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佛陀的遗教《大般涅盘经》节录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1-04 02:5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佛陀的遗教《大般涅盘经》节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佛陀的遗教《大般涅盘经》节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陀的遗教《大般涅盘经》节录

佛陀的遗教《大般涅盘经》节录—一海涛辑
1.一切诸法,皆悉无常;恩爱合会,无不别离。
2.身命危脆,犹如惊电;汝等不应生于放逸。
3.我昔为汝所说诸法,常思惟之,诵习勿废,
净修梵行,护持禁戒,福利世间,诸

佛教因果故事视频逆缘

天人民。
4.汝等从今至尽形寿,精勤持戒,如人护眼;
意念端直,勿生谄嫉,此便即是,常得见我。
5.虽复佩璎珞,香华自严饰,屎尿及唾洟,不净藏其内;
众生保惜之,迷惑不觉悟,犹如灰覆火,愚人蹈其上,
智者当远离,勿生染着心。
6.持戒之人,天龙鬼神,所共恭敬,美声流布,闻彻世间;
处大众中,威德明盛,诸善鬼神,常随守护;
临命终时,正念分明,死即生于清净之处。
7.戒定慧解脱,我若不久闻,不能疾得证,无上正真道。
汝等宜精进,修习此四法,能断生死苦,天人上福田。
8.在家之人有四种法,宜应修习:
一者、恭敬父母,尽心孝养。二者、恒以善法,训导妻子。
三者、愍念僮仆,知其有无。四者、近善知识,远离恶人。
汝等若恒行此四法,
现世为人之所爱敬,将来所生,常在善处。
9.不负债及悭,斯名为下乐;有财行布施,此名为中乐;
身口意业净,智慧乐多闻,此则为上乐,慧者之所行。
汝等从今日,乃至尽形寿,长幼互相教,行此中上法。
10.一切众川流,皆悉归大海,若饭佛及僧,福归己亦然。
11.若有施主,施于病人及看病者,斯则名为满足大施。—为施袈裟者说
12.布施者获福,慈心者无怨,为善者消恶,离欲者无恼;
若行如此行,不久般涅盘。—为「淳陀」说法
佛陀的遗教《大般涅盘经》节录—二海涛辑
13.欲供养我报于恩者,不必以此香花伎乐。
净持禁戒,读诵经典,思惟诸法深妙之义,斯

松下佛教小故事

则名为供养我也。
14.于我灭后,能故发心,往我四处,所获功德不可称计,
所生之处,常在人天受乐果报,无有穷尽。
15.但自思惟,于我灭后,护持正法,以昔所闻,乐为人说。
16.如来告阿难言:「汝勿见我入般涅盘,便谓正法于此永绝,
何以故?我昔为诸比丘制戒波罗提木叉,及余所说种种妙法,
此即便是汝等大师,如我在世,无有异也。」
17.尔时世尊告离车言:「汝等当知,有七种法,日就增进,
而不减损;
一者、欢悦和同,无相违逆。二者、共相晓悟,讲论善业。
三者、护持禁戒,及

佛教故事经典连环画

持礼仪。四者、恭敬父母,及余尊长。
五者、亲戚和睦,各相承顺。六者、国内支提,修理供养。
七者、奉持佛法,亲敬比丘及比丘尼,爱护优婆塞及优婆夷。
如是七法,若受行者,令人威德日就增进,国土炽盛,
人民丰乐。汝等从今至尽形寿,当奉持之,无得懈怠。
18.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从今亦当修习七法之行;
一者、欢悦和谐,犹如水乳。二者、常共集会,讲论经法。
三者、护持禁戒,不生犯想。四者、恭敬于师,及以上座。
五者、料理爱敬阿兰若比丘。
六者、劝化檀越,修营三宝所止住处。
七者、勤加精进,守护佛法。
汝等当知,若有比丘,行此七法,功德智慧,日就增进。
19.复次比丘更有七法,汝等当行:

往生西方佛教故事

者、于佛法僧,生坚固信。二者、有惭。三者、有愧。
四者、心常乐于多闻。五者、心不轻躁。六者、乐闻经义。七者、乐修智慧。
汝等若能修此七法,功德智慧,日就增长。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3014.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佛陀的遗教《大般涅盘经》节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佛陀的遗教《大般涅盘经》节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573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