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虚云老和尚戒灵通侍者酒并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虚云老和尚戒灵通侍者酒并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虚云老和尚戒灵通侍者酒并偈
甲戌岁秋。云初入山礼祖殿。见祖坐龛内。一金色须发、状如欧人之像者。名曰灵通。虽《坛经》未见纪载。而诸籍中称侍者。为波斯太子。慕道而来。性好酒。于祖在日。许其偷饮云云。又于龛之右。设一酒亭。金碧檀栾。备极工致。中具香炉、花瓶、酒缸、杯箸。
余怪。以问香火僧。僧曰:“侍者好酒。不献则不利。”
余谓:“尔辈欲饮。以侍者为雉耳!”
僧曰:“和尚若不信。请验之。”
乃命其注酒缸内。守视之。不数时。而酒化水矣。三日如是。怪矣!
溯劝灵通侍者戒酒。以达观可公为第一次。憨山清公为第二次。撤其酒器。为文祭告。越今
余重思之。恍然有悟。侍者于侍祖日。饱尝法味。必不嗜酒;即使偶尔偷饮。经达观、憨山之劝。亦必断除。何以至今仍有烈酒化水之异?其必野狐精怪之辈嗜饮。以侍者为凭籍。此一念之邪也。以邪招邪。于是一班闲神野鬼。感应其邪念而来。侍者不饮。而野狐精怪及闲神野鬼皆大醉。酒乃化水。理不当有。事则无疑。
于是余毅然撤其酒亭。毁其杯酌。奉侍者于伽蓝殿。重塑其像。使两手
侍者有德号灵通。
誓辅祖庭众所尊。
人多讹传师好酒。
师奉千佛无此风。
想是佞恶窃尊誉。
嫁罪自饰将无同。
今为拈出雪此耻。
长伸两手振吾宗。
再告灵通侍者文
丁丑秋。寺内僧俗多病。众议纷纭。以格侍者酒供为词。因再为文以告之曰:
维岁丁丑。维月庚戌。是月之朔。壬申之日。南华禅寺住持虚云。率领监院合山大众等。虔备清斋酥酡妙供。沐手焚香。上禀祖师。奉告尊侍
云以不德。入侍祖庭。举坠兴废。三年于兹矣。各事进行。均称顺利。正当恢宏殿宇。百工斯勤。惟自本年入夏以来。僧众匠工多病。百般医治。效果殊微。岂以云改建殿宇。重新祖庭。而未禀命乎?云朝乾夕惕。鞠躬尽瘁。此心当为祖师所谅也。谓为禁格侍者饮酒乎?则佛制戒律甚严。以酒器过人者。五百世无手。云不敢以害侍者及祸僧众也。因之曾为偈以戒侍者。今僧众工匠。又因病而涉及禁侍者饮酒问题。云不得不上禀祖师寂光加被。再告侍者绝酒耽禅。并以解一般僧人之惑。
我中国自仪狄作酒。禹饮而甘曰:“后世必有以亡其国者。”其旨深哉!
延及周初。世人皆中于酒。其时流风所被。必有极扰乱社会秩序者。于是周公作酒诰曰:“酗于酒者。系归周。杀无赦。”可谓严厉之极。
降至唐宋元明诸代。无不时有酒禁;而禁终不能绝。此何故也?必有所至矣。
夫酒之性有二:一曰麻醉;二曰兴奋。世俗人以之合欢。以之解愁。诚以世俗之人。处五浊恶世。八苦交煎。借酒浇愁。其中固似别有天地。何也?中酒有三:大醉则狂。狂斯乱;中醉则昏。昏斯沉;微醉则酣。酣斯畅。昏狂皆足戕己害人。不必论;即
若乎灵通侍者。亲侍祖师。必得甚深禅悦。即今日僧众禅堂坐香。试问:到初地定时。百骸调适。身心俱忘。万象如如。孤明历历。此时境界。以视哺糟啜粝而为酣畅。不亦天渊也哉!初地尚如此。甚
自今以后。不许滴酒入祖庭;如有疹厉。云自当之。用是禀我祖师。启我侍者大师。告我僧伽。从兹共励。维护祖庭。侍者功德。福济无穷。内外清净。顿消滓尘。灵源迸溢。枯木逢春。山门宁静。共转法轮。
文字|《新编曹溪通志》
原文出处:https://fo.china.com/fostory/20001207/20221017/25676430_all.html#page_(*)
以上是关于「文化」虚云老和尚戒灵通侍者酒并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虚云老和尚戒灵通侍者酒并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0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