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奉佛至孝之行感动天地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0-29 00:5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奉佛至孝之行感动天地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奉佛至孝之行感动天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奉佛至孝之行感动天地

  《六度集经》卷第五之〈四三〉

  昔者菩萨厥名曰睒。常怀普慈润逮众生。悲愍群愚不覩三尊。将其二亲处于山泽。

  父母年耆、两目失明。睒为悲楚、言之泣涕。夜常三兴、消息寒温。至孝之行、德香熏乾。地只、海龙、国人并知。奉佛十善:不杀众生、道不拾遗、守贞不娶。身祸都息;两舌、恶骂、妄言、绮语、谮谤邪伪。口过都绝;中心众秽、嫉恚贪餮。心垢都寂。信善有福。为恶有殃。

  以草茅为庐、蓬蒿为席。清净无欲、志若天金。山有流泉、中生莲华。众果甘美、周旋其边。夙兴采果、未甞先甘。其仁远照、禽兽附恃。

  二亲时渴。睒行汲水。迦

立雪堂的佛教故事

夷国王、入山田猎。弯弓发矢、射山麋鹿。误中睒胸、矢毒流行。其痛难言、左右顾眄。涕泣大言:“谁以一矢杀三道士者乎?吾亲年耆、又俱失明。一朝无我、普当殒命。”抗声哀曰:“象以其牙。犀以其角。翠以其毛。吾无牙、角、光目之毛。将以何死乎?”

  王闻哀声、下马问曰:“尔为深山乎?”答曰:“吾将二亲、处斯山中。除世众

佛教动漫地藏王菩萨的故事

秽。学进道志。”王闻睒言。哽噎流泪。甚痛悼之。曰:“吾为不仁。残夭物命。又杀至孝。”举哀云:“奈此何!”群臣巨细莫不哽咽。王重曰:“吾以一国救子之命!愿示亲所在。吾欲首过。”曰:“便向小径。去斯不远有小蓬庐。吾亲在中。为吾启亲。自斯长别。幸卒余年。慎无追恋也。”势复举哀。奄忽而绝。

  王逮士众。重复哀恸;寻所示路。到厥亲所。王从众多。草木肃肃有声。二亲闻之。疑其异人。曰:“行者何人?”王曰:“吾是迦夷国王。”亲曰:“王翔兹。甚善。斯有草席。可以息凉。甘果可食。吾子汲水。今者且还。”王覩其亲以慈待子。重为哽噎。王谓亲曰:“吾覩两道士以慈待子。吾心切悼。甚痛无量;道士子睒者。吾射杀之!”亲惊怛曰:“吾子何罪而杀之乎?子操仁恻。蹈地常恐地痛!其有何罪而王杀之?”王曰:“至孝之子。实为上贤!吾射糜鹿悞中之耳!”曰:“子已死。将何恃哉?吾今死矣!惟愿大王牵吾二老。著子尸处。必见穷没。庶同灰土。”

  王闻亲辞。又重哀恸。自牵其亲。将至尸所。父以首著膝上。母抱其足。呜口吮足。各以一手扪其箭疮。椎胸搏颊。仰首呼曰:“天神!地神!树神!水神!吾子睒者。奉佛信法。尊贤孝亲。怀无外之弘仁。润逮草木。”又曰:“若子审奉佛至孝之诚。上闻天者。箭当拔出。重毒消灭。子获生存。卒其至孝之行。子行不然。吾言不诚。遂当终没。俱为灰土。”

  天帝释、四天大王、地只、海龙。闻亲哀声。信如其言。靡不扰动。帝释身下谓其亲曰:“斯至孝之子。吾能活之。”以天神药灌睒口中。忽然得稣。父母及睒、主逮臣从。悲乐交集。普复举哀。

