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教妇女的故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妇女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妇女的故事
佛教妇女的故事
一、观音菩萨 救苦救难
圣像金容 家家供奉:
大乘妙法莲华经中。第二十五品所叙述的是观世音菩萨的故事。 在中国、日本、韩国。说到‘观世音菩萨’、‘观音老母’。那是没有人不知道的。菩萨的圣像金容。在都市、村庄、船上。差不多有人烟的地方。都有人供奉。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从这两句话中。我国人民传统和普遍的信仰。已经很简单的表明了。
现妇女身 随缘游化:
菩萨。本来是没有男女相的。但在我们众生心中所信的观世音菩萨。总以为是个女子。 普门品上说:‘若以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虽然菩萨也现国王、长官、居士、异教徒等三十三身随缘游化。但一般信者总是信妇女身的‘圣母观音’。 在许多感应的事迹中。观音菩萨总是现老婆婆的样子;在家家户户供奉的圣像。菩萨总是庄严美丽的女郎。 菩萨本来没有年龄的。年老年轻。总不一定是菩萨的真像。但从现身年老的婆婆一点来看。知道菩萨慈和如母亲的;至于菩萨多是年轻的圣像。那是象征着纯洁和清静的意思。
净瓶杨枝 慈悲摄受:
年轻、纯洁、庄严的菩萨。左边站了一个善财童子。右边站了幼年的龙女。隐隐约约的从云端里而来;或是菩萨的左手执着净瓶。右手拿着杨枝。站立在鳌的头上。从茫茫的苦海那边飘来;见到的。以及诚信的。能不对菩萨恭敬礼拜吗?能不皈投到苦海慈航的怀抱中吗?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菩萨以她的净瓶杨枝。到处慈悲摄受众生。只要是苦难的人儿。菩萨是没有不垂救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要紧的是我们众生不应辜负菩萨的慈悲。 我们众生。不是在歧途上彷徨。就是在苦海中漂泊。我们能不要云端里菩萨的指引吗?我们能少了苦海中慈航大士的救济吗? 云端里的菩萨。苦海中的大士。那不是美丽的图画。在我们虔诚恳切的信愿中。不假他求。心上都可显现的。
救苦救难 妇女美德:
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这正是妇女一般的美德。孤儿院里。把慈爱施给无依无靠的孤儿;养老院中。陪伴在白发衰残的老人群里。那不都是救苦救难的年轻的妇女吗?穿着白色的衣裙。不时的出现在病榻前。温和地哄着病患者打针吃药。那不是具有慈悲德性的妇女吗?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正是代表了一般妇女的美德。
二、胜鬘夫人 说一乘法
父母关怀 爱女信佛:
胜鬘夫人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中。就是本经主角胜鬘夫人所说的一乘法。胜鬘夫人。本是波斯匿王的女儿。她的妈妈就是常常被迦留陀夷称赞为天下第一美人的末利王后。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后生下这位女儿。特别钟爱。替她起名胜鬘。是希望她的才貌福德。胜过母亲(母名末利。此云鬘)的意思。胜鬘夫人自幼长得聪明美丽。及至成长后。出嫁到很远的阿踰者国去了。
有一天。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正拟宣讲妙法。在座听讲的波斯匿王忽然想起了他的女儿。因此就对身旁的王后说到:‘我们的女儿胜鬘夫人。可惜出嫁得那么远。她很有聪慧利根。假若能够听闻佛陀说法。必定很快的生起信仰。证悟佛法。心无疑惑。’‘那我们赶快写封信叫她回来吧!’末利王后说。 王和后非常欢喜。即刻修书要女儿回来听闻佛陀说的法。
一封家书 生希有心:
波斯匿王在书信中。简要的称赞佛陀无量的功德。书信写好后。就想到派谁送去给他的女儿胜鬘夫人最适宜。 刚巧。有一个内监站在他的身边。他即刻就命令内监持书不分昼夜地赶送去阿踰者国的王宫中。将书信敬致胜鬘夫人。并代向胜鬘夫人的丈夫有称王问好。 胜鬘夫人。远在异国作人的妻子。忽然接到父母的来信。家书抵万金。其内心生起欢喜之情那是不用说的。 她读诵父母的来书后。对佛陀生起无比的希有的信心。她欢喜得即刻就向送信来的内监。朗诵出赞美佛陀的诗句。并赏赐很多的衣服给内监。
未来成佛 普光如来:
胜鬘夫人。急于要见佛陀。她在自己的宫中。就诚恳的向佛陀祈祷说:‘伟大的救主!慈母的佛陀!你普为一切众生说法。能否垂慈哀悯我。令我能见你佛陀的现身?’胜鬘夫人由于久修的善根。佛陀是无感不应。所以当胜鬘夫人祈求时。佛陀已在空中出现了。 胜鬘夫人和宫内的眷属。得见佛陀圣像金容。抑不住内心的感动。欢喜无量。踊跃扑地。顶礼佛陀。并要求皈依。 佛陀也很欢喜。接受她们的皈依。并对胜鬘夫人说道:‘胜鬘夫人!你久积善根。敬仰佛陀。赞叹佛陀真实功德。你自今而后。世世生在人天之中。为自在王。一切生处。常得见我。于今无异。你如能不停的修学。过二万阿僧祇劫以后。当得成佛。号普光如来。’胜鬘夫人很感激佛陀。佛陀对男女都能成佛的平等之教。使她像见到前途是无限的光明。她很想即日开始在宫中成立佛化儿童的聚会。导引七岁以上的女孩来皈依大圣者的佛陀。
十大愿心 接受佛化:
胜鬘夫人接受佛陀的授记。她很恭敬的对佛陀表明心迹。受十大受。她说: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我所受的戒律。我绝对不再生起毁犯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一切尊长。我绝对不再生起一点轻慢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一切众生。我绝对不再生起一点嗔恚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他人福乐、美貌。以及资生物件。我绝对不再生起嫉妒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我所有一切。所知一切。都愿布施。有人来求。我绝对没有悭吝不舍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不为自己来行四摄法。为了一切众生。我要无爱染心。无厌足心。无挂碍心。摄受众生。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若是见到孤独、幽系、疾病、困苦的众生。我一定要设法以义饶益。令他们脱离苦难。我心才安。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若是见到一切损人利己的人事。我必维护正义。对这些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我愿摄受正法。终不忘失。’
可敬可佩的胜鬘夫人。他所受的十大受。完全是为了利乐一切众生。这不但是妇女界的模范。也将是一切人类仰望的圣者!
