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因陀罗」《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2、梵施国王舍弃口粮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0-25 14:5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因陀罗」《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2、梵施国王舍弃口粮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因陀罗」《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2、梵施国王舍弃口粮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2、梵施国王舍弃口粮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以下简述佛祖释迦牟尼传记。

  本集是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 32、梵施国王舍弃口粮

  

佛教动画片故事片大全

释迦牟尼佛广传 三、布施品32、梵施国王舍弃口粮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有一世于印度鹿野苑为梵施国王。当时他以佛法如理如法治理国家。并令国民富裕、安乐。且远离病苦、灾荒、战争。国王喜行善法。又具大慈悲心。并常行布施。

  后来整个国家遭遇百年不遇之灾荒。众人饱受饥荒之苦。以致全国上下宛如一饿鬼世界。民众此时都来祈求国王。国王便将国库所有财富集中起来。又命精于算术之人仔细算计、筹划。最后国人平均每天每人可分得一口粮食。国王则可享用两口。

  但当时有一婆罗门却被漏算掉。于是国王就将自己口粮匀出一口分与他。如此一来。梵施王也与普通民众相同。每天只食用一口粮食以维持生计。

  帝释天了知此事后深感怀疑。为观察国王行为真伪。便以婆罗门形象来此国土。正当梵施王将欲午餐时。婆罗门便向其讨要所余之一口粮食。梵施王毫不吝惜。他宁可舍弃生命。也要将自己口粮布施与婆罗门。结果连续六天。国王都未曾进食。但他看到其余众生都有口粮可赖以维生。便一直欢喜充满。

  帝释天亲眼目睹了梵施王所行之常人难行、难信之事。便现出原形对国王说道:“你真乃众生无畏怙主。你如此苦行令我欢喜莫名。从今日始。你可派人广宣。令整个国土全部做好播种准备。我即在七日内降下能生长粮食之雨水。你之国民皆可因之而耕种、犁地。”

  大众得知后都按其所说做好一切准备。其后果然天降雨水。饥荒也即告消除。最后粮食喜获丰收。人们安居乐业。

  另外。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有一世成为具寂国王。恒以大悲心布施一切自己所有之财物。他甚至建有一专供布施使用之场所。将饮食、衣物、珍宝等尽皆布施与众生。王妃、太子、民众皆得以各个满其心愿。

  国王尽管以福德如是满众人所愿。但悲心切切之国王仍然想到:我以广大福德能满臣民所愿。不过却未能满足动物、畜牲之愿望。不如将自己所有财富全都布施与包括旁生在内之一切众生。国王如是下定决心。并最终想到:我亦应将自己身体布施与广大众生。

  具寂国王随后就前往苍蝇、蚊子聚集之地。以自身鲜血喂饱此类众生。帝释天得知这桩事后。为观察真伪。就变现为黑老鹰欲啖国王眼睛。国王了知黑老鹰目的后无畏说道:“若你需要。可随意挖去。”

  帝释天为再试国王布施诚意。就又变现为一婆罗门前来索要国王眼目。国王痛快答应道:“我身体上下可全部布施与你。”帝释天闻言即现出身相。且感叹敬佩不已。

  又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有一世示现为青莲王宫所在城中、如天女一般最美丽之女子。此颜貌端妍之美女恒喜利益众生、饶益有情。

  此地后逢大旱。滴雨未降。正当众生遭受毒日炙烤时。美女恰逢一极度瘦弱女人因饥渴至极而正欲啖食其子。美女见之如剜身肉。她对女人说:“大姐。做此种世间最恶毒之事实不应理。”女人已大略了知美女心态。就为其概叙自己所陷困境。然后无奈说道:“我现在只能以自己孩子为食。”美女对其处境深感悲悯。竭力为其讲述不应食亲身骨肉之原因。怎奈女人答以“不吃实在不行。因我确已饥饿难忍”。美女便自我寻思:如我回家为其取食。在我未返回前。恐其因太过饥饿已将其子食毕。我若将孩子带离。母亲恐亦会饿死。这可如何是好?美女左右思量。最后定下决心:眼见众生可怜如此。我必须用自身血肉以为布施。

  此时女人则对美女说道:“你居留于此。叫我如何敢食自己孩子?你还是尽早离开吧。”美女听罢。坚定、果敢地对女人说:“如你有刀。则马上用刀割取我身肉即是。”说完。美女就拿过利刃自己割下两只如金瓶般ru房。割掉之后。她几近昏死过去。

  美女随后跌跌撞撞向自己家摸索而去。丈夫见她所穿戴之华丽衣服、珍珠饰物均已被鲜血浸透。便立即从坐垫上起身追问原委。妻子向丈夫讲述了自割ru房之前后经过。并再三说道:“此女人真值得人怜悯。她已接近饿死边缘。你尚应该布施与她一些饮食。”丈夫即按其吩咐如是照做。

  对此等稀有难闻之事。众人纷纷议论道:“美女之布施行为。若无大悲心之人士断不可能行持。”丈夫就以谛实力发愿道:“若确实无人能行此难行之事。则愿她身体恢复如初。”言毕。美女身体即刻完好如前。

