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孝子循吏纯臣之狄仁杰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德育故事:孝子循吏纯臣之狄仁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德育故事:孝子循吏纯臣之狄仁杰
/* Generator: eWebEd
狄仁杰。为豫州刺史。诏命治越王 贞等党与。当坐者六七百家。籍没五千口。趣使行刑。仁杰密奏。彼皆诖误。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仁卹之旨。太后特原之。皆流澧州。道过宁州。(仁杰曾为刺史)父老迎劳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携哭于德政碑下。至流所。亦立碑。为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见白云孤飞。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去。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仁杰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蔺仁基请代行。仁基咨美其谊。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相与曰。吾等可少愧矣。相待如初。(《狄仁杰传》并《通鉴》。)
狄仁杰字怀英。唐朝 太原人(今山西省)。博通经史。应试明经中举。历任大理丞。河南巡抚。豫州刺史。曾经平断冤狱。毁除淫祠。拯救诖误(误受牵累的罪囚)。为官恩威并著。百姓归心敬仰。立碑纪念。
仁杰为豫州刺史时。奉命查察越王
仁杰为并州法曹参军时。双亲都在河阳。两地远隔。仁杰思念双亲。登太行山。举目南望。见白云孤飞。睹景感触。对左右说:「我亲所居在此云下。」惆怅久立。瞻望良久。直到白云飘散。才依依下山。
仁杰不但自行孝道。且能体谅成全他人的孝行。同府参军郑崇质。其母年老且病。奉派前往边远区域。仁杰得知。对崇质说:「太夫人危疾在身。如今你将远使边地。岂可拖累老母为你操万里忧虑呢?」于是拜见长史蔺仁基。自愿请代崇质前往。仁基感叹佩服他对同僚深厚的情谊。于是另派他人代行。当时蔺仁基正与司马李孝廉有嫌隙。同被感动地说:「我辈怎不自觉惭愧呢?」于是言
武后朝起用仁杰为同平章事(宰相)。仁杰刚正无私。正色立朝。以复兴唐室自任。不肯谄事诸武。然而对于武后。则屡用婉言讽谏。徐徐引导。武后终被其忠诚所感。因此委以重任。尊他为国老。仁杰常以调护皇家母子为意。武后要立武三思为太子。仁杰以母子亲于姑姪。切情切理婉词譬喻。武后终于感悟。迎还卢陵王(武后子)(中宗)于房州。唐室国运。由此赖以维系。居位又蓄意举荐贤才。所荐如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皆为中兴唐室名臣。仁杰一生公忠体国。名重当时。功高千古。年七十一岁以功名善终。武后闻讣。不禁感伤泣下说:「朝堂自此无人。天夺我国老。未免太速矣!」于是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中宗复位。晋赠司空。睿宗朝又加封梁国公。
——敬录自《历史感应统记语译》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5/550951.html
以上是关于德育故事:孝子循吏纯臣之狄仁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德育故事:孝子循吏纯臣之狄仁杰;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3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