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生命可贵作业必慎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14 02:5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生命可贵作业必慎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生命可贵作业必慎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生命可贵作业必慎

  生命可贵作业必慎

  仁俊法师著

  人类对一切事物尽管好恶不同。但对生命总是最爱好的。生命虽然有生灭的。但却有三世相续性:向前看。它承受著无限复杂的业因影响;往后看。它开展出无限复杂的果报事实;从现在看。它正从无限复杂的意志中创造一切。宇宙乃是纵横无垠的生命轨网。这轨网中驰骋著无限的生命活力。就中人类的生命活力比一切动物都

佛教故事大全珍惜当下

格外强大。人类善于运用生命活力则相安。否则。就相冲起来。因此。人类不应只关心自己的生命。更应重视由运用生命力所得的结果而详加审决。

  宗教家最重视生命问题。运用其无限心智。总是为著揭开生命之谜。世间宗教对生命的来源。大致都认为是从天生。或从神生。我称之为祂给生命观。祂们著重在找出产生一切的实因。肯定著这实因能生一切。在所生的一切中。莫不从人类开始说起。天神是生命的起源。人是天神的后裔。借父子的名目稳建宗教的情操。这不但是情的感引。实是为著说明生命的由来和著落。信奉祂给的生命观。都虔诚地肯定生命不灭。灵魂得救。生命的升堕操之于神。而不操之于己。这样。人就成为神的傀儡。不能把握生命了。

  佛教主张自造生命观。与祂给生命观恰好相反。从缘起假我上建立的生命观。绝不承认有一能生生命的实因。只是寿、暖、识的综合作用。此三者中识是生命的主体。余二是识受生的凭借。依一分经说。识决不会消灭—l—‘真识不灭’。它像相续的瀑流永远奔泻不已。这象征著生命的延续无尽。不常不断的三世生命

佛教故事之蟒蛇报恩

观。最不易

佛教故事里总降服别人

为‘顺世’者所信受

佛教关于节俭的故事

。用肤浅的现实眼光看生命。对它的含蕴力、演化力都不能测其究竟。否定过未。只谈现在。纵然肯定人生价值。发挥人生德能。其实太有限了。柲奥而难以索解的生命问题。世间智者只有以‘罕言命’的态度了之。后来虽也谈到‘命’的问题。总是同天连在一起说。对现实而难知的生命底蕴却不十分措意。把命看得太高玄。不一直从人生上说明它。有敬畏心的存著对天负责的观念;存诈术心的就以天命为护符;存杀夺心的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天命。逞心快意的砍斫一番。中国固有文化对生命负责的一面说得不够明警透辟。一旦时代思潮涌入或内部变乱蜂起之际。群心真空。作其渗透。受其鼓动。与此颇有关系。中国人的善恶观。不专从自身上著眼。而是‘近在自身。远在子孙’(在此种思想的影响下。造成‘族诛’的惨酷滥刑)。自身同造的业。现在没有受到报应。就推到子孙身上。这叫做自作业他受报。与因果律根本不合。因此。有的人只要有了儿子和钱的话。老了就预备纳福。对未来的业报和生命很少顾虑到。大都存著「罢了吧’的念头。这是由‘静’而‘断’的生命观。西方民族则不然。在宗教的信奉下。以上帝为第一。以生天国为最高目标。儿子和财富在他们心目中看得并不太重要。一切努力都为著生天的准备。愈努力愈有生天的把握。对养老与纳福看作是不光荣的事。罢了吧的观念他们是最讨厌的。这是由‘动’而‘进’的生命观。虽然他们的生命进展到某种阶段&mdas

佛教故事四十里听闻

h;—生天国享欲乐就认为满足了。但对未来的生命总预先有一番充分准备。西方宗教对过去生命虽不承认是自造的。但对现在和未来的生命却看得极其重要;对未来生命又比现在生命看得更重要。这是以现在为过渡而以未来为归宿的生命观。比中国人只著重现在而漠视未来的生命观看得长远些。但是与佛教的生命观相比。我们都却抹煞了前一段——不承认无始生命的展转性。对生命深义没有圆彻的体认。佛教的生命观是向前推远看。向后拉长看。向现实的错综活动看。就体会到现在生命必然受著过去生命的影响。而现在生命又是未来生命开展的先驱。善恶业不从旷远无尽的生命上说明。人对善的操守与恶的拒斥就难以坚定到底。作善的有时境遇极坏。甚至以身殉道;作恶的有时境遇极佳。可能终身富贵。为善不足作恶有余的人。就是为这种事相蛊惑著。善恶全是生命力的表现。从生命中表现出来。当然还是结归于生命。生命中的业种长期保持著。到众缘成熟时就自然现行。这同良莠的种子播在田里。受到日光雨露的蒸润。就必然抽芽一样。体察善恶的业因。都由自己的生命而发动。而承受。才能提高眼光澈见世事的真相。才能知所警惕。知所勤勉。这种观念。中国人特别值得提倡。

