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轮回-《慧灯之光》第十五章 因果不虚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生死轮回-《慧灯之光》第十五章 因果不虚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慧灯之光》第十五章 因果不虚
第十五章 因果不虚
一、修习因果不虚的意义
外四加行的最后一个加行是因果不虚,其中讲的是因果关系,因果关系为什么要在外加行里讲呢?
前面讲的六道轮回的痛苦,是无因无缘产生的?还是造物主之类创造的?是什么因缘使它产生的呢?第一,它不是无因无缘,第二,它不是造物主的安排,而是因果的关系产生了这样的六道轮回。
此因果又是什么?因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来说,所有法都离不开因果。外器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因有缘,没有一个是无因无缘的;有情世界,即众生的身口意,也是有因有缘,所以从广义讲,一切法都是因果。
从狭义的角度讲,因果是什么呢?行善得
佛教含义小故事
快乐,造恶得痛苦,就是狭义的因果。
这里讲的是狭义因果,即十善十不善。十善是善业;十不善就是罪业,由这样的善业和罪业便产生了六道轮回,所以我们要讲因果。
轮回是怎样形成的,很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因为我们看不见自己来自何方又归于何处,所以很多人都想了解轮回的源头。
轮回有没有源头?显宗对此问题的解答不太明确,它说得很简单,认为轮回是无始无终——既没有开始的一天,若不修行,也没有结束的一天。密宗里就讲得非常清楚,它把一个人从轮回开头到最后的所有过程都描述得清清楚楚,而且是非常精彩,但是这里很多人还没有灌过顶,现在也不是讲密法之时,而是在讲前行,这些与目前修法没有太大关系,那么,有关系的是什么?
轮回的产生,有细微的因和粗大的因两种。
细微因是我执,有了我执就会造业,造业便会形成轮回。什么叫我执?比如说,没有开悟的凡夫人都会说:我不要痛苦、我要快乐、我要发财、我要健康、我要解脱……。在所有这些贪欲心里,都离不开一个“我”字,每一句里都有 “我”。这个“我”字的根源就是我们的一种念头、观点,也就是我执。这种我执,所有凡夫人一生下来就有,它不是父母教的,也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天生就有、先天性的,故叫俱生我执。
有了这样的我执就会造业:因为我要享受,便会不择手段地获取世间名利等五欲,即使偷盗、欺诈、诽谤也毫不在乎;因为我不要痛苦,便会毫不犹豫地消灭有可能伤害自己的人或动物,如杀害仇怨或与己为敌的对手,会造种种业。俱生我执是所有烦恼的根源,所有造业的基础就是它,所以,轮回最终的根源是我执。
但是,现在还暂时不提我执,在加行里对我执没有针对性的修法,故暂时不驳斥它。我执什么时候驳斥呢?刚开始时讲了修行的三个阶段: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证悟空性是最后一个阶段,那时要用一些针对性的对治来消灭我执,现在还不讲。
现在要讲的是一些粗大的轮回之因。轮回之粗大因是什么呢?即十善、十不善。十不善是杀盗淫妄等,如果有这些因,就要堕落恶趣;十善是在发誓断除杀盗淫妄的基础上,不但不杀,而且放生;不但不盗取,而且布施等等,这些善业可以让我们投生到人、天人或非天。即便是十善,如果与证悟空性的智慧没有关系,也不能令人得解脱,只能在轮回里轮转。还有四禅八定,如果没有证悟无我智慧仅修四禅八定,也同样不能使人解脱,依然是轮回之因。如果这样的四禅八定修得非常好,果报为何?其果是投生到色无色界。色界和无色界是天人的一部分,也就是轮回的一部分,还是在轮回的范围内。这些叫做轮回的粗大因。
