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陀罗」《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28、自乳王贪著妙欲之过患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因陀罗」《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28、自乳王贪著妙欲之过患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28、自乳王贪著妙欲之过患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以下简述佛祖释迦牟尼传记。
本集是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28、自乳王贪著妙欲之过患
久远之前。瞻部洲人寿无量岁时。有一国王名为长净。统治八万四千小国。拥有八万王妃、数万大臣。
长净国王后于头顶生出一肉蛋。此肉蛋内外透明、光滑轻软。国王毫无病痛之感。随后肉蛋逐渐增大。长至瓜般大小时自然裂开。从中现出一小孩。此孩童相貌庄严。头发呈现蓝色。相师观其相后认为此小孩相貌稀有。实乃具功德之相。并授记他将来定能成为统治四大部洲之转轮王。小孩后被取名为顶生。当其降生之时。许多王妃ru房皆自然流出乳汁。她们都说道:“让孩子吮吸我之乳汁。”于是。此小孩又被叫做自乳。自乳生下来便享受国王自家财富。同时亦尽情参与孩童嬉戏。如是欢快度过如六个帝释天寿命一般之时日。
待王子长大后。因其精通各种学问。父王长净便任命自乳为一小国国王。自乳于其国中。执政如六个帝释天寿命一般之时日。长净国王后即将去世之时。曾说过欲令自乳住持王位。并想为其行加冕大典。众小国王都祈祷自乳能当大国王。而他却说:“父王现已去世。我去哪里都了无实义。如我确有成为国王之福德、威力。则愿四大天王与帝释天皆至我面前祈祷并为我行加冕典礼。”刚刚说完此话。四大天王即刻亲自现身于他面前。手执宝瓶。把香水洒在他头顶。以此方式为其行加冕仪式。帝释天也为他所戴王冠做种种头饰。并赞叹其所具之稀有功德。在人间众生尚未将宝座、头饰准备齐全之前。天人已为自乳做好一切装饰。其它小国也纷纷祈祷自乳能到国土中部承袭王位。自乳则说道:“如我有当国王之福报。则愿中部地区、地上一切所有均能来到我面前。若我逐地而居恐不应理。”如此说完后。中部国土上之王宫、花园、水池等等一切所需全部自然出现在他身边。此地也当即成为首都。金轮宝等七轮宝也随即显现。自乳终于成为统领四大部洲之转轮王。
此后。他又育有一千勇敢、相好、能摧毁敌国之太子。他本人也依佛法如理如法治理国家。
当时。在广严城附近一森林中。具有神通之五百仙人正在坐禅。而很多马鸡却在四周喧嚷一片。嘈杂声响使五百仙人难以入定。五百仙人中有一人名为丑面。按捺不住心头怒火便厉声咒骂它们:“你们这些马鸡真应该翅膀全部脱落。”结果以其咒骂之力。马鸡翅膀果真脱落下来。再也不能飞翔。只能靠双足行走。
国王有次出游时看见这些不能飞行之马鸡。便寻问左右大臣此中缘
自乳国王因关心民生疾苦便常常私访国中各地。他先对工巧技艺行业做详细观察了解。以此之故。民众皆称其为力生王。国王又到外面广泛视察。看到有人辛勤挖地、耕种。便向左右大臣问道:“这些人在做何事?”下属答言:“众生都需依赖饮食而存活。这些人即以耕地维生。”国王闻言不觉发愿道:“如我真正拥有国王所应具之福德。则愿这些劳苦众生停止一切辛苦劳作。自然具足百味甘美饮食。愿他们所欲均能得到满足。不受任何饥渴之苦。”说完这番话。种种饮食立刻自然出现。国王又问:“此是谁福德所致?”在场众人全都说:“这是国王福德与众生福德共同感得。”