三、天女散花 鹙子惭愧
见女生疑 结习未除:
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中。有一段记载着舍利弗和天女的故事。 毗耶离城中。菩萨应化的大长者维摩居士忽然染病在床。佛陀命文殊菩萨带领八千菩萨及五百声闻乘的罗汉等共诣维摩诘处问疾。 起初。维摩诘的病室中。什么东西都没有。后来。向东方须弥灯王佛借了三万二千师子座。等大家坐好。忽见有一位年轻美貌的少女。在维摩居士的左右。穿来走去。像是很活跃的样子。在声闻乘中被尊为上座的舍利弗。见此情形。大为不悦。认为修道的地方。男男女女。太不庄严。这是很难怪的。证得阿罗汉果的舍利弗。我执虽除。法执尚存。因为在他
花朵缤纷 着身不去:
可是。这位美丽活泼的少女。并不是等闲的人物。她原来是一位天女应化人间。 天女知道舍利弗的心。即时从空中散出缤纷的花朵(天华)。那花朵。落在菩萨的身上。即时堕地。落在舍利弗等的声闻身上。任是怎样的要把花朵除去。也不能够。天女就对舍利弗说道:‘尊者舍利弗!你何故去华?’
‘这些花朵落在身。很不如法。所以要去除。’舍利弗忍耐着回答。
天女微笑说道:
‘尊者!你不可以说此花不如法。花是没有分别的。是尊者自己心生分别啊!如果皈依佛陀出家。心有分别。就是不如法。’
被称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给天女这么一说。也很感到难以回答。终于。他沉默了。
鹙子劝告 忽转女身:
舍利弗(鹙子)被天女奚落得一时无法回答。可是他那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存在。稍停以后。他就忍不住的问天女道:‘你到维摩居士这里来已经有多少时间了?’
‘我吗?我从天上来到这里太久了。如耆年解脱一样。’天女这样回答后。怕又再生枝节。故又补上一句道:‘十二年了!’
舍利弗听后。带着同情的口吻又问道:
‘你既是这么一位不平凡的天女。何不转女身变成男子呢?’
天女回答道:
‘我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这又怎样转法呢?尊者舍利弗!我举个譬喻请教你:假如有个变魔术的幻师。他变作出一个幻女的形相。有人问他:何不使此女转变成男?幻女本没有固定的形相。这样问法对吗?’
天女的话。舍利弗听了。还没有男女平等的心。虽然是罗汉。男人的优越感还是很强。
这位不平凡的天女。知道舍利弗还有‘女人到底是女人’的心。她即刻就显了一个神通。把舍利弗变为一个女子。自己变为舍利弗。问道:
‘尊者!你何不转变女身?’
舍利弗大惊。即以天女像答道:‘现在我都不知道怎么会变为女身。如何来转呢?’
天女庄严的说道:‘尊者!你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都能转。如尊者一样。不是女人而现女身。一切女人都是如此。虽现女身。实在并非女人啊!你没有听过大圣佛陀说吗?一切诸法。非男非女。无有高下。均是平等。’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在辩才无碍的天女之前。也只得收起了他男尊女卑的观念。
维摩解说 鹙子惭愧:
天女说服舍利弗后。在一旁坐着的维摩居士向舍利弗介绍天女道:‘舍利弗尊者!这位和你说法的天女。她曾经供养过九十二亿的诸佛。已经能够游戏神通。所愿具足。得无生忍。住不退转。以她的本愿。随意现身。教化一切众生。尊者!在本性上。一切法是平等的。没有男女的分别。你千万不要小看了女人啊!’
维摩居士介绍后。舍利弗惭愧不已。从此心想不再轻视女人。
以舍利弗在僧团中的声望。而来现身说法。修道都不如一位天女。这证明了佛教倡导女权。男女平等。给妇女一个最大的鼓励!
