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前譬喻故事(一)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学前譬喻故事(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学前譬喻故事(一)
学前譬喻故事(一)
[缘起] 为了使法理深入浅出,以便帮助学人更好地学习佛法,同时更易于被人接受,现列举一些寓言故事。
一、愚人与智者
有一位老人,干了一辈子捏泥人的行当,由于技艺精湛,人称泥人王。泥人王有一天照旧象往常那样,去街上卖泥人,不料今天的生意没有往常的好。好不容易才过来一个人,这个人大家都戏弄他叫“愚人”。还没等“愚人”上前,泥人王就连忙打招呼,介绍自己的买卖。“愚人”到了摊前,反复挑选泥人,最后说了一句令泥人王非常生气的话:“可惜是堆烂泥,买回去也没有用。”泥人王无奈地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又过来一位买主,是众所周知的自称“智者”的一个人。“智者”也反复挑选、抚摩了一些泥人,看上去很爱不释手。但最后他也说了一句让泥人王很生气的话:“好是好,不过太贵了。我要买的话,只能按你说的价的三折买。”老实而倔强的泥人王一口回绝了对方的要求。
众生迷于花花世界之中。万物均有佛性、均为佛性所幻化,就象泥土能够捏出形态各异、栩栩(xǔ,音许)如生的泥人一样。人称“愚人”的人,虽然貌似大智若愚,清楚泥人的本质是泥土,却看不到泥人的艺术价值,成了悲观主义者;自称“智者”的人,看到的是泥土的妙用结果,却忘了泥人的本质是泥土,其艺术品也是很出色的,从而自以为是、看轻泥人的价值。前者走向了顽空,后者走向了放任,都是不可取的。
二、绿叶与树根
一棵大树正在茁壮地成长着。浓密的叶子在烈日的照耀下,更显得熠熠(yì,音易)生辉。微风吹来,一片树叶有了想法:“我要是能上天该多好啊。”树根知道了她的想法,赶忙摇动身躯警告她。她厌恶地望了望树根,说:“讨厌。你有什么权利劝我。你每天和淤泥打交道,我都担心你玷(diàn,音店)污我。我要拼命地吸收水分、养分,奋力一搏,之后飞上天空,叫你们看一看我的雄姿!”树根劝道:“可别这样想。你要知道,只要继续吸收养分、水分,等秋天到了,你自然会飞向天空,回归自然的。”但叶子不听这些话。又一阵风吹来,叶子狠劲向前努了努身体。由于叶柄与树枝连接的根基不牢,叶子一下子飞向天空。可是好景不长,风一停,叶子又回到了树根旁,变得无依无靠。叶子懊悔了,陷入了沉思。树根又来劝导她说:“有为地做任何事情都是不行的。叶落归根。春去秋来,年复一年,你们这些叶子换了一茬又一茬,而我却始终是永恒的。但是我却比你们还要逍遥解脱:我深扎泥土,为的是让你们这些叶子幸福,为的是使大树经得起风吹雨淋。我因此而生长得更加茁壮。不但在泥土周围我很自由,而且我可以通过养料、水分的上达,也知道了上面的事情,不更解脱吗?
一些修行者一味追求解脱自在,却不知真正的解脱自在是没有空间限制的。追求美丽的景象,最后还要叶落归根。一心追求解脱,急于寂灭(圆满),说不定会象这片树叶那样,最后还要回归到根部这佛性上来,受到佛性之理的惩罚。
三、野驴与家驴
一只野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和一只家驴相遇,两位交谈了起来。野驴问:“你是怎么弄到饭的?”家驴答:“我经常转圈,一转圈,饭就到手了。”意思是说,家驴在家里干着拉磨的活,主人因此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93463.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学前譬喻故事(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学前譬喻故事(一);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73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