国王随后又下去视察。看见有人正在纺线。有人正在织布。便问左右:“这些人在做何事?”左右答言:“这些人虽已有饮食。但尚缺衣服。”国王闻言便发愿道:“如我真正拥有国王所应具之福德。则愿这些众生毋需纺织。能自然具足一切布匹衣物。”发愿完毕。从树木中便自然结出种种布匹、衣物。人们无论怎样享用都受用无尽。国王又问:“此是谁福德所致?”在场众人全都说:“这是国王福德与众生福德共同感得。”
国王不久之后又看见制作乐器之人。他问左右大臣道:“这些人在做何事?”大臣回答说:“众生虽有饮食、衣物。但为欢庆及恒享欢乐故。这些人正准备制造乐器。”国王听后自然又发愿道:“如我真正拥有国王所应具之福德。则愿这些众生停止造作。能自然具足种种乐器。”如是发愿已。所有乐器自然完备。大家可直接享用。众人听到悦意乐音后皆生欢喜心。
后来。依靠国王福德力。虚空中又降下七宝雨。珍宝遍满整个大地。国王又问:“此是谁福德所致?”众人依然回答道:“此是国王福德与众生福德共同感得。”国王则说:“如此福报显现实乃众生福德所致。则愿珍宝普降所有地方;如此福报只为我功德所致。则愿珍宝降于王宫附近。王宫以外不要降下任何银币、珍宝。”随其话落。各种珍宝果然只降在王宫附近。王宫以外不降任何珍宝财富。国王便又问道:“此次是谁福德所致?”众人心服口服答道:“确乃国王福德所致。”国王惋惜说道:“你们所言谬矣!如你们最初就能知道此乃我之福德所致。则我可令整个瞻部洲广降珍宝。现在缘起已被破坏。故而珍宝只能落于王宫附近。不过。如你们愿意享用。那就在王宫附近随意取宝吧。”
国王随后又以妙欲令整个瞻部洲众生尽享欢乐。并于数万年中为众人宣说利乐之道。如是又过相当于六个帝释天寿命之时日。国王有次问住天夜叉:“世间是否还有我未统治之众生?”住天夜叉闻言请求道:“你应前往东胜身洲。那里众生财富丰饶。国王理应前去。”国王听罢也想立即前往。于是顷刻之间就做好动身准备。他依金轮宝之力腾身虚空。并携带各种轮宝并及八千余万眷属、一千太子。一起腾空向东胜身洲飞行而去。
东胜身洲众生欢喜迎接。自乳国王便于那里也做起国王。且受到国人普遍恭敬。自乳于其处呆了有六个帝释天寿命之时日后。住天夜叉又请求说:“国王应到西牛货洲。”于是自乳国王便又前往西牛货洲。并住了六个帝释天寿命之时日。后又受住天夜叉请求。国王又来到北俱卢洲。到达此洲后。无需耕种之庄稼、白色香稻、如意宝树等皆自然涌现。国王为众生指点此等瑞相。并于此处也做国王。安住有六个帝释天寿命之时日。
住天夜叉又请求道:“国王应再前往三十三天。”自乳国王便应允下来。前去三十三天之路途中。首先要经过山王外之七座宝山铁围山等。国王便与眷属于铁围山上安住下来。共享一切快乐。如是度过六个帝释天寿命之时日后。国王与眷属又前往七金山(担木山、持轴山、持双山、善见山、马耳山、持边山、象鼻山)等处。于每一山上都与眷属安住六个帝释天寿命之时日。然后又从持双山上开始腾空飞去。
当此腾空之际。国王之骏马、大象从天空中往下拉屎。粪尿落于被驱逐之五百仙人身上。仙人开始时不明此中原委。后方才得知此乃国王骏马、大象所为。仙人便议论纷纷道:“此斗狠国王到这里欲为何事?”仙人中一丑面仙人则以嗔恨心念起恶咒并结手印。还往手掌中倒水。并洒向虚空中国王与其眷属。国王与眷属便无法前行。只能停滞于虚空。
当时因国王拥有大臣宝。大臣宝见状便告诉仙人道:“你们理应放弃此种嗔恨心。因你等所为实际无法伤害任何人。此国王非为一般平庸之徒。他乃自乳大国王。不似你们所能加害之马鸡。”自乳国王此时也问诸人道:“谁阻挡我之队伍?”大臣宝答言:“此乃仙人所为。”国王便接着问大臣宝:“诸仙人于所有事物中最喜爱何物?”大臣宝告诉国王:“他们最执着者乃自身发髻。”国王随即发愿道:“愿此等仙人发髻统统毁坏掉。愿他们均能速到我眼前。”国王刚刚说完。所有仙人发髻便尽皆灭尽。他们虽手拿弓箭。但其神通却全部失坏。只能乖乖来到国王面前。玉女宝则趁机进言道:“大国王。这些仙人均在苦行修法。应释放他们。不要如此行事。”国王听其所言。便将仙人全部释放。众仙人自此之后便重新开始精进如法修行。后又具足全部五种神通。
