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喻经卷上》2、愚人集牛乳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百喻经卷上》2、愚人集牛乳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百喻经卷上》2、愚人集牛乳喻
译文
往昔有一个愚人。将要宴请宾客。便想积集牛乳。准备设宴时供用。因而想道:我如今若是预先天天挤取牛乳。牛乳渐渐多起来。终究无处安放。或许还会变酸败坏呢。不如就让它盛在牛腹里。待临到宴会时。便可一下子全部挤出来。想罢。就捉牢母牛和小牛。各各系在不同的地方。过了一个月之后。他方才设置宴会。将宾客迎入。安顿好。方牵过牛来。想挤取牛乳。而母牛的ru房瘪塌塌的。一点奶也没有了。这时宾客们或是瞪着他。或是嗤笑他。其他的愚人也是这样。想要修行布施。只是说待我大有财物之时。然后才一下子布施掉。还没来得及积聚起来。或是被贪官、水灾、火灾、盗贼侵夺掉了。或是猝然命终了。赶不及布施。那些愚人也如集牛乳的愚人一样。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
百喻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
原典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今若预于日日中(上殻+下牛)取①牛乳。牛孔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上殻+下牛)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②母子。各系异处。却后一月。尔乃设会。迎置宾客。方牵牛来。欲(上殻+下牛)取乳。而此牛孔即乾无有。时为宾客或瞋或笑。愚人亦尔。欲修布施。方③言待我大有之时。然后顿施。未及聚顷。或为县官、水火、盗贼之所侵夺。或卒④命终。不及时施。彼亦如是。
注释
①(上殻+下牛)取:挤取。(上殻+下牛)音勾。
②悖牛:母牛。
③方:仅、只。
④卒:同猝。
译文
往昔有一个愚人。将要宴请宾客。便想积集牛乳。准备设宴时供用。因而想道:我如今若是预先天天挤取牛乳。牛乳渐渐多起来。终究无处安放。或许还会变酸败坏呢。不如就让它盛在牛腹里。待临到宴会时。便可一下子全部挤出来。想罢。就捉牢
解说
生命飘忽。身外之物。更是聚散不定。因而布施之举。当时时实行。多少无论。毋须等待什么时机。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2/51947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百喻经卷上》2、愚人集牛乳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百喻经卷上》2、愚人集牛乳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