四、自在主妇 乐善好施
不用化装 自然之美:
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有一位行菩萨道乐善好施的家庭主妇。名叫自在女居士。一个社会上的风气优良与否。就看每个人家庭所作所为如何。治家的责任。主妇最重要。做一个家庭的主妇。端庄贤慧固然要紧。就是装束打扮也不能不注意。自在优婆夷。是一位佛化的女居士。她的面容生来就很美丽。她的心性更是贤良。她不施胭粉。不佩璎珞。流露着自然之美。她穿的衣服。朴素大方。她从来不在衣服及化装上。来和妇女们争奇斗妍。可是。第一美人的尊称。在当时唯有自在主妇才够资格。这样的风气影响开去。当时的社会上。一点没有奢华的现象。
治家有条 对人有礼:
自在女居士。不但以朴实无华在社会上起了模范作用。就是治家也是井井有条。妇女界常常参观她的家庭。向她学习。 自在主妇的住宅。像是一座大讲堂。里面不乱放杂物。名窗净几。整齐清洁。客人来访的时候。她出言吐语。总是不离佛法。 自在女居士为人不虚伪。不傲慢。她心中没有什么贫富的观念。对人总是一体平等慈悲。和她同时的妇女。有钱有地位的很多。她是从不嫉妒;孤儿寡妇。贫穷下贱之人。她也从不轻视。她没有险恶弯曲的心。所行所为。没有一项不合乎礼仪。
善财访道 见施佩服:
有一次。善财童子到各方参访善知识。听到自在女居士的大名。非常佩服。因此她就向自在问法求道。 善财童子到了自在主妇的门上。看到有不少的人来来去去。他注意一看。原来自在女居士今天正在作大施会。以饭食布施苦难中的贫民。 自在主妇。亲自招待那些苦难的贫民。一批进门后。自在主妇招待他们入席。亲自帮着他们添饭添菜。等到他们吃后。自在主妇说几句简短的佛法。并向受食者致谢。希望他们信奉佛法皈依佛陀的怀抱。早日脱离苦难。 自在主妇为他们祝福后。把他们送出门外。又再另请一批前来受食。就这样。自在主妇慈颜爱语。乐善好施。使善财童子生起无比的敬仰之心。
无量法财 无量功德:
善财童子等大家吃完散去以后。他就很恭敬的上前请问自在女居士道:‘大德!请问你如何行菩萨道?’‘我以布施行菩萨道。’自在主妇回答说:‘布施看起来是为人。其实是为自己。布施是无尽的功德藏。我已把欢喜福乐布施众生。而来成就无尽的功德法财。’善财童子听了以后。知道自在主妇行的是无相布施。他向她说了很多赞美的话后。即作礼告退。自在主妇。以妇女身行菩萨道。为女众争取光荣。实在是令人可钦可佩!
五、龙女成佛 菩萨敬仰
灵鹫山上 龙女现身:
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一段叙述八龄龙女即身成佛的故事。 娑竭罗龙王威震四海。他最小的一位公主。聪明伶俐。善根深厚。年龄才八岁的时候。就有很多不平凡的奇迹。‘龙女’。大家都这样尊敬的称呼她。 小小年纪的龙女。生性就和别的女孩子不同。好吃的糖果。好玩的玩具。在她都不感兴趣。她最喜欢的就是听闻宇宙的玄奇。人生的奥秘。 有一天。大智慧的文殊菩萨。端坐在千叶的大莲花之上。出现在娑罗竭龙王的宫中。他代表佛陀宣说微妙的法理。八岁的龙女。深深的被感动。他仰慕思念佛陀。请求文殊菩萨即刻带她到灵鹫山去礼拜佛陀。听闻佛法。 灵鹫山上。苍松翠柏。曼陀罗花吐露芬芳。诸大菩萨、诸大罗汉所云集的法华会上。幼年的龙女。跟随文殊菩萨。就参予其间。
童年龙女 得陀罗尼:
佛陀讲完了妙法莲华经的一乘道理后。有一位智积菩萨就请问文殊菩萨道:‘大德文殊师利!我请问你。像佛陀宣说的妙法莲华经。甚深微妙。世所悉有。若有众生。勤加精进。遵照此经修行。能不能很快的成佛呢?’
文殊菩萨稍微沉默了一会就回答道:‘大德!据我所知。娑竭罗王的龙女。年才八岁。她听闻佛陀讲说此经以后。就已经证得陀罗尼了。’
智积菩萨听到文殊菩萨这么一说。很感意外。以佛陀的首座弟子。大智慧的文殊菩萨。没有赞扬诸大菩萨和诸大罗汉。而为一个小女孩捧场。在智积菩萨的意思。八岁小女孩。无论怎么说。也不能证得陀罗尼。
智积菩萨摇摇头。表示难以起信的样子。文殊菩萨又再说道:
‘大德!八岁的龙女。年龄虽小。而她的智慧利根。却非一般人可及。佛陀所宣讲深奥的秘藏。她都能知解。佛陀指示修学的行门。她都能受持。她已经发大菩提心。真真实实的得不退转。’
智积菩萨仍然以不信的口吻说道:‘文殊师利菩萨!我见到佛陀释迦如来。在无量劫以来。就修学难行的苦行。积功累德。从未中断。然后方成正觉。我不信八岁的女孩。便成正觉。’
智积菩萨的话刚说完。龙女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并且温和庄重的对智积菩萨顶礼。 一位已经登地的菩萨。在这么一位女孩之前。不得不感到非常尴尬。
不信女身 速得成佛:
智积菩萨。见到龙女。不好意思再说什么。而一向看轻女人的舍利弗尊者。也很不服气的对龙女说道:‘我们的文殊菩萨。说你不久将获证无上道。这个事情叫我们难以相信!’