国王与大队人马继续前进。最后终至须弥山山顶上。此时住于水面上之大龙又挡住他们去路。国王问众人:“又是谁挡住我们队伍?”众人回答说:“是大海中之大龙。”国王正色说道:“若如此。我定要与这些旁生宣战。愿此大龙能如仆人一般统统到我面前来。”国王说完后。大龙自然而然便来到国王面前。
大龙后又跑至持盆者面前。持盆者问道:“慌慌张张跑来做甚?”龙王答道:“人间国王来了。”持盆者便拦住国王去路。自乳国王又如前一般发愿。持盆者又逃至持鬘者面前。持鬘者问他:“你急急忙忙跑来做甚?”持盆者答言:“人间国王来了。”持鬘者便挡住国王。国王又如前一般发愿。持鬘者便跑到常醉罗刹那里。常醉罗刹问他何故来此。持鬘者答道:“人间国王来了。”常醉罗刹便挡住国王去路。国王再次如前发愿。常醉罗刹就又跑到四大天王跟前。四大天王问其到此为何。常醉罗刹答以“人间国王来了”。四大天王知道自乳国王福德广大。根本无法阻拦。便不再阻止国王前行。这样。国王便与眷属直接到达三十三天。并向三十三天天人广宣道:“人间国王来了。”
自乳国王站在须弥山山顶上。眼望一片绿油油园林问住天夜叉道:“此乃何物?”住天夜叉回答说:“此为大香树林。是诸天天人在夏季四月中尽享妙欲、感受一切欢乐之地。国王不妨前往一游。”(大香树。三十三天善见城外东北隅。有诸天会聚之如意树。称为毕集穿地之树。根深五十由旬。树高一百由旬。枝叶旁蔽五十由旬。广袤一百五十由旬。周四百五十由旬。花瓣盛开逆风香溢五十由旬。)国王便对众眷属说:“此绿色园林正是大香树林。你们也应前去安享五种妙欲。”
这时。山顶上又聚集起似白云一般之物。自乳国王便问住天夜叉:“此又是何物?”住天夜叉说道:“此乃为诸天天人坐禅静虑之善法堂。此地环境美妙。国王理应前往赏玩。”自乳国王同样向眷属如实介绍。众眷属均欢喜前往。
国王随后又向天人城市
帝释天与众眷属不觉心中想到:这人为人间自乳大国王。极富威力、福德。无人可挡。众人便欲用各种物品迎接。在其种种供品队列中。国王一人进入帝释天王宫。天人们为天王、众大臣准备好坐垫。然后又给自乳国王备好。自乳国王马上心中暗想:这最低之坐垫定是为我安排。想到这里。他便发愿:“我若能与帝释天平起平坐才为善妙。”随其心愿。帝释天立刻就分自己座位一半与他。于是国王便与帝释天平等坐于一个坐垫上以示二人地位平齐。此时。众人看到人间国王与帝释天王无论相貌美丑、功德大小、说话方式均无有差别。只不过帝释天王眼不眨、行走稍快一点而已。其余皆无任何差异。自乳国王如是与帝释天同等享用天人五种妙欲。时间为三十六个帝释天全部寿命集合。
当三十六位帝释天中最后一位执政时。非天向天人发起攻击。天人宫殿外五层护墙均已被非天军队层层攻破。诸夜叉急忙请示帝释天。帝释天立即率天人部队与非天展开决战。怎奈帝释天无法打赢非天。最后只得仓皇跑回宫殿、紧闭天宫大门。
自乳国王则自告奋勇对帝释天说:“你安住这里。我去迎战。”说罢。国王便率领八十万眷属腾身虚空。手执弓箭、口吹海螺。非天听到声音后互相询问道:“执弓箭、吹海螺者是谁?”众非天中有答话者说道:“此是自乳国王与其部队所出音声。”非天闻言顿感恐惧。同时也深感稀有。他们又与天人继续作战起来。
平日交战时。双方皆是面对面对打。而自乳国王此时则腾身虚空、立于非天之上。非天不觉纳闷问道:“我们上面虚空中统领浩浩荡荡队伍者是谁?”有非天答说:“他乃人间国王自乳王。”非天无奈想到:在我们上面、坐于马车上之军队。具相当威望与福德。看来我们根本无法赢得胜利。想到这。所有非天都害怕异常。于是就纷纷往回逃窜而去。
眼见非天已遭受失败。自乳王便问众人:“是谁夺取胜利?”大臣们全
坠地同时。自乳便患上严重疾病。已近临死关头。国中大臣、医士、咒土便全部来到他面前问道:“如果国王不久即告圆寂。众人若问何事发生在国王身上。我等该以
城中之人全部听闻自乳国王即将入灭消息。成千上万众生便相继赶来看望。国王为他们宣说贪欲过患与在家之种种过失。并谴责贪着世间法之各种过错。众多臣民闻言后即远离自己家庭。与很多仙人一道前往清净山林中出家。并精进修持四梵住。远离贪心后。此等众生皆得以转生梵天天界。
