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二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29 01:2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二

  七十八、迦叶求度

  《因果经》上说:当时偷罗厥叉国有一婆罗门名迦叶。聪明博学。有大智慧。而且家资巨富。妻子美貌端正。举世无双。而他却不乐在家。一心只想出家学道。常常这样想着:请佛如来出家修道。我今亦当随佛出家。于是。他便舍弃家业。入于山林。脱去身上珍贵衣服。换上坏色衲衣。自剃须发。现出家相。

  这时。诸天人见迦叶出家之志已决。便对他说:“释迦族中。净饭王有子名悉达多。出家学道。成一切种智。号释迦牟尼佛。今与众弟子住在王舍城竹园中。”迦叶听了。满心欢喜。即便赶往竹园。

  此时世

佛教执着爱情故事

尊已知迦叶即将来到。便走出竹园。果见迦叶已来。迦叶一见如来相好庄严。威仪尊特。即便顶礼。合掌说道:“世尊具一切智。慈悲广大。是一切众生所归依处。我今愿为大师弟子。”

  佛说;“凭你本身的智慧。若人实没有具一切种智。便没有资格收你为弟子。我现在先告诉你一句话:当知五阴色身是大苦聚。”迦叶一听。当下即便觉悟。成阿罗汉。于是世等便同迦叶一齐回到竹园。

  因为这位迦叶聪明智慧。具大威德。为天人所敬重。所以称他为大迦叶。一直到佛灭度之后。结集三藏。住持佛法。宏扬流通佛法。使未来世众生得闻法益。多仗大迦叶之力。

  七十九、假孕谤佛

  《处胎经》上说:世尊初成佛道未久。便已度化出家弟子共一千二百五十人。个个征得阿罗汉。六通无碍。

  当时。外道邪师见佛教日益兴盛昌大。心怀妒忌。便阴谋设计。妄想破坏佛教声誉。于是派遣一位女弟子。装成清信女的样子。每天假意同善男信女一起来听佛说法。但她只是在讲堂周围走来走去。以便引起人们注意。起初她用干草垫在衣内腹上。使肚子日渐隆起。好像妇女怀孕的样子;以后便用木盆缚在腹上。好像一个快要临产的妇女。

  这位女子回到邪师那里。邪师政意当着众弟子的面问道:“你这身子是怎么得来的?”女子回答:“我因为天天到瞿昙沙门那里。所以就有了这身子。”邪师便借题发威。起大嗔心。说:“我这位弟子。原可以生到梵天去的。今被瞿昙沙门诳骗糟蹋了。好好一位弟子就这样被毁了。我岂肯罢休!”于是。带着一班弟子并同这位女人。一起来到佛说法的地方。

  当时。佛正在为无数众生说法。外道邪师一到。便高声喊道:“众人听着。这位瞿昙沙门实未得道。他平时所作的种种神通变化。只是一种幻术。不是真的。因为他犯了淫欲。致使这位女子怀孕。大家都看到了吧?”

  这时天帝释化作黄鼠。钻入女子裙内。咬断腹间绳带。令木盆落地。众人一见。无不哗然。同声骂道:“你们这些无耻下流的东西。竟用这种卑鄙的手段来毁谤圣人!趁早滚出国外。别让我们再看到。”

  八十、请佛还国

  《大庄严经》上说:当时净饭王闻悉达多太子得道已经六年。就对优陀夷说:“你今可往请佛还国。自从太子出家以来。离别已有十二年时间。我极盼望能得一见。”

  优陀夷受教。即往佛所住处。稽首作礼毕。便向佛转述父王思念。欲得一见。望佛能回国一次。而当优陀夷目睹诸天梵释咸来归敬世尊时。心中无限欣慕。即向佛请求出家;佛度化之。不久。即证阿罗汉果。

  其时世尊心中想道:当初在父王前曾立誓说:他日道成立后。当回国度化父母。因对优陀夷说:“你且先回本国。示现十八神变。”优陀夷依言行事。国王生大欢喜。即敕群臣百姓出城四十里奉迎如来。只见世尊威仪端严自在。父王心中不胜悲喜。当即上前说道:“离别十二年。今日方得相见。真不容易啊!”这时。大臣百官人民。皆来向佛稽首作礼。随佛入城。