在修加行时,先把粗大的轮回因断除;然后在证悟空性时,轮回细微的因也可消灭;最后,所有粗细因都推翻了,轮回就会停下来。好比一辆汽车,在燃料全部耗尽时,只有停滞不前,无法继续行驶;同样的,在流转的粗因、细因全部断除后,轮回是没办法继续的,一定要停下来,这停下来,就叫解脱。既非轮回,又非解脱,在轮回和解脱之间有没有第三个位置?没有。所以,不是轮回就是解脱,不是解脱便是轮回,轮回停止后,一定会得解脱。
加行的修法如果修得比较好,我们现在就能看出,这些修法能够控制轮回,这些修法能够断除轮回。如果没有正知正见,光是烧烧香,到庙里拜拜佛,能不能消灭轮回的根源呢?这些与轮回没有任何直接冲突,所以是不能消灭轮回的,但是它也有帮助,即过了很久以后,当它成熟之时,也许对推翻轮回有些帮助,就这么一点作用而已。
现在要把轮回推翻,就要找一个与它直接矛盾而且比它更为有力的方法,如果与轮回是矛盾的,却敌不过轮回,也是不能推翻它的,所以现在就要找这样的法。
这样的法是什么呢?当然是证悟空性的智慧,但是加行都不修,就想直接去修这种智慧,是没有办法的,所以我们要逐渐逐渐地走,这是最踏实的,最后一定能够证悟,一旦证悟了空性,了脱生死从此就有了希望。
证悟以后,也不是不用修,但是因为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基础,修行也没有太大难度,不像现在这么困难。那时候,一是随时可以进入空性状态,二是从此状态出来后,在日常生活中,了知一切都是如幻如梦的现象,因而没有太强的执着,不易受外界影响,外在事物对你便没有什么障碍,修行的质量和速度各方面都会有所提高,所以,那时的修行会比较容易。
但是,现在必须要过一个关,过什么样的关呢?从开始修外加行、发菩提心到证悟之间还有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距离,这阶段是修行人最艰难之时,这一阶段过去后,修行就比较自在了。
为什么修加行的阶段最艰苦呢?这有两个原因。
一是从无始以来到今天,我们一直都在轮回里轮转,很久以来,始终放不下轮回里的这些事物,再不好也放不下,因为已经习惯了很长时间,想立刻放下办不到;另外,我们能断除轮回的智慧也很脆弱,各方面都不是那么圆满,这阶段是最困难的时候。很多修行人在这个过程中都会回头,因为他会失望,觉得我即使修也肯定修不出来,这就很麻烦。
所以,我们要有正知正见,要知道轮回的过患。这些轮回的过患、可怕性知道后,在这一过程中,你会觉得再不好走也得坚持下去,因为你有了很好的动力,这些正知见会一直鼓励你往前走,它将把我们推到证悟空性的地步。所以必须要有正知正见,如果没有它的帮助,因为这段路很不好走,你就会退缩,没有办法走过去;如果有正知正见,就会像刚才提到的,你会觉得:这条路再难走,我也得走下去,我
乾隆讲的佛教故事
都要走到底!为什么呢?如果不走到底,轮回就有这样种种的缺憾和恐怖,所以再困难也要走,会有这样的想法。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正知正见。
这很像太空船,它未脱离地球引力时,需要火箭将其送到地球轨道之外。因为不摆脱地球引力,它便无法自由地飞往太空,而火箭将其送抵轨道以后,就比较自在了。同样的,现在我们就象太空船需要火箭一样地需要正知正见,它会把我们推到较自在的地方去,到了那儿后,也不是不要正知正见,但会比较轻松。
在这一段时间,一、是习气重,二、是对治力不强,所以修行会有困难。但是再困难也要接受挑战,如果在这当中你因为一点挫折便放弃,那么永远都上不去。
这时我们也要思维,有些人仅仅为了世间的名誉、地位、金钱都那么用功,连自己的生命都不要, 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这些,他们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换来的是什么呢?仅是世间的一些所谓圆满,但世间所谓的圆满实际上是不圆满的。他们为了得到这么一点儿都那么努力,我们为了得到一种长远、永久性的解脱,更值得努力,值得精进,也要有这样的发心,才能够走完这条路,所以这是很重要的。
