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择菜不丢青,胜似诵藏经(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择菜不丢青,胜似诵藏经(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择菜不丢青,胜似诵藏经(二)
老和尚用的东西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他经常拄的拐杖就是地上长的一种名叫“灰灰菜”的野菜秆子。大家都说。从没见他拄过新拐杖。一次。老和尚到南阳义乌念佛堂。南阳的张居士供养了老和尚一根拐杖、一枚红玛瑙戒指和一条紫色的手珠。老和尚当时就说:“出家人哪有戴戒指首饰的呀?不如法。你拿走吧!拐杖我也有。”
这根拐杖是张居士专门买来送给老和尚的。所以。他很坚持地说:“没关系。您老人家可能一辈子也没戴过这些。您戴上让我看看漂亮不漂亮。而且您的那根拐
老和尚高兴地接受了这些供养。
一个星期后。张居士又去了念佛堂。有人告诉他说:“老和尚有事回寺院了。临走时把你供养的戒指和手链念珠都留下了。还说出家人不应该戴这些东西。颜色都太鲜艳了。不如法。”张居士听了。心想:“这老和尚真是大修行人!他见我那么执着。为
隔了段时间。老和尚又去南阳义乌念佛堂的时候。张居士来看他。一看老和尚手中拿的不是自己上次送他的那根新拐杖。就问他:“我送给您的那根拐杖您咋不用呢?”老和尚哈哈笑着说:“咱没你那么大福报啊。咱用这就行了。”老和尚把那根新拐杖转送给了别人。
老和尚的生活俭朴。一切起居琐事都是自己料理。寺院地处农村。条件比较差。室内没有暖气。所以冬季比较冷的时候。老和尚就自己用火盆生火取暖。因此。每年秋天过后。老和尚就开始去挖树根。然后劈开晒干以备过冬用。老人家虽然一百多岁了。但还是和年轻人一样。只盖一床棉被。外边再搭一床就过冬了。有一次居士们给老和尚打扫房间。顺便想帮他把衣服和床单洗洗。结果掀开被子。发现脚头那一端怎么抖也抖不开。仔细一看。原来老和尚
老和尚的生活很简单。一位法师与他相处了近两年的时间。发现老和尚从没有喝过茶。就问他为什么从不喝茶。海贤老和尚说:“喝白开水好。喝白开水简单。也免得居士们再破费很多钱来供养咱们茶叶。爱好喝茶。也是习气。白开水一样能止渴。为啥非要喝茶叶呢?”
老和尚不喜欢居士们为他张罗。二〇一二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南阳的居士们欢欢喜喜地给老和尚办了一桌素席。庆贺他一百一十二岁生日。可那些菜老和尚一口都没吃。最后只吃了一碗芝麻叶面条。为什么?老和尚这是表法:一切自然、平常就好;特别为他做。这不好。不平常、不自然都不是好事情。所以他一口也没吃。
虽然老和尚那天不高兴。但居士们还是要与他合影留念。照片洗出来后。熟悉老和尚的刘居士说:这是老和尚一生中最不高兴的镜头。
照片上的老和尚非常不高兴的样子。他从来没有拿这副面孔对过人。他这个态度是在告诉居士们:你们这样做。实在是太浪费了。老和尚的心里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度众生。都是在教人。他这一天的举动无非是想告诉大家要节俭。要吃苦。
吃苦就对
佛经上佛常常说。我们这个世间是八苦交煎:生老病死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谁能免得了这八种苦?我们天天都生活在这八种苦之中。却不想要出离;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眼见的、耳听的、鼻闻的、舌尝的、身所接触到的……这种种现象摆在我们面前。从未中断过。我们就是不能够觉察。海贤老和尚觉察到了。所以他对这个世间毫无留恋。
(《海贤和尚》。妙音著。团结出版社。2015年版)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1/51200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择菜不丢青,胜似诵藏经(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择菜不丢青,胜似诵藏经(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