‘这不是相信不相信的问题。因为事实就是这样。’在看轻女人的舍利弗之前。龙女也不甘示弱。‘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五障缠身。云何能得无上佛道?’舍利弗不客气的说。文殊菩萨看不过去。解释道:‘尊者舍利弗!你不可以这么说。女人的身体、容貌。和男人相较或有不同。但佛性平等。不但男女一样。佛陀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青年的男女。才是菩萨的悲愿、热情、勇敢、进取、牺牲的最好象征。’
舍利弗尊者。什么事情都可以随缘。唯有对于女人。总觉得男子才是无上至尊的。 现在。尤其一个才八岁的龙女。他那里相信她很快的成佛呢?虽然有文殊菩萨的解释。舍利弗不再开口了。但他心中仍有男女不平等的观念。 舍利弗记起了过去在维摩丈室中。给天女戏谑的一幕。他总以为。就算女人也有大的修行。那里能说很快的成佛呢?
坐宝莲华 成等正觉:
龙女知道舍利弗的根性。他想。在有着深厚法执的人前。说上再多的道理。也是空费唇舌。不若用事实说明。教你总不能不信。当时龙女的身上。有一颗价值很贵重的宝珠。她就用双手捧着送去给佛陀。佛陀接受以后。龙女回过头来。走到智积菩萨和舍利弗面前。很有礼貌的问道:‘刚才我把宝珠奉献给佛陀。佛陀慈悲的接受。像这样的时间。快不快呢?’‘很快的!’智积菩萨和舍利弗都这样的回答。‘请你们运用神力观看。我马上就能成佛。比献珠的时间还快上几倍哩!’龙女说后。会中大众。皆见龙女忽然间变为男子。具足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在大宝莲华之中。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普为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演说无上甚深微妙之法。年轻的妇女不要自暴自弃。八岁的龙女成佛。实在可以增强妇女的信心。
六、摩耶圣母 女中至尊
国王公主 缔结姻亲:
在释迦谱中。曾记载着佛陀的父母的事迹;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还有佛陀上天为母说法的故事。 在雪山南麓森林茂盛的地方。那是古代有名的迦毗罗卫国。年轻的国王名叫净饭大王。英勇能干。智胜德高。他在释迦族中是一族的首长。在政治上是一国的领袖。因为他年少得志。立下誓愿。如不是天下第一美人。决不成亲。 北方的拘利族。天臂城的统治者善觉大王。他的胞妹摩耶。长得端庄秀丽。仪态万千。加之她温和贤淑。娴静安详。更是远近闻名。因此。年轻的国王。美貌的公主。就这样缔结下美满的姻缘。
久不生育 心中忧悲:
净饭大王和摩耶夫人结婚以来。直过了二十年悠长的岁月。还不曾生下一位太子。 摩耶夫人心中很焦急。想到未来的王嗣无人。她就不禁怨声叹气。心中忧悲。 她曾劝净饭大王多纳些贵妃。但净饭大王因为夫妻恩爱。不肯这么做。 迦毗罗卫国的国母──摩耶夫人。她的相貌虽然如同秋天圆满的月亮。她的心灵虽然如同池塘中清静的莲华。但他不能为迦毗罗卫国生养下储君。她心中的烦闷与不安。自不难想像。 摩耶夫人四十几岁了。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里。朦胧的睡梦之中。她见到一位长得相貌堂堂的人物。乘坐一头白色的大象。从虚空中慢慢的走来。当走近夫人的时候。就从她的右脇而进入腹中。夫人一惊。从梦中醒来。从此夫人就怀妊了太子。净饭大王的欢喜。比当时接受王位的时候还要过之。
蓝毗尼园 太子降诞:
摩耶夫人十月怀胎。有一天。她和净饭大王商量。想依照传统的习惯。回到天臂城娘家去生养。 净饭大王当然不便反对。亲自带领军队随从。护送夫人回归娘家。 路上。经过蓝毗尼花园。这一天正是春末夏初的四月八日。风和日暖。景色宜人。摩耶夫人提议。到园中休息一会。 春夏之交的蓝毗尼花园。百鸟和鸣。万花开放。夫人在水池边坐坐。在花丛中走走。后来。在一棵蓊郁葱茏的无忧树下。当夫人用手采摘花朵的时候。太子就诞生了。 从此。世界带来了光明。那就是我们的大圣佛陀降诞了。 伟大的圣母。降诞了佛陀。为苦海中添了慈航。使众生界有了救星。对圣母摩耶夫人。我们真说不尽内心的欢喜、敬仰、和感激之情。
忉利天宫 圣母闻法:
佛陀降诞以后的第七天。很不幸的就是圣母摩耶夫人逝世了。但也很幸福的就因为她是佛陀的母亲。所以当她离开世间以后就上升忉利天宫享福去了。忉利天宫。住的是玻璃的房屋。用的是金银财宝堆积如山。但圣母并不欢喜这些。她希望的是能见到佛陀。人间的佛陀。到处教化众生。他也很怀念母亲。有一天他独自离开僧团上升忉利天宫为母亲说法。在忉利天上。一位是贤德的圣母。一位是大觉的佛陀。他们母子相见。那母慈子孝的圣洁之情。真不是我的拙笔所能形容。有名的佛教孝经 《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就是佛陀在忉利天宫为圣母摩耶夫人而说的。 为众生而降诞佛陀的圣母。是女中的至尊。我们永久的怀念。永久的感恩!
