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百喻经」百喻经新白话版1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0-26 06:2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百喻经」百喻经新白话版1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百喻经」百喻经新白话版1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百喻经新白话版1

  11.婆罗门杀子喻

  昔日有婆罗门。自以为知道的多。对于各种星术、种种技艺。没有不懂的。自负如此。要显示他的德行。就到别国。抱着小儿哭。

  有人问婆罗门:“你为什么哭?”

  婆罗门说:“现今这

佛教故事和成语

小儿。七天就死。可怜他短命。所以才哭罢了。”

  有人对他说:“人命难知。算命也许有错。假如七天能不死。何必预先哭?”

  婆罗门说:“日月可以暗。星宿可以落。我的预测。终究不会错。”

  婆罗门为了名利。到了第七天。自己杀死儿子。证明自己的说法。

  当时的人们。过了七天。听说小儿死了。都感叹说:“真是智者。说的不错!”

  人们心生信服。都来致敬。

  就像佛的四辈弟子。有的为了利养。自称得道。有愚弄人的办法。杀善男子。假装慈德。所以将来受苦无穷。如婆罗门为了验证自己的话。杀儿子迷惑世人。

  12.煮黑石蜜浆喻

  昔日有愚人煮黑石蜜。有一富人来到他家。当时这愚人便这样想:“我现在就取黑石蜜浆给这富人。”加上一点水。放在火中。就在火上。用扇子扇。希望能够凉下来。

  旁人对他说:“下面不止住火。虽然扇子不停。怎么能凉下来?”那时众人都嘲笑愚人。

  就像那外道。不减少烦恼炽热的火。少作一点苦行。卧在棘刺上。五热烤着身体。而希望清凉寂静的道

佛教报父母恩的故事

。终究是不可能的。只不过被智者嘲笑。现在受苦。未来遭殃。

  13.说人喜瞋喻

  过去有人。和大家一起坐在屋中。感叹一局外人德行极好。只有二点过失:一是爱发脾气。二是作事冲动。

  这时被议论的这个人正好从门外经过。听到议论他的话。更是生气。就进到屋里。抓住那说自己过恶的人。用手打他。

  旁人问道:“为什么打他?”

  那人回答:“我什么时候爱发脾气、作事冲动?而这个人。说我总爱发脾气、作事冲动。所以打他。”

  旁人说:“你现在发脾气、冲动的样子就是证明。为什么怕别人说呢?”

  别人说过恶而起怨恨。结果很受众人责怪他的愚惑。

  譬如世间喝酒的人。沉迷酗酒。种种放荡。见别人责怪。反倒嫉恨。想方设法。为自己解释开脱。这样的愚人。怕听到自己的过错。见他人说自己。就要打人。

  14.杀商主祀天喻

  昔日有商客。要去大海。去大海的方法。须要有导师。然后才可以去。大家就共同寻找。找到了一位导师。

  找到以后。导师带路。来到旷野中。这时有一天祠。须要用人祭祀。然后才能过去。

  于是众商客互相商量说:“我们同伴。都是亲属。怎么可以杀?只有这导师。可以用来祭祀上天。”于是杀了导师。用作祭祀。

  祭祀上天后。迷失了道路。不知方向。商客最后穷困都死了。

  一切世人。也是如此。要入法海。取那珍宝。应当修行善法作为导师。毁破善行。生死旷路。就永远没有出期。经历三涂恶道。受苦长远。如那商客要去大海。却杀那导师。迷失了方向。最终导致困死。

  15.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

  昔日有国王。生一女儿。唤医生来说:“给我女儿吃药。让她立刻长大。”

  医生回答:“我给她良药。能使她立即长大。但现在没有。须要去找。等药来以前。大王不要看女儿。让她吃过药后。然后再给大王看。”

  于是医生到远方取药。

佛教卡通大悲咒的故事

经过十二年。拿药回来。给女儿服下。再让国王看。

  国王见了欢喜。就在心里想:“确实是良医。给我女儿药。能让她快长。”便命令身边左右的人。赏赐医生珍宝。

  当时人们都笑国王没有头脑。不晓得计算出生以后的年月。见女儿长大。以为是药力的作用。

  世人也是如此。去见善知识。而请求说:“我要求道。希望教导我。使我马上得道。”

  善知识因此用方便法。教他坐禅。观十二缘起。渐渐累积众德。证到阿罗汉。他就加倍踊跃欢喜。并且说道:“好快啊!大师能快速让我证到最妙法。”

  16.灌甘蔗喻

  昔日有二人。一起种甘蔗。并且约定:“种的好有赏;种的不好。就要重罚。”

  当时二人中。有一人心想:“甘蔗极甜。如果榨取甘蔗汁。还用来浇灌甘蔗树。一定很甘美。能胜过对方。”