  佛教时常从相续边说明生命流转的情形。有情是一群群的生命现象。这现象中含有无限复杂的影响力。自他的生命就从这无限复杂的影响中而酿造。而生起。看来。虽然这一群群的生命作用过去了。因为影响——业力不灭。所以新的生命依然出现。业力相续。生命不断。从净业中安顿生命。改造生命。进而完成生命。这是佛教说生命相续的意趣。生命的如幻来去。苦于无法征信。据佛经说。得了三昧或‘净天眼’。就能自识宿命。这如科学家用最精制的望远镜。就能看到无数的星球——世界一样。未来的新生命就像‘影移日续。日移影续’似的。总是在六道中来往不停。与染业相应的生命。到了相当时期。就非死不可。非生不可。在即死即生的相续中。自己丝毫作不得主。与净业相应的生命。以大悲愿力薰润微分烦恼。或长或短。听其自主。转流门中的生命。同带著眼罩牵磨的牛一样。老是苦迫地跑个不停。悲愿门中的生命。同乘飞机抓著引擎一般。行止升降。无不如意。凡夫的生命总是在狭长而痛苦的生命线上挣扎著。受著时空的限制而讨厌它。却偏又推不开它。痛苦就在时空促狭的限制下产生出来。被这个时空限制著。就不能进入另一个时空中去。对这个时空的种种磨折忍受不了。逼得想迁移到另一个时空而避免它。由于有情的心量有限。形成环境的分野。这自然安顿不下来。圣者的生命总是在宽阔而自在的生命线往来无碍。不受时空限制而能转变时空。从这个时空而能进入无量无边的时空中去。处处能安顿生命。凡夫的生命是有系属的。圣者的生命是无系属的。时空的有限与无限。系于有情业行的有限与无限。染行有限。净行无限。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切业行都是有限的。以他人为中心的一切业行都是无限的。以无限的净行改变时空——特别是空间。无限的时空就能让生命安顿下来。世间宗教的世界观是竖面——直上直下的。佛教的世界观是以横面为主而包含得竖面。前者是有限的立体世界。后者是无限的复面世界。神教者形容竖面世界如何的美满、快乐。劝人生到那里去。其实小得太可怜。生命大用难以发挥。佛教的世界观有净有秽。赞净令羡。详秽启悲。而大心之士。则宁舍净土而生浊世。从无量无边的世界中随机适性的发挥无尽的生命大用。佛教生命观的超胜在此。生命向竖的方面升华。就同登宝塔一样。到了顶层就无路可通。生命向横的方面发展。就同乘水陆两用吉甫环游世界一样。对大宇长宙总是观赏不尽。于(天)上不恋。居(人)中不厌。入(地狱)下不堕。从横面的人间扩展到直上——天国直下——地狱均使之人间化。净化人的无尽心行与无尽业行。做到不滞于上。不堕于下。而却把上下都庄严得同人间净土一样。佛弟子应从这样的心境上。建立起净行无限的生命观。

  生命有了真信念大愿力在前面领导著。才不会走上邪径曲途。从真信念中运用生命。从大愿力中造作事业。则一切便纳入正轨。业是自己当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止业作业全由自己操纵。人的特性在能作业。人文界的一切无不从作业而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是人类所独具的灵知作用。学佛就是为了要作更多的净业。从行愿精进中实践净业。生命才不会被爱染缠缚著。业力能决定一切。也能改变一切。直从当前的业辨察善恶。善则作。恶则止。这必须自己有最正确最丰富的慧解才成。人类前途的祸福。决定于当前的一念。不为这一念蒙蔽著。生命的光辉才能照彻无限前途。由命造业。从业成命。转染命而成慧命。全赖广作净业。生命可贵。作业必慎!

原文出处:https://www.zhongfox.com/fo/detail_383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生命可贵作业必慎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生命可贵作业必慎;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045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