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6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0-25 05:4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6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6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6

  清陆士铨

  陆士铨。字近堂。是苏州元和人。早先学习扶鸾术(请神)。是玉坛的弟子。后来为坛友祈祷病好。神教他礼拜“梁皇宝忏”。陆因此礼忏发心。就到天宁庵。受菩萨戒。正好这时有寂根菩萨。从极乐国来。降到玉坛。开示阐述净土法门。教人痛念生死。断绝其他法。一心念佛。先后共有十一会。于是参与法会的人。才知道回向极乐世界。但旧习没忘。多有出入玉坛的。唯有陆士铨。一心一意持佛名修观想。念诵《法华经》。吃长斋一二年。然后得疡疾。减少饭食了。就开了肉戒。而病更加重了。卧床不能起。自知将要命终。愧悔很深切。去世前七天。断了荤腥。连续称念阿弥陀佛。他有女儿十多岁。告戒她持斋念佛。自己走时不要哭。到了病危时。目光向上看。好像看见

佛教承认神话故事吗

什么。口里说着“白莲白鹤”。以及“诸上善人”。又连连称念“佛佛”。右侧卧倒往生了。异香充满室中。当时是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十八日。享年三十九岁。事后友人到玉坛。求问陆的往生去处。天君回报说:“陆先生太幸运了。如果不是有临终正念。几乎堕落了。现已往生到西方边地了。”到第二年。五月初。陆来降坛。对大家说:“有一件最关切到自己的事。人人不能逃脱。但人人大多忘却了。你们知道吗?眼下你们。身体轻安。精神强健。没有想过一旦卧病在床。魂离魄散。东西不辨认。南北分不清。前路茫茫。毫无把握。随业轮转。受苦无穷。唯有平生虔诚修行净业的人。到时候自己见到佛来接引。往生莲华中。享受快乐。寿命无量。各位有志修这个法门的。就是讲信愿行三件事罢了。所谓信。就是信西方有净土。就像这城

佛教救人公案故事

有阊胥。娑婆本土在东方。就像这城有娄葑。娑婆本土既然是实实在在的有。净土难道不是实实在在的有?同在圆明觉性的大海中。动念就可以到。也就像同在一城内。抬脚就可以到啊。既然相信净土决定可以到。又须要相信念佛法门。如穿衣吃饭一般。穿衣免挨冻。吃饭免挨饿。念佛免生死。今天信。明天不信。不是真信。终身都信。有一念忽然不信。不是真信。从今天起。直到命终。一信到底。再没有丝毫疑惑。才是真信。既然相信有西方净土了。又相信有念佛法门了。却说赞叹的空话。对生死有什么用?所以凡是发起信心的人。就应当依教奉行。今天信。今天就实行。明天信。明天就实行。千万不可以说:‘我现在年轻。等到年老也不晚。’可是没看到吗?‘青冢多埋红粉骨。黄泉半是黑头人’。哪里有年老可等啊?又不可以说:‘我父母的事还没完。儿女的债还没了。等到闲暇无事时也不晚。‘哪里知道无常迅速。鬼使到了门口。不可以对他说:‘我父母的事没有完。儿女的债没有完。等到闲暇无事时然后来啊。’又有勇猛一时。懈怠一时。这是说人没有恒心。譬如鸡抱卵脬小鸡。必须时刻不离卵。使热气连续不断。才能生育。如果今天抱着。明天离去。没有能生的啊。涵养净土的莲胎。也是如此。至于愿这个字。尤为紧要。世间信佛念佛的。固然不乏其人。但是或求现生的富贵。或求来世的福寿。得好人身。不至于堕落。这是违背佛的意旨。佛教你出离生死。你偏要进入生死。佛教你往生极乐世界。你偏要留在娑婆世界。一生的信心修行。都付之东流了。譬如耕田种下了稗子。却希望长出庄稼啊。有这道理吗?所以发真信的人。应当真修行。真修行的人。应当发真愿。这一生后。决定不生天上人间。决定要往生西方净土。如此念佛。才是随顺佛语。不至于浪费光阴。各位努力吧。”后来的四年中。曾经再降到黄敬敷家。劝勉同坛的人。说得大多很恳切。(《一行居集》《西方公据书证》)

