲眷属。围绕哭泣。十分悲怆。

  太子见之。心怀惨恻。问驭者说:“这是怎么回事?”驭者答说:“这卧于床上的叫做死尸;旁边围绕哭泣的是死者的亲友。”太子又问:“死尸又是怎么回事?”驭者说:“这人已失去生命。再也不能思惟活动。今此形体如同木石。唯独识神随业转世;从今以后。生死别离。再也见不到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故名死尸。”

  太子问道:“这么说来。有朝一日。我也会死吗?”驭者说:“是的。太子尊贵之身。但也难保一死。世间所有人民。无论贵贱贤愚。皆不免死。”太子听罢。心情十分难过。即命驭者回驾返宫。端坐思惟。默然系念。世间一切事物终归无常。有谁能超越生死呢?

  二十八、得遇沙门

  《大庄严经》上说:有一天。太子又召来驭者。对他说:“今日我要出城诣园林游玩。你可预备车马。”驭者奏知国王。国王对驭者说:“以前太子三出城门。见老病死。忧愁不乐。今日可从北门出;我当命人严饰道路。香花幡盖。倍胜于前。不得更有非吉祥事在于路侧。”一切布置停当。太子坐宝车上。官属前后导从。往城北门而出。

  这时。净居天化作比丘。身披坏色衣。剃除须发。手持锡杖。徐步而行。形貌端严。威仪整肃。太子遥见。问驭者说:“此是何人?”其时净居天以神通力。令彼驭者回报太子说:“这是一位出家人呀!”

  太子即便下车。向比丘作礼。并请教说:“出家究竟有什么好处?能得什么利益?”比丘答说:“我见在家充满诸苦。生老病死一切无常。皆是败坏不安之法。所以辞亲割爱。独自空闲。勤求方便。得免斯苦。我所修习无漏圣道。行于正法。调伏诸根;起大慈悲。能施无畏;心行平等。护念众生;不染世间。永得解脱。这便是出家的好处和利益啊!”

  太子听了。

佛教故事大全善良的女人

深生欢喜。遂赞叹说:“善哉善哉!天上人间。唯此为上。我当决定修学此道。”这一回出城。太子的满腹愁思一扫而光。于是怀着喜悦之情登驾而还。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5/247217.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83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