前面讲了轮回的过患,现在要去看轮回是从哪里来的。轮回有细的因缘和粗的因缘,当然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把细的因缘断除,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当前先要把粗因缘断了,然后再由浅入深。
粗的因缘在这里可分为两种:善和恶。恶当然是六道轮回的因,善也是流转之因,因为此善是有漏善,有漏善是指没有开悟的人所做的善业,它虽然可以让人投生到人、天善趣,但仍在轮回中,故叫有漏。所以,有漏善和恶都是流转轮回的因。(注:未证悟空性时,在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上所做善业,虽为有漏却是解脱之法,这在后面的开示中可以看出。)
现在,一方面要建立这样的观点:轮回不是无因无缘,也不是造物主的安排,而是由这些善和不善业产生的,这叫见解;另外是采取实际行动,即有了这样的见解后,从此开始要逐渐地断除这些轮回因。
若能发誓今后不再杀生,则第一堕地狱的因从此就间断了;
其次,如果能够这样发誓: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偷盗了,则第二堕饿鬼道的因也被破坏;
第三是嫉妒心,以前经常有这种情况:看到别人享有名誉、财富
佛教故事凡人剃发
、工作成就时,就会不高兴。为什么要不高兴?因为我不如他,这叫嫉妒。若能发誓从此以后不再嫉妒,那么已经控制了投生为阿修罗的因;
同样的,已经造的无明、十不善等若都能一一忏悔,发誓后不再造,那么这些粗大的轮回之因基本上已经控制了。
如果真的不再造这些业,就没有了粗大的轮回之因,若是这样,很细微的我执,能不能让人六道轮回呢?若没有这些粗大的贪嗔痴、杀盗淫妄等助缘,仅有我执是无法令人流转轮回的。譬如,某人是最关键的技术人员,但是他若缺少了必要的助手,还是做不成大事,同样,我执当然是流转轮回的主要因素,但是它还需要有其他“助手”(才能起作用),那些粗大的十不善控制下来后,仅有主因是无法让人继续轮回的。
这时,基本上可以控制不造十不善业,最后留下最关键的我执,要通过证悟空性的智慧来消灭,这样就能彻底地断除所有轮回的因缘。为什么要修因果不虚,原因就在于此。
首先要断除十不善,十不善放下了,再断除有漏的善。先放下善,再放下恶,就颠倒了,所以要先放下恶,后放下善,有漏的善、恶最后都要放下
一个等菩萨施救的佛教故事
。怎样放下呢?
放下恶业比较简单,平时不造业即可。善业也要断掉,如何断呢?证悟无我以后,以无我智慧去断除它,但是,这对我们来说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首先要断恶。
二、十不善业
恶也有很多,这里主要分为三大类、十种:
(一)是身恶:1.杀生、2.不与取、3.邪Y,此三是身体所做的恶业;
(二)是语恶:4.妄语、5.离间语、6.粗语、7.绮语,此四是语的罪业;
(三)是意恶:8.贪心、9.害心、10.邪见,此三是心造的罪业。
这就是身口意所造的十种罪业。这些罪业,无论是受戒的人也好,未受戒的人也好,都不能做。
(一)身恶
1.杀生
所有的罪业在具备四个条件时,才是一个严重的罪业,如果其中有一条或两条不具备,那么它虽是罪业,但不很严重。是哪四条呢?下面以杀生为例来说明。
第一是对境,杀生时,会有一种欲杀之念冒出来,此时,你要杀什么呢?杀鱼?杀鸡?或者是其它的什么?比如你产生了这样的念头:我要杀一只鸡,那么鸡就是对境。杀生前,心里很清楚的认识到这是一种生命,无论是人或动物,就叫对境。
