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需一尘不染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修心需一尘不染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修心需一尘不染

修心需一尘不染
一尘不染:莲花生于水,长于水,却高出水面,纯洁而不受污染。人也能像莲花一样,生于世俗,长于世俗,但藉由心灵的升华而高出世俗,不受世俗虚幻不净的污染。那他走对了方向。人生于时空,活于时空,应该与时空融合为一体,莫想所面临的“时,事,物”为自己所有,是苦,是乐,是净,是秽,这些都是你自己的本体,于是这苦,乐,净,秽都是不再污染于你了。一个人一旦觉悟,眼前的草木国土山河大
佛教的故事小人书
地都变成天堂的美丽。为何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心如果清净,其所及之处也都是清净的,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如何,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是怎么想,如果我们的心认为世间骯脏丑陋,那么我们便看到了骯脏丑陋的那部分,如果我们的心觉得世间美妙,那么我们便看到了美妙。
如何修心:如果我们能了解得知自己的身体有如易碎的瓶子,防护心,要象固守城堡一样,用智慧来作武器与心生出来的邪魔作战,保卫胜利,决不可失守和放弃。要知道我们的身体十分脆弱,很容易受欲望控制,唯有依靠坚定的“心识”去抵抗身心的诱惑,就像战士守护城堡一样,一定要下决心去抵抗任何邪魔。如何能让自己心地清净,如果我们的心经常浑浊不清澈,行为就会被污染,一旦行为被污染了,就会不断产生烦恼,所以心地一定要清净,行为慎重,这是学道的基本条件。行为是心地的反映,心有了错误的想法,就会产生错误的行为,而错误的行为就会引来后续的烦恼与痛苦的后果。
情绪因而激动不安,心自然就不清净了。如果控制心意,我们的
佛教故事心得随写
心如果充满着贪念,嗔怒,愚癡三毒,就不可以信任它。我们的心不能让它随意,予取子求,必须努力控制心意,以免它放
赵朴初讲的佛教故事
纵地追随欲望。我们的心像猿猴一样,无时无刻不停地望外张望,没有止息的时候,有时心像野马一样,随时随地地四处奔驶,没有静止的时候。禅定是学习控制心念的最佳方法,将心止于一境,不使散动,我们人在那里心就在那里,我们正在做什么,心也关照所做的事。
我们时时刻刻要和自己的心对话,告诉自己:我要保持冷静,不能沖动,不能妄想。佛陀接着说:“有荣誉的时候,不能使心高举;受侮辱的时候,不能使心生恨”。人一旦生起怨毒的心,全身就会燃烧,智慧马上消失,业障立刻先前,所谓“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然而,我们平时所做的善事都化为乌有。一夜贤者偈,不要追悔过去,不要企求将来,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而未来的还没有到来,唯有掌握现在,仔细观察眼前的存在,即不动蕩也不摇摆。
必须如实地观察实践,努力做今天该做的事,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凡是能这样观察事物的人,他便会聚精会神不分昼夜的去实践,这就叫做一夜贤者,也叫做心止于一境的人。每个人要珍惜手上拥有的,不要去想没有的,或追悔已经失去不在拥有的事物。渴望目前还没有发生的事物,那就是“贪念&r
关于佛教因果轮回故事
dquo;,而珍惜目前已经拥有的那就是惜福。惜福就是知足,知足就能得到快乐。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86945.html
以上是关于修心需一尘不染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修心需一尘不染;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79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