  那人就压榨甘蔗。取汁用来灌溉。希望滋味甘美。结果反而败坏种子。所有甘蔗。都死掉了。

  世人也是如此。想求善福。仗着自己豪贵。专横霸道。欺压民众。掠夺财物。用来作福。本想得到善果。不知将来反遭祸殃。如压榨甘蔗。希望都落空了。

  17.债半钱喻

  从前有商人。别人借了他半个钱。很久不能偿还。他就前往讨债。

  前面有大河。雇人花了两个钱。然后坐船过河。到欠债人那里。结果没见到欠债人。回来过河。又花了两个钱。

  为了半个钱讨债。却损失了四个钱。还有道路上的疲劳困乏。欠债很少。损失极多。结果被众人嘲笑。

  世人也是如此。想得到很少的名利。结果毁坏大修行。只为自己。不顾礼义。现在受恶名。后来得苦报。

  18.就楼磨刀喻

  昔日有一人。贫穷困苦。为国王作事。日月长久。身体很瘦弱。国王见了可怜。赐给他一死骆驼。

  贫人得到死骆驼后。就要剥皮。因为嫌刀太钝。要找石头磨刀。就在楼上找到一块磨刀石。磨刀锋利后。下来开始剥。

  这样多次来回磨刀。越来越劳苦。不再反复上楼。就把骆驼吊上楼去。靠近石头边方便磨刀。这样做很是被众人嘲笑。

  犹如愚人。毁破禁戒。多取钱财。用来修福。希望能生天。如吊骆驼上楼去磨刀。用功

佛教里的真实故事

很多。得到的很少。

  19.乘船失釪喻

  昔日有人乘船渡海。遗失一银釪(食器)。落在水中。他就这样想:“我现在画水作标记。先离开这里。以后来取。”

  过了二个月。到了师子等国。见到一条河水。便进入河中。寻找遗失的釪。

  有人问他:“在干什么?”

  回答:“我先前遗失了釪。现在要找回。”

  问:“在哪里丢失?”

  回答:“初入海的时候。”

  问:“丢失多久了?”

  回答:“有二个月了。”

  问:“丢失二个月。为什么在这里找?”

  回答:“我遗失釪的时候。画水作标记。原来画水的地方。与这里一样。所以在这里找。”

  又问:“水虽然一样。你昔日丢失的时候。是在别处;现今在这里找。怎么能找到?”

  这时众人没有不大笑的。

  也就像外道。不修正行。在相似的善法中。错认苦因。想这样求解脱。犹如愚人。失釪在别处。而在另一处找一样。

  20.人说王纵暴喻

  昔日有一人。控诉国王的罪过。而这样说:“大王很暴虐。治理无能。”

  国王听了这话。就很愤怒。竟然不管是谁说的。听信旁边的奸佞小人。抓一贤臣来。叫人剥开他的脊背。取一百两肉。

  有人证明这贤臣没有说过这话。国王就后悔了。要一千两肉。用来补贤臣的脊背。

  贤臣夜里呻吟。很有苦恼。国王听到声音。问道:“为什么苦恼?取你一百两。十倍还给你。还不满足吗?何必苦恼?”

  旁人回答:“大王。就如割断儿子的头。虽然再得千个头。也不免儿子的死。虽然得到十倍的肉。也不免苦痛。”

  愚人也是如此。不怕后世报应。贪现在的乐。苦害众生。搜刮百姓。多得财物。希望能减罪而得福报。譬如那国王。剥人的脊背。取人的肉。用其它肉补偿。希望能不痛。没有这道理。

  21.妇女欲更求子喻

  在古时候。有那妇人。刚生了一儿子。又想再要儿子。问别的妇女:“谁有办法能使我再有儿子?”

  有一老太告诉妇人说:“我能使你求到儿子。就是要祭天。”

  妇人问老太:“祭祀须要用什么?”

  老太说:“杀你的儿子。取血祭天。必定能多子。”

  这时妇人。就听老太的话。要杀儿子。

  旁边有智人。嘲笑斥骂说:“愚痴没有智慧。到了这种地步!那没生儿子的。怎么办呢?哪有杀现在儿子的!”

  愚人也是如此。没有得到乐。却自投火坑。种种的伤害身体。以为是生天。

  22.入海取沉水喻

  昔日有长者的儿子。入海取沉香。已有多年。装满一车后。带回家来。到市场去卖。

  但因为太贵。没有人买。经过多天。不能卖出去。心生厌倦。感到苦恼。

  这时见别人卖炭。卖得很快。心里就想:“不如烧成木炭。可以快速卖掉。”

  然后就烧为木炭。到市场卖了。不到半车炭的价钱。

  世间愚人。也是如此。有无量的方便法。精进修行。仰求佛果。因为难得。便生出退心:不如发心。求声闻果。快速了断生死。去作阿罗汉。

  23.贼偷锦绣用裹褐喻

  昔日有贼人。进入富家的房舍。偷到锦绣(精

佛教付出的故事

美丝织品)。就用来包裹破衣。种种财物。被智人嘲笑。

  世间愚人。也是如此。既然有信心。进入佛法中。修行善法。以及其它功德。因为贪利。破了清净戒以及其它功德。被世人讥笑。也是如此。

  24.种熬胡麻子喻

  昔日有愚人。生吃胡麻子。觉得味道不美。煮熟了吃才美。便心里想道:“不如煮熟了种下去。后来就美了。”

  煮熟了再种。永远没有生长的道理。

  世人也是如此。因为菩萨旷劫的修行。因为难行苦行。觉得不乐。便这样想:“不如作阿罗汉。快速断生死。那样作功很容易。”后来要求佛果。终不可得。如那焦种。没有再生长的道理。世间愚人。也是如此。

  百喻经新白话版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4/540702.html

以上是关于「百喻经」百喻经新白话版1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百喻经」百喻经新白话版1;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381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