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赵阅道焚香告天的故事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02 00:2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赵阅道焚香告天的故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赵阅道焚香告天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赵阅道焚香告天的故事

  这是举一个例子说明。讲怎么样生起恭敬。『赵阅道』。宋朝人。《了凡四训》里面有提到他。这是一位圣贤。他在宋朝时候进士及第。进士就是过去最高的学位。就像现在讲博士。博士是最高学位。进士及第之后一般朝廷就会请他做官。那么他在宋仁宗时期做到了殿中侍御使。干什么的呢?就是在朝廷上专门弹劾那些失仪的人。就是不守规矩的。威仪不够。这赵阅道就会弹劾。可见在宫廷里头非常注重威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能扭扭捏捏。赵阅道看到这种人一定就向皇帝弹劾。

  没有威仪的人就没有恭敬心。没有恭敬心实际上就不忠君。不敬天。这种人那就不是圣贤君子。那么皇上就不能重用这种人。他在大劫面前可能道德就守不稳。一定是平常都是恭恭敬敬的人。谨小慎微才能养他的大德。赵阅道本人就是这样的一种人。所以他敢弹劾别人。人家做不够他就敢批评。为什么?他做的正。他要做不正。那他自己就被弹劾掉了。所以皇上任命他做殿中侍御使就因为他真的做到了。所以他为人是气宇轩昂。庄严正直。在弹劾人的时候不避权贵。不管你是皇亲国戚也好。还是什么大官也好。凡是你犯了错误他就批评。就向皇上禀报。正气十足。所以京师称为他是铁面御使。他是刚正不阿。大公无私的人。不讲私情。只讲公理。

  这位赵阅道早年就崇信佛法。跟一位法师叫佛慧禅师很熟。赵阅道对三宝非常恭敬。每次见到佛慧禅师都虚心的请教佛法。不厌其烦。而禅师对他反而是呵斥。从来不好好的跟他回答问题。只是骂他。而且不给他机会去辩驳。这赵阅道他修养也很好。你看他身为大官。在禅师面前就做一个小学生。挨批挨骂都不敢。不会去反驳。为自己辩护呀。甚至顶嘴呀。不敢。这是尊师重道。为什么他能尊师重道呢?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你在家能够孝养父母。对父母能够尽孝。能够恭敬。自然你对老师。禅师就是老师。你就会有恭敬心。你不敢跟父母顶嘴。你当然也不会跟老师顶嘴。你就会一切顺从、听话、老实。那么你在朝廷做官也自然能够忠君爱民。所以一切德行全是建立在孝道基础上。

  赵阅道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学佛也非常有成就。你看它这里讲每天都是「焚香告天」。实际上他就是用《感应篇》。用这个功过格对照自己。一天犯了哪些过错。绝不苟且。犯了过错一定把它记录下来。那么今天行了善事也把它记录下来。这叫功过格。功就是善。过就是过错。把一天的善恶记录等于说我们现在讲做日记。日记应该怎么写啊?不是写你今天去哪儿玩了。见到什么人聊什么天了。不是写那些废话。就写你今天修行。行了什么善。犯了什么过。有什么心得。写

佛教有一个母亲吃鱼籽故事

这些。修行日记呀。那么他写在黄纸上。然后每天晚上在他的庭院里头设上几案。焚上香。把这个纸焚化。禀告上天。请天地鬼神来监察他。他讲的这些全是真实的。不敢欺瞒天地鬼神。晚上不敢写的。白天就不敢造。用这种方法来激励鞭策自己断恶修善。这是他那种改过的方法。纯用真诚心。

  

佛教故事真正的美貌

古人都敬畏天地。都敬畏鬼神。他们知道真的它们都有。有一些人他有天眼他能看到。像有些小孩。受的污染不多。心思比较纯净。他就能看到。看到他自己可能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去问大人。大人也觉得小孩是不是胡说八道。以为是幻觉。实际上不是幻觉。真的看到。但是他慢慢长大了。知道的事儿多了。心就不清净了。慢慢就看不到了。就是那天眼就没有了。这是他道德的天眼。刚

看破爱情的佛教故事

刚生下来他这天眼能保持。但是慢慢就没有了。为什么?心污染了。想要保持没有别的。那就得修行。保持自己的心地纯净纯善。你才能够保持这种本来天性中带来的这种功能。

  赵阅道学佛也很用功。修行改过也非常认真。结果有一次。跟同僚一起吃茶宴坐。忽然听到一声雷鸣。当时赵阅道听到雷声当下大悟。开悟了。结果说了一首偈子。佛慧禅师听到这首偈子给他印证。这第一次赞叹赵阅道。说赵阅道撞彩了。撞彩了意思是说他已经打开他的玄关了。开悟了。碰上了。开悟确实要碰上。但是我们自己要做好我们这个准备。怎么才能开悟呢?把心里空了。你才能开悟。什么妄念都没有了。心全空了。这就是法器。这个法器还没开悟。但是遇到一个因缘的时候。比如说赵阅道听到雷声。他就开悟。震开他的悟门了。有的人可能看到了雨打芭蕉开悟。有的是他的老师给他点了一句话开悟了。每个人开悟因缘不同。但是条件是一样的。就是我们的心是空的。完全清净。没有妄念。这时候就能开悟。那你要想没有妄念。下手处就得学赵阅道。用功过格检点内心。先断恶修善。把心中的恶念都洗刷干净。然后善念也自然就很容易洗刷掉了。当你把善念都放下了。不思善不思恶。这时候遇到了开悟的因缘就能大悟。

  所以赵阅道后来官做到了很大。做到了太子少保。等于是太子的老师了。然而他的修行并没有间断过。他在自己家里面筑了一个小屋。在一个高处筑了一个小屋。每天退朝之后就在那里独坐禅修。真的是非常的精进。持戒也很精严。生活非常简朴。后来七十七岁的时候。就在他自己住的这个「高斋」。他自己命名叫「高斋」。就是高处一个小屋。坐化。他预知时至。坐化之前写了一封遗书给佛慧禅师。感谢他。跟禅师说。"非是平日警诲。至此必不得利益"。就是说"如果不是师父你平日每次对我的那种警策、教诲甚至是棒喝。到这个时候。就是临死的时候。功夫必不得力"。意思说现在功夫得力了。也是靠师父对我这一生的那种教诲。所以这是一个真的开悟的大德。在《五灯会元》里头有对他的记载。这属于禅宗祖师级的人物。虽然他是在家人。所

师父讲的那些佛教故事

以从这里可以看到。你想修行有成就。那下手就是用功过格《感应篇》。天天

佛教故事神奇的神仙

都是「字字反入身来」。反省检点。我们想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要用这种方法。所以我们学《感应篇》决不会耽误我们修净土。反而是辅助我们能够更好的念佛。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1/51202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赵阅道焚香告天的故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赵阅道焚香告天的故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50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