第二是动机,即要有欲杀之心。如果没有欲杀之念,如走路时无意中踩死了蚂蚁,或是搬运时不小心踩死虫子,或是开车时无意之中辗死老鼠之类,这种杀生虽有对境,但是没有欲杀动机,不是故意的,所以第二个条件就不具备,这虽然是杀生,同样地剥夺了它的生命,但不是很严重的罪业。可是这种杀生也会给众生带来极大痛苦,因此,一定要小心。
第三是行动,例如,首先知道这是一只鸡;其次心里产生欲杀动机;然后拿刀割断鸡的喉咙,这拿刀割喉等一切实施杀生的行为就叫行动。
第四是结果,知道这是生命,对它(他)起欲杀之念,然后有具体的行动,这一系列的结果是什么?对境的生命结束了,这便是结果。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说,一人想杀一只动物,盘算了很久,一再地想杀它,由于考虑良久,心里就留下了很深的习气,在这样的前提下杀生,罪业就更厉害;另外,一人为杀个一生命,用了很多方法,因为采取的行动多,时间长,杀生手段各式各样、极其残忍,所以罪业也更大;此外,若以很强烈的嗔恨心杀生,罪业也更严重。
杀业可分为三种:有些因嗔恨心杀生;有些以贪心如贪肉、贪皮等而杀生;有些是因愚蠢而杀生的。以愚蠢杀生是什么样的呢?比如,某些外道借助杀生供养大自在天,这是他们的一种仪式,认为是一种解脱之方,还有认为动物生来就是给人吃的、动物没有意识、没有苦乐感受等等,如果以这样的观点杀生,就叫因邪见或愚蠢杀生;有些人觉得这些生命被杀时没有痛苦,或者杀生没有罪业,如认为害虫之类是该杀的,杀了也没有什么不好,以这样的动机杀生,也属于愚痴或无明杀生,罪过同样很大。
总之,这四条中若欠缺任何一条,罪业就会减轻,不是很严重;如果都具足了,哪怕是杀死一只蚊子,罪过也非常严重。以前,我们每一个人都造了很多杀生之业,现在都已经过去了,那么是不是让其白白过去呢?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忏悔令其清净,就像一件漂亮的衣服,不小心弄脏了,是不是永远让它这样脏下去呢?不是,可以洗净,那就要去洗;同样的,我们心相续中已经留下了很多罪业,已经被污染了,现在的办法就是清净忏悔这些罪垢,这是最关键的。
2.不与取
完整的杀生要具备上述四个条件,不与取也同样。如你看到别人的钱想去偷时,知道这是别人的钱财,就叫了知对境,对境便是其他人的钱。如果你以为这是他人的,但实际上却是自己的,就不具备第一个条件,就不是完整的偷盗,也没有太大罪过。譬如,你看到某物,觉得是一只鸡,想打死它,而实际上那不是一种生命,而是其它东西或是鸡的尸体,是你搞错了,这也不具备第一个条件,因为有杀生的动机,起心动念已经有了,不是没有任何过失,但并不严重。
不与取的四个条件是:第一,他人的钱物;第二,有欲偷动机;第三,设法去拿此钱;第四,觉得从此以后这些钱就是我的了,这样的想法就叫结果。
不与取也可细分,细节还是要看《普贤上师言教》。
3.邪Y
出家人要从根本上断除非梵行,在家人虽然没有这样的要求,但是邪Y也不能做。邪Y有很多分别,例如,男人主动与自己妻子之外的其它女子行不净行,女人也是同样,这是邪Y的一部分,同性恋和手Y也属于邪Y,其它的内容要看《普贤上师言教》和《俱舍论》,书上讲得比较清楚。
上面讲的杀盗淫是由身体而造作的,叫做身造业。下面是口造业:4.妄语、5.离间语、6.粗语、7.绮语。
(二)语恶
4.妄语
此妄语与居士戒中所指妄语是不一样的,它更细致一些。妄语也需要四个条件。第一,知晓对境为人,妄语肯定是对人说的,不可能对无情、一般情况下也不可能对旁生讲,那么人就是对境;第二,动机,要有欺骗人的动机;第三,采取行动,说话也好、写信也好、做手势也好,无论采取何种表达方式都叫行动;第四,结果,即指他人无论相不相信,只要听到(或看到)就是结果。这四条具备了,即是完整的妄语罪。平时很容易说这样的妄语,而且很多人都不觉这种妄语是不能说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犯。
居士受戒时,也有妄语戒,但是此妄语不是指普通的妄语,它是比较严重的,即为了欺骗别人而说:我有神通、神变,能够看到天堂、地狱,能够以神通了知前世、后世等等。这些不是一般的而是比较粗大的妄语,普通人是不会说的,但是,十不善中的妄语涵盖范围更广。
