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12 06:4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佛教」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佛教」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到瓦观寺挂单。在寺中礼拜《法华经》;同时。也在那儿研究法华的道理。

有一天。在半夜时分。他忽然肚子不舒服到厕所去。刚走到厕所门口。却见一个鬼站在外面。高僧一到。鬼立刻五体投地顶礼跪拜。高

北暮讲佛教故事第一期

僧就问鬼说:“你为什么守在厕所门外。看你那

儿童听的佛教故事大全

么虔诚。为什么会堕入鬼身呢?”

鬼就跪在地上悲泣地说:“过去生我也曾出家。当时在寺院中。掌过香灯、知客等执事。在那期间。不小心犯了戒律。所以死后就堕落做啖粪鬼。我知道大法师您的德行很高。唯有以您的德。才能超拔我。”

这位法师就问:“你到底做了什么事?”鬼说:“我自己也不清楚。我一定是犯了戒律。所以才会受业报。但是不知犯了哪条罪?”法师就说:“不管犯了哪条罪。都是从身口意三业所造;你是否曾犯杀、盗、淫?”

那个鬼说:“没有啊。我出家以后。身没有犯杀、盗、淫。”法师就又问:“你是不是犯了口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鬼想了想说:“妄言倒是没犯;恶口就难免了;两舌呢?也是难得清净;绮语也不敢说完全没有。”法师再问:“在心意方面。是否犯贪、嗔、痴?”

鬼想了想就说:“很有可能是贪心。这就是我的毛病。以前做香灯、知客的时候。难免要面对很多人。在这当中。我有时会生起不清净心;贪了香油的供养。也贪图供奉的金钱。这个‘贪’可能是我最大的罪:‘嗔’也没办法控制:‘痴念’也有。因为我智慧未开。时时心中都有烦恼。我想我的业

佛教故事 一切都空

可能是犯在口业和意业。”

他真心诚意要改过。就向法师说:“我知道错了。请法师代我做功德。”他说:“在柿子树的下面。有三千钱在那儿。希望您请人掘出柿子树的树根。拿出埋在那里的钱。请为我做好事、超拔我的苦难。”

法师等到天亮时。就邀几个人带着锄头。到柿子树下挖掘。果真挖出一个瓮。里面有三千钱。法师就用那三千钱为他写了一部《法华经》。剩下的钱全部拿去救济贫困。过了一星期后。那个鬼又来到法师的寮房。向他顶礼答谢说:“我的业已经转了。比过去好很多。以后我还会努力精进再精进。希望能脱离鬼身。将来回归人道。好好修行。”礼拜之后。鬼就消失了。

生命的过程多么奥妙。而凡夫却往往无法了解。当我们造福时。可以得到多少福报?造恶时。又将承受什么样的报应?学佛就是要活得明明朗朗。了解为善作福。以后所有的善果都是自享的;为非作歹。一切的业也都必须自己承担。这就是修行所应了解的: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讲述佛教故事视频播放

原文出处:

佛教邪淫因果故事

https://www.zhongfox.com/fo/detail_1835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3993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