七、妙慧童女 发坚固愿
八岁幼女 座中问佛:
在大宝积经中。有一段经文。是叙述妙慧童女的故事。妙慧童女。家住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中。父亲是有名的长者。年龄才八岁的时候。耆阇崛山的讲经法会。她就常常在座。年轻的小姑娘。面貌生得秀丽无比。行动举止也端庄温和。佛陀座下的弟子。无论是盛德的长老。或是年轻的比丘。没有一个不喜欢她。尤其是比丘尼的女众僧团。对于妙慧童女。更是心爱万分。大家喜欢妙慧童女虽然她年幼聪明。但想不到在一次佛陀说法的法会中。她竟然以菩萨的心境和口吻。向佛陀问长道短。使在会的大众。个个都惊奇不止!
妙慧童女。有一次当佛陀升座说法时。她不慌不忙。从从容容地先走到佛前。顶礼三拜。右绕三匝。然后就长跪合掌。对佛陀说道:‘伟大无比的佛陀!您是世间上的明灯。可以照开众生心地的黑暗。弟子对于菩萨所作所行。现在尚未能完全了解。想恳求佛陀给我请问。为我解答!’佛陀一看。原来是妙慧童女。佛陀知道她的来历。想到今天菩萨们和罗汉们有妙法可听了。因此就很欢喜的告诉妙慧童女道:‘你太好啦!今天发大愿心。来向我问话。现在你就随意的问吧!’
十大问题 震惊全座:
妙慧童女听了佛陀承认随她发问。心中的欢喜感激。自不用说。她就一口气提出十个大问题来向佛陀请求解释道: ‘佛陀!我有十个问题。敬恳解答:
请问佛陀。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端正的身体?
请问佛陀。如何获得大富的尊贵之身?
请问佛陀。怎样才能使眷属免除不和以及多病死亡呢?
请问佛陀。有什么办法。能够不受父母所生的这无常不净的血肉之身。而很快的能够见到自己受用变化之身。和您佛陀一样坐在大宝莲华之上?
请问佛陀。怎样才能证得自在神通。可以随意游行无量国土。礼敬诸佛?
请问佛陀。如何才能没有怨仇对头?
请问佛陀。我们说的话。如何才能叫人家一听就信仰呢?
请问佛陀。我们宣扬佛法。照佛法修持。怎样才能免除障碍呢?
请问佛陀。心里的烦恼魔障。如何降伏呢?
请问佛陀。当我们一期生命终了。怎样才能得见诸佛。听闻清净之法。不受一切苦恼?’
佛陀开示 四十方法:
佛陀听后。很嘉许妙慧童女的问题。佛陀对妙慧童女的每一个问题。都提示了四个方法。比方说:
第一、得到端正的身体:要做到一、对恶友不起嗔心。二、安住于大慈悲。三、欢喜修学正法。四、造佛形像。
第二、如何得到富贵:要做到一、应时布施。二、不起轻慢的心。三、带着欢喜的心情给人。四、不希求果报。
第三、眷属怎样免除多病和死亡:一、不说离间的语言。二、度脱邪见众人于正信。三、护持正法。四、教诸有情成佛菩提。
第四、如何不受父母肉身而得佛应身:一、如来塔庙供奉华果。二、不妄自损害他人。三、铸造佛像。四、对佛菩萨深生净信。
第五、怎样有神通:一、见他修善不为障恼。二、他说法时未尝留碍;三、燃灯供养如来。四、于诸禅定常勤修习。
第六、如何没有怨家仇敌:一、以无谄心亲近善友。二、于他胜法无嫉妒心。三、他获名誉心常欢喜。四、于菩萨行无轻毁心。
第七、说话如何令人起信:一、言行一致。二、于善友处不覆诸恶。三、闻法不求过失。四、于说法者不生恶心。
第八、宣扬佛法如何离诸障碍:一、持三律仪戒。二、闻甚深经不生毁谤。三、见初发心者生一切智心。四、对诸有情大慈平等。
第九、如何降伏烦恼魔障:一、了知法性平等。二、常行精进。三、常勤念佛。四、一切善根皆悉回向。
第十、临命终时诸佛现前:一、满他所求。二、于诸善法深生信解。三、于诸菩萨施庄严具。四、于三宝所勤修供养。
种种神异 令众叹服:
佛陀对妙慧童女的十大问题。提出了四十种修行的方法以后。妙慧童女欢喜踊跃。发愿奉行。并且说:四十行中。若有一行不修。则违佛教。那就是欺诳如来了。妙慧童女的愿心很大。座中的目犍连尊者就以怀疑的口吻问道:‘妙慧童女!你知道菩萨的修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你今发此殊胜大愿。难道真能做到吗?’