  王曰:“奉佛至孝之德。乃至于斯!”遂命群臣:“自今之后。率土人民。皆奉佛十德之善。修睒至孝之行。”一国则焉。然后国丰民康。遂致太平。

  佛告诸比丘:“吾世世奉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独步。时睒者吾身是。国王者阿难是。睒父者今吾父是。母者吾母舍妙是。天帝释者弥勒是也。菩萨法忍度无极。行忍辱如是。”

  白话解释如下:

  从前有一位菩萨单名叫作睒〔注:音“闪”〕。他常怀著广大的慈心。普遍润泽一切众生。更以大悲心怜悯那些愚痴无智不知道亲近三宝的人。他带著双亲居住在深山里靠近流水的地方。

  父母亲年纪老迈且双目失明。睒常为此伤心难过。每当想到或提起这件事都会流泪哭泣。睒对父母非常的孝顺。每天夜里都会起来好几回。探视父母亲睡得是否安稳:够不够温暖、会不会太冷、是不是太热、有没有著凉等等。他事亲至孝的德行。不论是天神、地神、海龙王和全国人民大家都知道并且深受感动。睒平日奉行佛陀的教诲。行十善业:在身业上。他慈心不杀害众生。路不拾遗。坚守童贞不娶等。所以身行可能的过患都消除了;在语业上。决不会挑拨离间、恶口骂人、说话不实、言语无义、诬陷诽谤、偏邪虚假等。所以口行可能的过失也都断绝了;在意业上。更将心中的种种嫉妒、怨恨、恚怒、贪著等众多污秽不洁的心行也都停息了。他深信行善的人必定会有福报。作恶的人一定会招来灾祸。

  睒用茅草搭盖房舍。以蓬蒿作草蓆;生活简朴清净而不贪著五欲的享受。修行的志向就像金刚一般的坚固。山里有流泉。水中盛开著莲花。岸边果树围绕。结满甜美的果实。睒每天一大清早便起来采集果子当作食物。即使各种果实产量丰沛。但是父母亲若还没有享用之前。他从来都不曾自己先吃。他的仁心孝行远照。连飞禽走兽都敢来依附、亲近他。有一天。睒的父母亲口渴。睒去打水给双亲饮用。却遇上了迦夷国王来到山里打猎。国王弯弓发箭。要射山麋鹿。结果却误中睒的胸口。箭毒在体内随著血液流动而渐渐扩散。毒发的痛苦难以言喻。睒左右察看。流著泪哭泣的大声地说:“是谁用一支箭杀害了三个修道之人啊?我的双亲年纪老迈。又都双眼失明。一旦没有我的照顾。他们一定都活不下去了啊!”接著就高声哀嚎地说:“大象因为它珍贵的的象牙、犀牛因为它稀有的的犄角、翠鸟因为它华丽的羽毛。才会被杀害。我又没有名贵的牙、也没有珍希的角、更没有耀眼的羽毛。到底为了什么原因要杀害我呢?”

  国王听到哀嚎声。立刻下马趋前问他:“你是住在这深山里的人吗?”睒回答说:“我带著双亲住在这座山中。离开世间的各种染污烦恼。专心精进的修行道业。”国王听了睒所说的话。哽噎流泪。非常悲痛怜惜的说:“我做了不仁的事。残杀动物的生命。现在又杀害了普天之下最孝顺的孝子!”然后高声哭喊著说:“为什么会这样啊!”众臣们无论官位大小。莫不为此哽咽哀伤。国王接著又说:“我要倾全国之力来挽救你的性命!请告诉我。你的双亲在什么地方。我要当面向他们发露忏悔我的罪过。”睒说:“顺著这条小路走去。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有间小茅舍。我的父母亲就在那里。请替我禀白双亲。说我从此将与他们永别了。请他们不要伤心不舍。好好地安享天年。”话才说完。睒又更加的哀恸难当。忽然间就闷绝过去了。