  国王忽然发现随从诸比丘。因为曾为外道。久修苦行。个个形体瘦弱。即敕国内豪族。选颜貌端正者五百人。度为沙门。侍佛左右。以显如来之德。佛弟难陀就是在这一次出家的。

  难陀有一仆从名优波离。见主人也出家了。就上前拜在佛陀足下。说道:“人身难得。佛法难值!诸尊贵者皆弃世荣。我出身卑贱。更没有什么可贪恋的。惟愿佛陀慈悲救度。允许我也出家为沙门。”佛说:“善来!”即度为沙门。并且比主人难陀更先得度。在比丘中次第而坐。

  难陀后至。向佛及诸比丘一一作礼:到优波离前即止不

佛教故事从同理心出发

礼。心中自念说:“他原是我家仆从。我为什么要向他作礼?”这时世尊慈蔼地向难陀说;“佛法犹如大海。能容纳百川。四流归之。皆同一味。我法门中出家弟子不论出身贵贱。唯依受戒分前后;况且四大假合之身。于中空寂。本无有我。当思圣法。勿生骄慢!”难陀听了佛的教导。遂除去贡高我慢。向优波离作礼。

  八十一、认子释疑

  《大庄严经》上说;当时国王及无数臣民迎佛入宫。坐于殿上。王及臣民日日供养百种甘馔。佛随缘方便而为说法。度化无量众生。

  这一天。耶输陀罗也带着儿子罗睺罗来向佛顶礼问讯。当时。便有许多人投以怀疑的眼光。各自心中想道:太子离家十二年了。这孩子只有六七岁。怎么可能是太子的骨肉呢?

  佛已知在座有许多人皆有疑心。便向父王及诸群臣说道:“耶输陀罗守节贞洁。绝无瑕疵。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当面取证。”于是世尊化所有比丘。与佛相好光明等无差异。

  这时。耶输陀罗把手上的指环卸下来交给罗睺罗。对他说道:“你认得这其中哪一位是你父亲。便把此指环交给你父。”当时罗睺罗毫不犹豫地走到世尊的面前。把指环奉上世尊。这时在座所有人才相信罗睺罗确实是佛子。

  佛又对众人说:“因为罗睺罗是我化生的。故不同于平常的孩子。从今以后。希望大家不可以对耶输陀罗有任何怀疑或指责。”

  其后世尊常为父王说法。令父王得度。朝中群臣万姓以及后宫彩女咸受戒法。或持月斋。或持年三斋。俱各净修梵行。从此国内清宁。风雨以时。万邦皆来庆贺。

  八十二、度弟难陀

  《宝藏经》上说:有一天佛到弟弟难陀家乞食。难陀向佛作礼后。便取钵盛饭奉佛。这时佛并不接钵。即往回走。难陀只得捧着钵随佛来到精舍。佛便趁机劝导难陀剃发出家。

  难陀虽然剃度了。可心中仍是留恋红尘。老想回家。佛不允许。有一天等待佛出去了。想抄小路偷偷回去;走到半路。遥见佛从小路那边迎面而来。难陀怕被佛发觉。赶忙藏身树后。佛用手一指。树即升空。难陀无所藏匿。只得硬着头皮走回精舍。

  佛说:“难陀。不必回精舍了。我今带你到一处地方去参观参观。”于是。就领难陀先到忉利天上。遍游各处宫殿。只见有一宫中。住有许多天女。个个美貌绝伦。但不见一个男人。难陀就问:“为何这么大一所宫殿中。竟不见一个男人呢?”诸天女笑着说:“人间有一位名叫难陀的男子。现在随佛出家。将来命终后当生于此天宫。”难陀说:“我就是难陀。我今就在这里住好了。”诸天女说:“这可不成!我们是天。你现在还是人。你必须等你的人寿终了。才能生此。”难陀怏怏而出。

