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迦叶尊者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迦叶尊者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迦叶尊者
西天第一代祖师迦叶尊者
(一)精通一切知识
摩诃迦叶波。汉译饮光。谓古仙人身光炎涌。能映余光。故名。《法华文句》云:此翻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故名。迦叶系姓氏。佛弟子中姓迦叶的人很多。如十力迦叶。三迦叶兄弟等
(二)离欲的夫妻
迦叶青年时代。父母要为他娶妻。他手指著一个黄金铸造的美女艺术品说:你们一定要给我娶亲。请找一个和这金像一样的美女。否则。我立志终身不娶。他的父
在迦叶三十多岁时。双亲先后辞世。就与妙贤商量出家。迦叶说:我先去求师访道。待访到明师后。立即回来接你。妙贤听了。自然感谢迦叶对自己的关怀。于是迦叶就出家访师。诸师所说。都不能使他满意。当时佛陀在竹林精舍说法。迦叶住在王舍城北门外。常到竹林精舍来听法。一天佛在王舍城北门一棵大树下静坐。迦叶看到佛陀肃静威严的相好。合十顶礼。要求佛陀接受他的皈依。佛陀即为他剃度。并讲说四谛、十二因缘等法。在剃度后第八天。迦叶即
(三)头陀第一
大迦叶出家后。安心修习头陀苦行。他不愿过竹林精舍或祇园精舍的僧团生活。他喜欢的是露天静坐。冢间观尸。树下补衣。他认为尸臭和白骨。对修无常、苦、空、无我、不净观等。大有益处。迦叶一派的人。认为修头陀行要做到以下十点:(一)选择空闲处生活。(二)过托钵生活。(三)要常居一处。(四)要日中一食。(五)要乞食不择贫富。(六)要守三衣钵具。(七)要常坐树下思维。(八)要常在露地静坐。(九)要穿著粪扫衣。(十)要住于坟墓之处。
舍利弗、目犍连曾劝他发菩提心。从事宏法利生的布教活动。他拒绝说:我只能树立艰苦修行的榜样。让来者对少欲知足的苦行能尊重和实践。一次佛在鹿母讲堂为众说法。迦叶身穿粪扫衣。蓬发垢面。蹒跚走来。佛陀劝他:迦叶。你年纪老了。不要继续苦行。脱下粪扫衣。换上整洁轻软的衣。不要过于疲劳。迦叶拒绝说:我以头陀行为乐事。不为衣愁、不为食忧。没有人间的得失。我的内心感到清净解脱的喜悦。佛陀听了迦叶的话。意味深长地说:将来我的正法。不是毁于天魔外道。而是毁于僧团的腐化与堕落。若要正法久住。僧团巩固。一定要像迦叶那样过严肃的生活。迦叶。我不勉强你。你就走自己要走的路吧。
修头陀行的迦叶。乞食的时候。总是远避富豪而选择贫
由于迦叶在修持上过得硬。深受佛陀的器重。如佛到舍卫国时。即将王舍城化区交给迦叶负责。一次群众对旷野城的僧团有些反映。佛陀令迦叶前去视察。迦叶著衣持钵到旷野城行乞。所有人家都把门关起来。过去这里佛教很兴盛。现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就去找过去认识的信徒了解情况。信徒说:自从佛陀走后。这里的比丘为了个人的安乐。建筑许多僧房。挨门挨户叫信众捐助木料、砖瓦、绳索、运输等。群众实在负担不了。因此见了比丘就关门。迦叶听到这一情况。心中万分悲痛。立即赶到王舍城向佛汇报。佛立即到旷野城。召集这里所有比丘说:我们出家应将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民。才能受到人们的尊敬。弘法才能有人听。现在有些人为了个人的安乐。建筑僧房。加重人民的负担。使人民对比丘产生厌恶的情绪。这很不好。今后除有计划地为僧团造共修的精舍之外。一律不得为自己造僧房而向群众募捐。集体共修的精舍也不能搞得过多。多了除增加人民负担。遭到人民的反对外。在佛教内部将导致门户林立。各自为政的局面。也是弊大于利。佛陀处理好这一事件后。离开旷野城。留大迦叶在这里高树法幢。
(四)拈花微笑
根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说。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为了要令一切众生得大利益。请佛说法。并把一朵金色的波罗花献给佛。这时佛答应了大梵天王的请求。高升法座。却一句话不说。手里只是持著波罗花朝大家看看。在座的人都不理解。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佛很高兴地当众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咐嘱摩诃迦叶”。同时还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说的“衣钵真传”的故事。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佛在拘尸那涅槃时。大迦叶率领五百比丘在北方铎叉那耆国教化。得知佛入灭的消息。星夜带领弟子们赶到拘尸那城。看到佛的遗体。大家都很悲伤。唯有六群比丘之一跋难陀说:你们何必为此伤心?佛在世时。嘴巴整天啰嗦不停。说我们这也不对。那也不好。现在他死了。我们可以自由了。今后没有人能管束我了。迦叶听了这话心里很著急。认为当务之急。应把佛生前说的法和律整理出来。使僧团能有遵循的准则。他怀著沉重的心情。把佛的遗体火化之后。就主持三藏圣典的结集。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5/250463.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迦叶尊者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迦叶尊者;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