  国王及众臣们看到睒的情况。心中更加哀恸;顺著睒所说的小路。来到他们居住的地方。因为国王的随从很多。沿路行进时。使得草木发出肃肃的声音。睒的双亲听到后。猜测有陌生人到来。便开口问:“是什么人在外头啊?”国王说:“我是迦夷国王。”老人家说:“国王大驾光临。非常欢迎。来。这儿有草蓆可以坐下休息。还有甘果可吃。请您稍坐一会儿。我们的儿子去打水。马上就回来了。”国王看到这两位老人家对孩子溢于言表的慈爱。于是更加难过的哽噎。国王对两位老人家说:“我看到您二位修道之人这样的慈心对待孩子。我的心宛如刀割。悲痛无比。因为您们的儿子睒已经被我射杀了!”睒的双亲震惊悲痛地说:“我们的儿子犯了什么罪。而你要把他杀了啊?我们的儿子睒心性仁慈。常怀恻隐之心。他是连脚踏到地上都担心地会痛的

蚂蚁吃虫子佛教故事

人啊!他到底是犯了什么罪。而使国王您要杀他啊!”国王说:“睒是世间最孝顺的孩子。他实在是极贤德的人啊!因为是在我射麋鹿时。却不小心误杀了他啊!”双亲悲痛的说:“我们的儿子已经死了。我们将来要依靠谁啊?现在我们死定了!惟愿大王牵引著我们二位老人到孩子的尸体所在之处。我们一定要见到尸首最后一面。才能够死心。”

  国王听完二老这一席话。更加哀恸。亲自牵著二位老人家。来到睒的尸首旁。父亲抱著睒。将他的头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母亲则抱著睒的双脚。二老悲痛地亲吻著睒的嘴及脚。二人都伸手去抚摸著睒被箭射中的伤口。他们痛苦地不愿接受这个事实而捶打著自己的胸口、掴打著自己的脸颊。仰起头大声哭喊著:“天神啊!地神啊!树神啊!水神啊!我的

佛教微妙比丘尼的故事

儿子睒。他尊敬供奉佛陀并且信受遵行佛的教法。尊敬贤达、孝顺父母。有著不分人我、广大无比的仁慈胸襟。甚至连草木都不忍心伤害啊。”接著又说:“假使我们的孩子睒。确实遵奉佛陀的教诲而且事亲至孝毫无虚假。上天监知的话。这支箭就应当拔出。剧毒都该消除。让我们的儿子能活过来。圆满他的孝行。如果睒不是我们所说的这样。那我们就是在说谎。就该一起死去。全都化为尘土。”

  天帝释、四王天诸天大王、地神、海龙王。听到睒双亲的哀告声。都知道他们所说的话真实不虚。所以全都骚动不已。天帝释现身告诉睒的双亲说:“这么孝顺的孩子。我

佛教鹰的真实故事

能救活他。”说完。就用天神的药。灌入睒的口中。睒马上就苏醒了过来。在场的二老以及睒、国王与群臣们。都悲喜交集。全都喜极而泣。

  国王说:“信仰佛陀。奉行佛的教法以及事亲至孝的德行。才能得到这么殊胜的果报!”于是命令群臣说:“从今以后举国上下所有的人民。都要信仰佛陀。奉行佛陀教诲的十善业。学习睒事亲至孝的德行。”由于全国上下都这样的奉行著。因此国家便渐渐富强了起来。人民也安和乐利。以至于能天下太平。

  佛告诉比丘们说:“我就是这样世世奉行诸佛的教诲。并且事亲至孝的善行。累积了高广的福德。最后乃至能成为诸天之上。三界至尊的天人师。而当时的睒就是过去世的我。迦夷国王就是阿难。睒的父亲也就是我今世的父亲净饭王。睒的母亲就是我此世的母亲舍妙夫人(摩耶夫人)。天帝释就是弥勒菩萨。菩萨修习无生法忍。向成佛之道迈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忍辱行。就应当如是修、如是行。”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3/531271.html

以上是关于奉佛至孝之行感动天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奉佛至孝之行感动天地;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02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