自乳国王从孩童长至到达三十三天期间。经历过一百一十四位帝释天统治之时日。帝释天寿命应如此计算:以人间一百年为三十三天一日。若三十三天一月有三十天。一年有十二月。则一个帝释天寿命等于三十三天天人一千年寿命;以人间寿命推演。则一个帝释天寿命等于人间三千六百万年;一百一十四位帝释天寿命即相当于人间四十一亿零四百万年。自乳国王即于此时日内恒享人、天妙欲。
有律藏言。自乳国王经历过八十四位帝释天统治时日。此乃文字错误。并不可取。有些公案与其它历史记载与本传记也不尽相同。此中原因在于本传乃结合广与略两种文本之故。
如上所述自乳国王在天界经历过三十六位帝释天之统治。其中第一个分与国王一半坐垫之帝释天。即为后来之迦叶比丘;国王欲赶走之帝释天即为后来之迦叶如来。因他当时乃为一了不起之具威德大善知识。而自乳国王那时却对他心生恶念。以此之故。自乳国王福德即刻灭尽。立堕瞻部洲中。且患上严重疾病;当时之自乳国王即为后来之释迦牟尼佛。
至于自乳国王为何能在天界享受妙欲。此中缘由如下所述:
拘留孙佛出世时。有次到王宫花园赏玩。当时有一卖粮食之商人望见佛陀相好庄严、令人视而不厌。便用手抓起豌豆。以供养心向佛陀身上撒去。其中有四粒豆落入佛陀所捧钵中。一粒落在钵边沿上。还有一粒落在佛陀头上。以此因缘(四粒落入钵中)。此人(即后来之自乳国王)得以在四大部洲享受安乐;又因一颗落在佛陀头顶。此人便得以升至天界享受妙欲。
而自乳国王令天降七日金银珍宝雨之因缘则为:久远之前。有一威严如来出世。当时一商主之子正行婚嫁。当地有一规矩:女人嫁与男人时。应携带娘家所送嫁妆。而此女人家中所给嫁妆乃为由四宝做成之花。商主之子携妻子及四宝花前往自己家中。上路之时。正好碰到威严如来出游。他看见如来相好庄严后顿生信心。立刻就从乘骑上下来。将四宝花供养佛陀。威严如来则马上显示神变。将这朵四宝花变为如车轮一般大之鲜花。且始终跟随如来行、住而不离去。商主之子信心大生。就将刚才所行供养功德普作回向。以此异熟果报成熟。此人先成善见国王。所居王宫纯由金子制成。与兜率天宫毫无二致。后又转生为自乳国王。还是依此因缘而令天降七日金银珍宝雨。
释迦牟尼佛曾对胜光说过:“你应了知。在此世间。以五种妙欲皆得满足后死去之人实属罕见。不能满足而死之人则人数众多。”
释迦牟尼佛因地时之经历、故事。善巧方便地向众人说明了福德之力、业力感召、贪执妙欲之过患等等不可思议之理。因此若想自己得乐者。就必须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断恶行善。而且绝对不能对贪欲起贪执。应减少妙欲追求。尽量不生贪心。
《父子贤慧经》中所记载之胜誉王故事。与此处自乳王故事大致相同。此经中所述圣天国王之公案。也与本公案基本相同。另外。释迦牟尼佛过去世时曾为善见转轮王、善财童子、知时婆罗门、革夏王子、三橛恶王、大天国王、轮辐王等人时。也是依靠大势力、大布施利益众生。这些行持均在律藏典籍《律本事》第四十三回中有详细介绍。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4/538159.html
以上是关于「因陀罗」《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28、自乳王贪著妙欲之过患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因陀罗」《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28、自乳王贪著妙欲之过患;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3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