妙慧童女安详的回答道:‘尊者!假若我的弘愿真实不虚。能够做到诸行圆满。那么。我愿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妙华。天鼓自鸣。请尊者印证吧!’妙慧童女说后。真的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空华雨缤纷。鼓乐和鸣。并且在座的大众身体皆变成金色。文殊菩萨见此神异。也感觉难以思议。他对妙慧童女问了很多法性的问题。妙慧童女都一一回答。佛陀在他们停止问答的时候。就说道:‘文殊菩萨!妙慧童女已于过去发菩提心。经过三十劫后。我才发趣无上菩提。文殊菩萨!难道你记不起了吗?她曾做过你的老师。令你住于无生忍!’文殊菩萨经佛陀这么一说。像是恍然大悟。即刻很欢喜地从座位上起来。对妙慧童女顶礼说道:‘大德!我于往昔无量劫前。以曾供养。想不到今日仍然亲近!’年少的妙慧童女。得到大智文殊菩萨向他顶礼。这可见她的来历不凡。从妙慧童女的故事看来。对于女人固不应轻视。就是对初学者也不可傲慢。看他是年轻。我们那能知道他的过去?女人。青年。在佛教中自有其地位。那不算什么问题。
八、莲华色女 神通第一
窈窕淑女 招赘夫婿:
在弥沙塞律里。有一位在风尘中的女人。出家后就证得罗汉果。并且在比丘尼中。还被称赞做神通第一的。那就是莲华色女。 莲华色女。家住在德叉尸罗城。她没有兄弟。没有姐妹。父母就只生了她一个人。虽然是女孩子。但父母没有其他的孩子。仍然把她当作掌上明珠看待。 在父母的宠爱之下。莲华色女渐渐的长到十八年华。她生得有倾国倾城之姿。有沉鱼落雁之容。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青年。不知有多少。可是。因为莲华色女是独生女的关系。父母不愿让她出嫁。在很多青年中。选择了一个英俊的青年。就把他招赘在家中。 一个是窈窕淑女。一个是貌美郎君。小夫妻婚后的幸福。给当时男女青年很大的羡慕。
慈母乱伦女儿出走:
世间的幸福。总是有危机埋伏在四周。一个本来和乐的家庭。因为莲华色女的父亲去世。这个家庭就笼罩了一层阴影。死去了丈夫的寡母。虽然将近四十岁的年纪。但淫心未断。不甘春宵寂寞。她竟然和女婿发生了奸情。岳母娘私爱女婿。两个女人共一个男人。眼睛是爱情的镜子。无论什么秘
亲生爱女为夫小妾:
脱离家庭后的莲华色女。在人海中到处流浪。以一个女子。单独要求在社会上生存。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久。求事不得。谋职无望。她飘泊到南方的波罗奈国。感到前程茫茫。进退为难。女人唯一能解决生活问题的。那就是结婚。 莲华色女因此只得重再改嫁一个丈夫。以她的姿色。找个男人改嫁。一点困难都没有。因此她就成为波罗奈城一个商人的妻子。 再醮后的生活。暂时安下莲华色女的心。 光阴似箭。十多年的岁月就这么过去。
目连指引忏悔得救:
莲华色女沦落到做妓女。她罪恶的命运是够悲惨的。一个三十多岁的半老徐娘。以色相换取金钱。把名誉、羞耻早就置诸度外。有一次她受外道的买嘱。要她用美色破坏目犍连尊者的戒行。 目犍连尊者是佛陀的大弟子。外道对于佛陀没有办法。因此他们就想破坏佛陀的弟子。尤其用美色破坏一个比丘的戒行。那计谋是再毒辣没有。 莲华色女。三十多岁的年龄。但她的美丽、轻狂。很能打动一般男人的心。 有一次。她在一座园林旁边等候路过的目犍连。她见到目犍连的时候。就用柔媚的言语对目犍连说道:‘尊者!你忙到那里去?你有时间和我谈谈吗?’目犍连是何等人物?他是佛陀座下神通第一的弟子。他一看面容。一听音声。就晓得莲华色女的企图。他庄严的站着呵斥道:‘可怜的女人!你不要隐藏你的罪恶。为了金钱。听信外道的指使。竟这样昧着良心。你如果不忏悔改过。好比老象沉溺于污泥。越陷越深!’莲华色女大惊。想不到目犍连完全知道她的企图。她的天良忽然发现。她流泪道:‘尊者!我是一个罪业深重的人。我想向善。但是世间令人太灰心。我对不起尊者。我知道我是没有救的人了。’‘你不要难过。’目犍连安慰她道:‘你如肯忏悔的话。罪业再重。都可以得救的。污浊的百川。流入大海。总会清净的。我的老师佛陀的教示。可以洗净污秽的人心。你来出家皈依佛陀好吗?’莲华色女很欢喜。她就在僧团中如法出家。因为她过去受的折磨过多。一旦出家。就能真心学道。她要效法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经过一段修行。她证得圣果。有了神通! 莲华色女转祸为福的佳话。说明‘过去’在佛法中是不要紧的。比丘中神通第一的是目犍连尊者。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就是莲华色女。希望堕落的妇女立心改过。忏悔就能得救。莲华色女是最好的说法!