  佛又带难陀到地狱参观。只见许多大汤镬里都煮满了罪人。惨不忍睹。唯有一镬。汤已烧得滚沸。却仍空着。难陀问狱卒说:“何以这一镬空停着?”狱卒说:“人间有一位名叫难陀的。本来藉着出家的功德。原可以生天;只因他老想看罢道还俗。那么他死了后就得堕此地狱。所以我今炊镬而待。”

  难陀一听。吓得面如土色。身毛皆竖。唯恐被狱卒认出留住。赶快溜出。合掌念佛。祝愿道:“南无佛陀!南无佛陀!愿佛用护。将我带回精舍。”佛对陀难说: “你现在怕了吧?只要你能好好出家。精勤持戒修福。将来还是可以生天的。”难陀说:“我也不用生天。但愿我千万莫堕此地狱。那就大幸了!”

  经过这一番游观。难陀再也不敢起返俗之念。佛为他说法。经三七日。即证罗汉果。

  八十三、罗睺出家

  《未曾有因缘经》上说:佛在迦毗罗卫国时。有一天。世尊派遣目连向父王及耶输说:“太子罗睺已经九岁了。应该让他出家修学圣道。”耶输满眼淌泪说:“释迦如来为太子时。娶我为妻。未满三年。便独自逃往深山。勤苦六年。道成还国。于今又要让我孩儿出家。世间哪有这般残酷的事?!”目连百般晓喻劝导。耶输只是不肯。

  这时。世尊即遣化人在空中高声问耶输说:“你还记得过去世时。我曾以五百银钱买你五茎莲花供养定光佛。那时是你求我。愿生生世世共为夫妻。我说:‘菩萨累劫行愿。一切布施不逆人意。你能答应。我就娶你为妻。’你立誓说:‘无论国城、妻子及与我身。随君施与。誓无悔心。’而今何故爱惜罗睺。不令出家修学圣道?”

  耶输闻已。霍然忆起宿世因缘。往事历历如昨所见。爱子之情自然淡薄。便牵着罗睺罗手付瞩目连。

  这时净饭王即召集国中豪族。各遣一子随从我孙一同出家。共有五十人。由目连领着来到佛所。佛令阿难为他们落发;又命舍利弗为和尚。目连任阿奢黎。为这些新剃度的小沙弥授十戒法。

  起初。罗睺罗因年纪尚幼。耽乐嬉戏。不乐闻法。佛谆谆劝诫。罗睺罗方才欢喜受教。以后也证了四果。

  八十四、须达见佛

  《贤愚经》上说:当时舍卫国有一大臣名须达。其家巨富。平时乐善好施。常常赈济那些贫寒孤独无所依靠的人。因此人们都称他为给孤独长者。

佛教动画故事母牛

  有一天。须达长者要为儿子娶媳妇。来到王舍城大臣护弥家。这时天色已晚。须达长者就住在护弥家里。但见这一家人里里外外。出出入入。正忙着大办饮食供具。须达问说:“今天这么晚了。长者还亲自营办饮食。不知要请什么大贵人?”护弥说:“明天要请佛及僧。”

  须达一听佛、僧名。心生欢喜。便急切询问道:“何名为佛?”护弥说:“净饭王有一太子名悉达多。初生之时。即能自行七步。举手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长大后。出城见老病死苦。悟世间无常。因而出家修道。六年苦行。得一切智。故名为佛。”

  须达又问:“何名为僧?”护弥说:“佛成道后。梵天劝请说法。初为侨陈如五人

佛教故事烧水

说四圣谛法。五人悟道证阿罗汉。成为沙门.能为众生作良福田。故名为僧。”须达闻已。即

中国佛教舍己救人的故事

生信心。

  第二天天刚亮。须达便来到佛所住处。世尊知须达来。出外经行。须达见佛相好威容。俨然炳著。犹如金山。心中倍生喜悦。当下头面作礼。胡跪合掌。问讯起居。这时世尊即为须达说四谛微妙法。示世间一切苦空无常。须达闻法欢喜。即生悟解。证须陀洹果。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5/248084.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71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