  清马荣祖(僧祥峰)

  马荣祖。字宁良。是浙江秀水人。少年时能写文章。成年后补秀才。父母很早去逝。马对继母很恭谨。三十岁时。得了咯血病。五年后。病加重。吃东西就吐。有僧人祥峰。没出家时。与马是同学。出家后。参学回来。宿慧顿时开朗。信解通达锐利。马心里惊异。说到去病方法。祥峰说:“你的病大概不是药物能治的。你能放下万缘。观佛念佛。日久功深。断除无明。无量劫以来的。生死重病。当下解脱。又担心什么身体的病呢?”马猛然有省悟。于是吃长斋。修净业。病好了。先是夜里梦见虚空中。涌出寿字。多的不可数。光明灿烂。然后阅读佛经。说阿弥陀。一名是无量寿。也叫无量光。正好与梦相符。更加欢喜。以为宿缘在这里了。接着读《六祖坛经》。默契了法源。又愧又悔。后来到山阴大觉林。受三归五戒。每天持念佛名三万。《阿弥陀经》、《金刚经》。各一周。兼修净观。有空闲就邀集同修。昼夜念诵佛名。当年正月下旬。从苏州回来。过了一月旧病发作。三月初。卧床不能起。对亲人说:“我从三十五岁时。发菩提心。只求严净佛土。利益众生。那当官的荣耀。看成破鞋了。现今重病在身。但一念欢喜心。没有变过。可以临终正念。直往西方净土了。”有人问:“家里数口嗷嗷需要养活。以后怎么办?”马回答说:“这有上天安排了。不是我能顾及啊。”到了十八日晚上说:“明天要大忏悔。”早上起来。搭衣礼佛。向西方端坐。念诵阿弥陀佛名数百声。以及云栖(莲池大师)发愿文。烧完一炷香。才就寝。又过了三天说:“西方三圣现前。为我说法。我常在大光明中。”隔一天又说:“菩萨用净水沐浴我。洗去我的污垢。顿时清凉。快乐不能形容。”到晚上。有朋友沈鸿调来探视。问念佛吗。马说:“念。”沈说:“不可著相。”马说:“即心即佛。哪有相可著?”于是断了饮食。每天喝茶二杯。然后只喝净水二天。刚到中午。对家人说:“佛来迎接我了。”连续念阿弥陀佛。右侧卧倒往生了。当时是乾隆五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享年四十八岁。没有儿子。遗嘱说。不立继承人。当时祥峰和尚。正闭关在苏州文星阁。修念佛三昧。当年冬天。夜里梦见三人进来。向南坐下。其中一人穿僧服。旁边是两居士。神态庄重。上方有白光覆盖头顶。祥峰礼拜后。问三位大德哪里来的。穿僧服的说:“从西方来。”祥峰问:“莫非是阿弥陀佛国中的人吗?”回答说:“是。”又问什么名。三人同声问:“你的名字是什么?”祥峰说:“弟子法名叫达文。”穿僧服的说:“又来妄语。”祥峰说:“真的啊不是妄。”穿僧服的又问:“你的名字是什么?”祥峰说:“弟子法名叫达文。”穿僧服的说:“还要妄语。”祥峰说:“弟子确实不是妄语。为什么上座说我是妄语?”穿僧服的说:“一切众生。以妄为真。执假为实。所以受轮转。如果有智者。知道是妄语。就没有轮转。你莫要自迷。失掉本有真心。当知真心无心。真知无知。觉知就是魔。佛没有知觉。你要信受。莫要怀有疑惑。”祥峰听完开悟。又进前说:“上座说的。确是佛法。不可思议。请问上座。既然从阿弥陀佛国中来。可曾见到阿弥陀佛吗?”左边一人回答说:“我向你说。你终究不信。你须要亲眼见到才行。”三人都起身。各自向祥峰头顶上一拍。为他说偈语:“应当勤精进。修诸清净业。因深则果实。慎勿生疑惑。”又说:“诸法从心生。诸法从心灭。心法本来空。取舍不可得