九、大爱道尼 崇高圣德
圣洁高德 抚育佛陀:
在佛本行经以及中本起经里。记载着大爱道比丘尼的事迹。大爱比丘尼。本名摩诃波阇波提。又名憍昙弥。是圣母摩耶夫人最小的妹妹。是佛陀的姨母。也是最初的比丘尼。 圣母摩耶夫人生养佛陀后的第七日。就不幸逝世。憍昙弥为了代替姐姐抚养太子。自愿许配给净饭王为妃。她除抚育佛陀的幼年以外。也就是后来难陀尊者的母亲。 憍昙弥夫人。生得容貌
五百女人 要求出家: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正觉以后。先在波罗奈国、摩揭陀国弘法。经过大约二三年。佛陀就回到故乡迦毗罗卫国说法。在佛陀的教化中。跋提王子、阿那律、难陀等都皈依佛陀剃度出家。王孙罗睺罗也做了沙弥。憍昙弥夫人眼看这些情形。她的善根发芽。她也想要求佛陀准许她在僧团中如律出家。 但这时佛陀的僧团中。还没有比丘尼。对于憍昙弥夫人的要求。佛陀就不允许。佛陀叫她在家学佛。皈依三宝。奉行五戒。也是一样可以修成圣果。 做在家的学法女。憍昙弥夫人不能满足。每当佛陀回国说法的时候。她就要求佛陀允许她出家。她有一天亲自缝了两件袈裟。到佛陀暂住的尼拘陀林中。供奉佛陀。佛陀接受以后。就说道:‘这两件袈裟。我接受一件就好。另一件我替你施僧。’憍昙弥见佛陀接受了她的袈裟。她就提出要求道:‘佛陀!我要求你慈悲允许我们一件事。就是让我们女人也能依照正法出家。求受具足戒。’佛陀听后。不假思索道:‘你快不要这么说!女人在家学佛比较好。正觉的道果是不分在家与出家的。你们女人出家。加入我的僧团。好像良田生长了稗草。你的德行当然很好。但未来的女子。自私嫉妒。她们出家会影响我的僧团。’憍昙弥夫人不退初心。仍然要求佛陀允许她出家。她曾三度要求。都遭佛陀三度拒绝。 佛陀怕姨母憍昙弥夫人纠缠着要求出家。因此就带领弟子往毗舍离不远的那摩提尼精舍去教化。 夫人出家的志愿真切。她带领为数约五百的女人。一起追到那摩提尼精舍去。一定要求佛陀允许她们加入僧团。 憍昙弥夫人苦苦哀求。阿难尊者也帮着劝说佛陀。佛陀实在不好再拒绝。只得用八敬法来要她们遵守。 憍昙弥夫人什么戒法都愿奉行。只要佛陀能准许她们出家。 ‘有志者。事竟成’。憍昙弥夫人做了僧团中第一个比丘尼。那五百女人也跟随她出家。
女众教团 受其指导:
憍昙弥夫人出家后。我们就称呼她为大爱道比丘尼。她很能奉行佛陀的教法。她并不以为她是迦毗罗卫国的国母。就有特殊的地位。她也不以为她是佛陀的姨母。她就要与众不同。谦卑、精进、热忱。不但跟她出家的女众接受其指导。就是很多的大比丘对她也很敬仰。 大爱道比丘尼也帮着佛陀从事佛化社会的工作。对于有病的贫民。她总是喜欢前去慰问。有时各地发生的天灾人祸。她总是领导女众们前去从事救济。她劝儿童们信佛。她要妇女们皈依。因为她的努力。很多的病人恢复健康。很多苦难的人民获得拯救。更有很多的家庭都遵从佛化。因为有大爱道比丘尼助佛宣化。佛法在女众中很快的展开。 大爱道比丘尼很能遵守八敬法。她领导的比丘尼教团。一点自私骄气都没有。她告诉初出家的比丘尼。要去依止比丘受戒。每月十五日。她就领导比丘尼到比丘的地方。依其布萨。受其教诫。每年跟随比丘受雨安居。附近没有比丘。她们就不敢自专受夏座;她绝不允许比丘尼们谈论比丘的过失;比丘尼犯戒时。半月内要到二部众中自行忏悔请罪;她要老年的比丘尼。对于年轻的比丘也要恭敬;比丘尼对于佛法有疑、有不解的地方。安居以后。要在大比丘众中请示;比丘尼问比丘。若比丘不听。比丘尼就不可再问。 比丘尼对比丘要奉行这八敬法。大爱道很能教导比丘尼们如法奉行。
佛陀称赞 有德丈夫:
在大爱道比丘尼领导下的女众教团。她们不准滥收徒众。不随便化缘应赴。她们的服装统一。一个人不可单独出外行走。出门时手上不准携带包裹之类的东西。不准在俗人的群中应酬交往。每一个女众。总要先从变化气质做起。大爱道告诉女众们道:‘你们出家做比丘尼。把名闻利养的心要要完全戒除。绝对不可有虚荣傲慢之心。静静的修道。静静的生活。每日不可多言多语。静默是女众最好的美德!’大爱道不愧是最初的比丘尼。不愧是女众的领导者。她很能体会佛陀的心。佛陀希望女众能做到的。大爱道比丘尼都做到了。大爱道一直活到九十多岁才圆寂。当她圆寂的时候。佛陀曾在僧团中称赞她道:‘诸比丘!像大爱道比丘尼。不可把她看做女人。她是一位有德丈夫。她的圣德美行。可做今后僧团的模范。’佛陀是在赞美大爱道比丘尼。实在也是希望后来的女众们要向大爱道比丘尼看齐。
十、摩登伽女 出家证果:
贱族美女 爱慕比丘:
在摩登伽经和楞严经中。有一段叙述摩登伽女迷惑阿难比丘而为佛陀所度化的故事。 摩登伽女本是首陀罗族奴隶阶级的年轻女子。有一天。阿难从祇园精舍出来。持着钵到城内乞食。回途中。见到路旁有一个大池。很多人游集其上。当时。摩登伽女正于池侧汲水。阿难因为口渴。便上前请她布施一钵水。摩登伽女自以为身份低贱。不敢将水呈给阿难。阿难委婉地向她说:‘我是个沙门。在我的心里。看谁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的分别。请你给一钵水吧!’摩登伽女听后非常欣喜。很恭敬的用双手捧水给阿难。阿难接过水后。也很有礼貌地点头致谢。 阿难走后。摩登伽女目送着他的背影。看着他庄严的风度、仪表。想着他谦和的音声、容貌。不由自主地生起爱慕之心。 摩登伽女回家后。日夜思念。终日抑郁不乐。母亲疼惜爱女的娇容消瘦。再三地盘问事情的原委。摩登伽女于是将遇见阿难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并请母亲设法。让她能得到阿难做自己的丈夫。母亲听后。皱着眉说道:‘关于你的婚姻之事。有二种人。我是没有办法的。一是断除爱欲的人。二是已经死去的人。听说大圣佛陀是有崇高道德的圣者。他的弟子都已断除爱欲。即今全国上至国王、学者、大臣。大都信仰佛陀。对于你的这种痴想。我真是感到无能为力。’摩登伽女听了母亲的话以后。伤心的说道:‘如果母亲不能将阿难找来。那我也不能再活下去了。’母亲很疼爱她的女儿。当然不忍心看到女儿伤心难过。但是。要令阿难招亲。除非学用娑毗迦罗先梵天咒迷惑阿难。使其蒙蔽心智。否则其他没有再好的办法。
阿难受惑 求佛解救:
魔咒有效无效。这是不知道的。只是。那一天。阿难出来托钵。又经过摩登伽女的门前。摩登伽女一见阿难。很欢喜的向他问讯。并且迎请他到家中受供。阿难犹豫不决。不知如何作答才好。摩登伽女的母亲也在旁帮忙怂恿。表示要阿难到她家中去坐。阿难不由自主地进去。摩登伽女大喜。 阿难进到摩登伽女家。心中感到非常凄切。他悲咽哽塞。涕泣地自语:‘我何薄祐。遇斯苦难。大悲世尊!宁不垂愍加护。’正当阿难心里悲切之际。佛陀以天眼观之。一念悲愍。阿难如受到光明的摄受般。智慧的心灵即刻生起。终于摆脱了摩登伽女的纠缠。夺门奔回祇园精舍。 虽然阿难返回祇园精舍。但是。摩登伽女却不因此死心。反而更积极地进行诱惑阿难的企图。翌日她穿起华丽的衣裳。首戴花鬘。金银环佩。将自己装饰得珠光宝气。来到祇园精舍门外等候阿难。阿难清晨起来。着衣持钵。出精舍大门。预备入城乞食。摩登伽女见阿难出来。心生欢喜。便跟随在阿难身后。阿难极感惭愧。返回祇园精舍后。便到佛陀的座前跪下。说道:‘佛陀!旃陀罗的女子摩登伽女诱惑我。我到什么地方。她都跟随到什么地方。请佛陀慈悲帮助我怎么才能离开她?’佛陀微笑着说道:‘阿难!你为什么给一个女子弄得这样没有办法呢?这都是你过去只重多闻。不重戒行的关系。一旦声色的境界逼来。就觉得无力抵挡。不要挂念。我可以帮助你。但以后不要再找这些麻烦。也不可有这样的存心。’佛陀说后。叫阿难去把摩登伽女找来。摩登伽女无限娇羞地跟在阿难身后。来到了佛陀的座前。
为嫁阿难 发心出家:
佛陀问摩登伽女道:‘你想和阿难结婚吗?’‘是的!’摩登伽女低着头回答。‘男女的婚姻。应该要经过父母同意。你可以把你的双亲请来一谈吗?’于是。摩登伽女回去请了父母亲来到祇园精舍。向佛陀行礼后。退坐一面。佛陀问道:‘你们允许摩登伽女和阿难结婚吗?’‘是的!世尊!’摩登伽女的父母回答。 ‘那么将摩登伽女留下来。你们可以先回去。’佛陀吩咐道。 摩登伽女的双亲礼谢佛陀后。便告辞回去。佛陀对摩登伽女说道:‘你想嫁给阿难。那么你必需要先出家一次。你要精进修行。等到你的道行能和阿难相比的时候。才能和阿难结婚。’摩登伽女一心想做阿难的妻子。她很欢喜的剃了头。换上僧衣。很热心的听闻佛陀的教法。很精进的遵照佛陀的指示修行。在比丘尼的教团中和师姐妹共同营着佛化的生活。 摩登伽女的心。一天一天的平静下来。这时她才知道自己过去对爱情的执着实在是可耻的行为。 佛陀常常宣说五欲是不净之法。是众苦之源。愚痴的飞蛾。自己投火燃死。无知的春蚕。自己作茧自缚。如果去除五欲之念。内心才能清净。生活才能安宁。
离惑证果 感谢佛陀:
摩登伽女渐渐的体会到自己迷惑着阿难。完全是不善不净的思想。她很后悔。有一天。她跪在佛陀的座前。流泪忏悔着说道:‘伟大的佛陀!我现在已经完全从迷糊的梦中清醒过来。我不会再像往昔那样的愚痴胡来。我明白我此刻所修证的圣果。也许已超过阿难比丘。我很感激佛陀。佛陀为了度化我们这些愚痴的众生。真是用尽了种种的苦心与方便。请佛陀慈悲怜悯我。准许我的忏悔。我愿永远踏着佛陀的足迹。走向真理的领域。服膺佛陀的教化。做一个真理的使者。’佛陀微笑着很满意的回答道:‘摩登伽女!很好!我早知道你会有今天的成就。你的根机很利。今后你是不要我再烦心了。我很为你高兴。’摩登伽女出家后不久。即证得四圣果中最高的阿罗汉果。很多的比丘见到她都很惭愧!她的美德圣行传扬出去。社会上的人也很感动。大家对她都生起恭敬供养之心。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5/54509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妇女的故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妇女的故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