5.离间语
比如两人很要好,另外一人就嫉妒他们,故意讲一些令其分离的话,这样的话叫离间语。
6.粗语
粗语,也叫恶语。比如,对生理有缺陷的人,称呼瞎子、聋子之类不好听的话。总之,不管以何种方式,凡是让人听起来不舒服、令人伤心的话语,都叫恶语或粗语。
7.绮语
除了上述的妄语离间语粗语之外,凡是在贪嗔痴慢的基础上所讲的,如讲一些战争故事、很多感情上的经历等,都是绮语。因为其基础非贪即嗔,所言毫无意义,故叫绮语。
这四个是口造业。8.贪心、9.害心、10.邪见是心造业。
(三)意恶
8.贪心
当你看到他人财物而内心感觉喜爱时,就很容易生起这样的念头:我能拥有这些该有多好啊!或是想用非法手段获取财物,这种念头就叫贪心。
9.害心
害心是指伤害别人的心念,比如,对你不好的人,就想种种办法去害他,此起心动念即叫害心。
10.邪见
这里的邪见是什么?主要是指认为因果是不存在的,前世、后世也不存在,修道、成就、极乐世界、地狱等都不存在,这样的观点叫做邪见。
以上十种叫十不善业,其中每一种都有四个条件,细节在《普贤上师言教》和《俱舍论》里讲得比较清楚,大家可以通过看书进行了解。
十种不善中最严重的:第一是杀生,第二是邪见。为什么那么严重呢?
第一、杀生是伤害众生的生命,然而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当中,对于每一个有情而言,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最可爱、最可珍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除此以外,没有什么更珍贵的了,那么剥夺他(它)的生存权力,罪过当然很大!这对被杀有情来说是非常大的伤害,所以杀生是非常严重的罪业,绝不能做。
你们要切记,凡是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其他的做不到,可以逐渐去做,但不杀生一定要做到,如若不然,边故意杀生边学佛,这学的是什么佛呢?佛是什么样的?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你们都看过佛的本生传,他在修行的时候,为了填饱一个众生的肚子,都会将己最珍贵的头目脑髓割舍,包括自己的生命都会舍弃。学佛是什么意思?当然是佛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如果没有这样的发心,仅持一咒,到庙里烧烧香,叫不叫学佛?这不叫学佛,只能叫信佛。若是真学佛,佛陀怎么做的我们也应该这样去做,当然佛的很多行持是我们做不到的,但是现在要从能做的做起,不能做的也要逐渐去做,这才叫学佛。总之,对学佛人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杀生,如果故意杀生,就没有学佛资格,这点大家都要记住,很重要。
什么是生命?鸡、鸭、鱼,还有各种各样的海鲜,包括蚊子、蚂蚁等小昆虫,都是生命。蚊子、蟑螂、蚂蚁之类,虽然在家里不喜欢看到,但也不能害它们。现在我们住的地方,不是人类独自占有的,而是所有生命的家园,是所有生命共同居住的场所,人不能侵犯它们的生存权利,绝对不能杀害它们,这是其一。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80064.html
以上是关于生死轮回-《慧灯之光》第十五章 因果不虚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生死轮回-《慧灯之光》第十五章 因果不虚;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8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