下载中国佛教故事

。”又说:“生佛心法等。譬如梦中境。如幻三摩提。汝已知少分。”说偈语后。忽然见到马荣祖。严整威仪。顶礼三人。三人就腾空而起。向西去了。空中音乐嘹亮。佛声朗然。马再向祥峰三拜。说:“蒙师父劝我修净业。归依三宝。现今已生到净土。得大安乐。所以求菩萨来演说妙法。报答深恩。”又向祥峰三拜。合掌念佛。向西而去。这时晨钟响起。猛然醒觉。早晨写下来。就是纪梦篇。祥峰后来隐居娄江福城院。临终预知时至。念佛往生。(《一行居集》。《西方公据书证》。《染香集》)

  评说:前面的陆近堂。因为降坛而勉励同学。现在的马宁良。用托梦而谢深恩。谁说一生极乐国。杳无音讯呢?虽然如此。机缘没有成熟的。不可一

梦参老和尚讲佛教故事

概而论啊。

  清彭希涑(顾氏)

  彭希涑。字乐园。号兰台。是苏州元和廪生。就是彭二林居士的侄子。二十六岁时。考中乡试。从小喜欢素食。长大后。就吃长斋五年。后来得咯血病。开始吃肉。但因病发心。就信向佛乘。持六斋日。念诵《华严经》。每天念西方佛名。求生净土。虽然乘车船南来北往。没有忘记过。曾经作回向诗十首。一是:“辗转因缘十二支。尘沙劫数了何时。空王足下勤稽首。双泪潸流不自知。”二是:“风力吹人岂自由。幻缘牵引惹闲愁。病魔天遣重重逼。垂死方悲不早修。”三是:“由来色相尽空虚。万劫贪痴未易除。何似弥陀一句子。六根收拾了无余。”四是:“营营逐逐不如闲。人命须知呼吸间。却恐修行迷正路。临歧回首黑漫漫。”五是:“静观深时落日斜。了知极乐路非赊。十年荡子无归处。一念回光便是家。”六是:“疏风林下百千乐。好鸟枝头和雅音。一百八粒菩提子。种得莲根十丈深。”七是:“心心相续忆弥陀。万事浮云一任他。何待命终生彼国。现前先已出娑婆。”八是:“尘障空时法身现。潭心月映为波清。大千无尽音声海。收拾闻根绝送迎。”九是:“佛心念佛原无隔。六字绵绵觉亦忘。我已千生病烦恼。醍醐此日灌焦肠。”十是:“我为菩提发宏誓。不求福利与生天。尽虚空际普贤愿。未到莲邦怎得圆。”二林居士。认为《云栖往生集》。事词太简略。想重新编辑。接续近年和现在的故事。刚开始编。彭希涑欣然参与。与妻子顾氏。通宵点灯抄写。完成九卷。名叫《净土圣贤录》。刻印流传世间。又曾经手写《法华经》一周。好几年才写完。乾隆五十八年。十月三日。得疟病拉肚子。从房中出来。到母亲的寝室。绝口不提家事。天天只劝母亲念佛。说:“他日在西方极乐世界好相见啊。”临终前三天。请澄谷和尚。到床前设桌案。受三归五戒。忏悔发愿。更加恳切。自己说一二天中。净念现前。宝池莲华。分明可以拾取啊。十三日早上。要家人张贴接引佛像。移床向着西方。仍然请澄谷和尚来。说:“麻烦师父助我念佛。”到了晚上。口里喃喃念诵佛名。右侧卧倒往生了。异香满室中。享年三十三岁。二林居士赠有诗说:“遍界莲华扑鼻香。翛然撒手便还乡。昌黎不识西方路。孤负

佛教故事一袋子念珠

当年十二郎。”顾氏。名叫韫玉。早有聪慧能作诗。享年二十九岁。得病。也是念佛坐着往生。(《兰台遗稿》)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4/544482.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6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6;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373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