  帝释天知道此事后心想:美女能舍弃自身一切。如此行持定会永留芳名于人间。我不如将其带往天界。做我妻子。如是思维后。帝释天就幻化成一婆罗门降临人间。并伪装成一乞讨者来至美女家门前。美女见之后说道:“你可随意取用你所需要之饮食。” 婆罗门并未索要食物。他只对美女说:“你因布施ru房已令自己美名传遍整个世界。如此行事。莫非希求转生天王所居之天界?”美女则回答说:“我只希求无上菩提。若我所言真实不虚。则愿以我话语真实力立刻使我转为男身。”随其结束发愿。美女立刻变为美男

佛教视频故事净空讲

。帝释天只得失落而返。

  此男子之相貌仍为男人中庄严伟岸者。众人皆称呼其为俊男。而当地国王又无太子。众大臣协商过后便公推俊男为太子。他们一致说道:“俊男具足国王所需一切庄严之相。他乃继承王位最合适人选。”

  众人后来待因缘成熟便为其行加冕大典。推举俊男当上国王。国王也如理如法以佛法治理国家。令众生都能安居乐业、国土风雨顺时、国家繁荣昌盛。

  国王后于狮子宝座上庄严说道:“我以布施异熟果报成熟而令大家如是幸福安乐。不过此乃为布施果报之花朵呈现。未来布施果报之最终实现。则定会令我等皆得成佛。为此。大众都应精进守持戒律、广做布施。”国王以如是开示令臣民皆行持十善道。

  此外。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有一世成为一商人之子。名为月光。月光财富多如多闻天子一般。且素来喜行布施。月光又于众多善知识前听闻诗学等很多论典。并全部精通。因此而得以令自己智者美名传遍整个世间。

  月光上师有眷属五百人。一日对月光说道:“看你悲心如此强烈。恐怕有人索要你性命。你也会欢喜奉献。”月光则回答说:“乞讨者对布施者恩德方为广大。因此若有众生需要我生命。我为何不能慈爱此等众生?为何要吝啬而不施与他?”

  众人又问月光:“你行布施是否为得到天王或转轮王果位?”月光坦言道:“我对所有轮回中之不稳固、有漏安乐皆不欲取。我只为度化众生而希求无上菩提。”众人闻言。啧啧赞叹一番后相继离开。

  后有一次。月光大尊者为满足所有乞讨者愿望。便手执利刃思量:我应用自身血肉满足旁生所愿。想毕即手持钢刀、蜂蜜

皇兴造像碑面的佛教故事

、酥油等物。在亲友未发觉时。趁晚间悄悄来至尸陀林。月光首先观察尸体。如此观修后。他已灭尽对自己肉身之贪爱。随后就开始以刀割取自己身肉。与蜂蜜、酥油混和后喂给寄居于尸陀林中诸众生。蚂蚁及许多禽鸟开始挖食他眼睛时纷纷问他:“我们吃你眼睛之时。你有无痛苦?”月光回答说:“若我眼睛对谁都无甚利益。此才为最可痛惜之事。如其它众生能通过我之布施而得到利益。我才会生欢喜心。”蚂蚁、禽鸟等便满其心愿。将之身肉啃啮一空。

  第二日亲友寻其踪迹

佛教的故事叶曼

来至尸陀林。看到此种景象后。便问尚存活、但已奄奄一息之月光:“你何以致此?”月光便向其讲述了此中经过。众人听后皆感痛心。月光父亲及一些亲友当场昏厥过去。

  月光后来圆寂之时。亲友均痛哭哀悼。他们将月光尸骨以火焚烧。完毕返家时。天人开始奏出乐曲。并撒下鲜花。

  释迦牟尼佛又曾有一世变为一婆罗门。等婆罗门死后又转生为美

佛教故事免费下载mp3

目帝释天。当时整个瞻部洲出现疾疫。人们身上长出种种疮伤。任谁也无法治愈。众人因无怙主而痛苦万分。就纷纷祈祷天神、龙王。

  帝释天了知此种情况后生起悲心。便变成一帝巴动物来至人间。天人则到处宣流一种声音:“所有病者若食帝巴肉。则可解除自己一切痛苦。”人们于是蜂拥前来割取帝巴肉。而帝巴身躯却无增无减。

  后来。瞻部洲众生所患疾病全部得以痊愈。大家在尽享安乐时便集中在帝巴身边。众人感恩说道:“你遣除我们疾病痛苦。我们该如何供养?”帝巴马上显露出自己帝释天真实身相。然后告诉众人说:“我根本无需你等承侍。我只希望诸位能断除杀生等十不善业。以此作为对我之最大供养。”众人全部按其吩咐行事。

  结果。所有食帝巴肉之众生无一堕落恶趣。且全部转生三十三天。并在三乘佛法中得以成熟善根。佛经说。菩萨在获得法身时。能以种种方式幻化出各种身相利益众生。他们已无任何分别执着。同样。菩萨法身亦无迁变、生灭。

  另外。释迦牟尼佛曾有一世化现为胜利王子。他对射箭等技艺非常精通。国王去世后。他继承王位。更加勤行布施。让人民普行十善。此等行持令众生死后多得以转生善趣天界。以至于天人越来越多。众人皆知此为国王令臣民行持十善道所感得。帝释天为验别真伪。便以幻化身相向其索要血肉。而他则把自身血肉尽皆布施。后帝释天搜集医药为国王治疗。国王身体便又恢复如初。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4/542909.html

以上是关于「因陀罗」《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2、梵施国王舍弃口粮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因陀罗」《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2、梵施国王舍弃口粮;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376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