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印祖故事:以道相交不受礼,变卖供养印经书(40)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01 11:2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印祖故事:以道相交不受礼,变卖供养印经书(40)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印祖故事:以道相交不受礼,变卖供养印经书(40)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印祖故事:以道相交不受礼,变卖供养印经书(40)

  民国六年。北洋军阀势力进入浙江。时局日非。嘉兴革命党人戚则周脱离政治活动。为求哲理。研究佛学。戚居士历任四县县长。本来绝不信佛。后来是怎么信佛的呢?当时戚居士得了胃病。百药无效。有一位很有名的西医。劝他多吃鸡汁。胃病自然会好。那知道。天天吃鸡汁。胃病得更凶。后来到上海。住在朋友家里。有一天。他清早起来很是无聊。随手在书架上拿到一本经书。里面有一篇唐朝丞相裴休的序文。写得极有价值。因此。他想。这样有学问的丞相。尚且信佛。我是怎样的人。怎么可以不信佛呢?从此发心研究佛经。实行念佛吃素。结果很厉害的胃病。不吃鸡汁也不吃什么药。反倒好了。后来在朝拜普陀山时。皈依了印光大师。法名智周。我们从印光大师给他的书信中可以看到印光不贪供养。一心弘扬净土的悲心。

  民国九年。戚居士托光顺法师给印光大师带去夏布和莲子。大师回信说:“光顺师至。持汝手书。并夏布莲子交光。言汝已住伊庵等情。窃念汝资非余裕。何须效世谛人情。作投桃报李之仪。尔我以道相交。当以直道而行耳。兹既寄来。当以为作福之资。谢谢。”苦心劝戚居士先学净土。缓学楞严。大师说:“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当唯以翻阅研究净土为事。半日学解。半日学行。必期于彻头彻尾。了无疑惑而后已。《楞严正脉》。且作缓图。纵亲见如来藏妙真如性。亦不能即了生死。见性是悟。非是证。证则可了生死。若唯悟未证。纵悟处高深。奈见思二惑不能顿断。则三界轮回。决定莫由出离矣。若不通《楞严》。倘净土法门。能仰信佛言。决定无疑。真信切愿。以修实行。则决定往生。为极乐世界中人。况兼现世国

关于风水和佛教的故事简短

界危岌。尚欲以危险时际。有限精神。作不急之法务。企得大通家之名闻。以充体面。致自己专修一事。竟成颟顸乎哉?倘净土法门。悉皆谛信深知。不妨再研《楞严》。及各经论。”

  民国十年初。戚居士托真如寺研慧法师给印光大师带去书信和绵被垫一付。大师回信说:“智周慧鉴。昨日真如寺研慧师来代手书并棉被垫一付无讹。窃念居士爱

佛教轮回转世的故事视频

我情深。感激不已。然光固有被垫。以八元转卖于人。并去年夏布卖九元。共十七元以作施送文钞之助。文钞现由商务印书馆另编排印出尚未订齐。过几日当即寄来。光自己订一百元书。丁福保亦订五十元。余有友人托订百数十元。书近七百部。除友人自施外。光一百元书。托张云雷寄之四方以结法缘。待寄来时。当寄一包。共五部。除自存外。酌量送人。汝十七元亦入此数。作我预订算。可请四十几部。此四十几部。有一、二人阅之生信。依教奉行。其利益比光自服用之利益。

佛教地狱在心中故事

实天地悬隔。况不止一二人乎。切勿以光不谅人情。送来不用转卖见怪。则幸甚。嘉兴亦与古农寄一包。令施送尔。若有人要。当令彼向上海请。或杭州商务印书分馆请。切勿再向光要。以光所请者。皆派而送之。若特去又请而结缘。则无此财力尔。商务印书馆定作大洋五角五分。除先预定作七折算。此外皆纳实价。以后再勿寄衣物来。若念光愚诚。但志心念佛敦伦。并随缘化导。比寄衣物。胜之多矣。”因为戚居士对于专修净土一事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大师寄给的文钞也没有细心地阅读。所以大师又劝道:

  “文钞此番所印。有九十余篇。光满腹中草

佛教经典4大爱情故事

料。通通倒出矣。岂更有口传心授之秘诀。以私授于汝乎。光学识褊浅。无大发挥。然能依之而行。决定有益无损。决定能了生死于现生。侍弥陀于没后。诚恐视为卑劣。则卑劣矣。譬如金木泥彩所造之佛。以真佛敬之。即可成佛。以金木泥彩视之。则亦金木泥彩而已。然亵金木泥彩。则无罪愆。若亵金木泥彩之佛像。则罪过弥天矣。善得益者。无往而非益。鸦鸣鹊噪。水流风动。无不指示当人本有天真。(禅宗所谓祖师西来大意)况光之文钞。文虽拙朴。所述者皆佛祖成言。不过取其意而随机变通说之。岂光所杜撰

佛教公案故事 捐助

乎哉。光乃传言译语。令初机易于晓了耳。然虽为初机。即做到极处。亦不能捨此别修。以净土一法。乃彻上彻下之法。非如小乘之法。大乘便不用以修习也。”

  接着。戚居士向大师求出家。大师又回信开示他:“光意欲令阁下。安居己家。即俗修真。上可感发上人。发生净信。下可率其妻子。同沾佛恩。”要靠定仗佛力的净土法门:“普贤十愿。文殊一行。若能精修。一切经论即不贯通。亦可顿脱烦笼。高预海会。若于此仗佛力一法。信不真。靠不定。即深通宗、教。亦只是口头三昧。欲以此口头三昧了生死。真同欲以画饼充饥。必致途穷深悔。而毫无裨益也。” “祈专心念佛。即是真法门眷属。切勿来山。以致彼此为难。至于必欲出家。当另礼高明知识。断勿以光为隔碍。不便另拜余师。致失巨益也。”

  不过。戚居士没听劝。还是跑到普陀山三圣堂。在真达和尚座下剃度出家了。法名明道。在三圣堂的时候。他的女儿来信说双目失明了。伸手于前。都看不见。明道法师想回家把女儿送到杭州尼庵去。印光大师则叫他给女儿写信。叫她至诚念观音圣号。不到一个月。明道法师的女儿就亲自写信来说眼睛痊愈了。

  【注释】

  戚则周(1880-1935):浙江嘉兴人。原来是嘉善县西塘周氏子。后入赘于嘉兴城南开米行的戚家。改名戚则周。又叫戚思周。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回嘉兴当警察。暗中参加反清革命。与同乡范古农居士同为嘉兴的革命党人。后来都皈依佛教。其妻病故后。乃依真达和尚出家。是为明道法师。参加太虚法师主持的中国佛教总会任常务理事。印光大师到报国闭关。他为报国寺当家。负责弘化社流通事务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去世为止。享年55岁。骨灰归葬嘉兴故乡。叶恭绰居士撰写碑文。

  ◎本文转自: 显密文库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2/519185.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印祖故事:以道相交不受礼,变卖供养印经书(40)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印祖故事:以道相交不受礼,变卖供养印经书(40);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33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