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0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0-14 07:2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0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0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0

  清余慎行

  余慎行。法名净阿。是扬州甘泉人。一向精通骨董学。就靠此谋生。眷属的缘尽了。一人独处。同治乙丑年。听说藏经院。开念佛道场。善知识云集。就信慕皈依。吃素念佛。护持道场。放生礼念。没有懈惰的样子。光绪乙亥年冬天。忽然感染微病。念佛倍加迫切。除夕时。对众人说:“快准备香花供佛。我要走了。”气力渐微。聚集的善众。助念他就往生了。享年六十九岁。(《种莲集》)

  清谢春华

  谢春华。是杭州钱塘人。禀性和直。与人无争。事奉双亲至孝。没有冒犯过。凡是善举。都尽力相助。但不知道吃素念佛。光绪十年。忽然感染蛊胀病。医治祷告无效。呻吟等死。有表弟朱金伯居士。早就信奉佛法。参学善知识。有一天来对春华说:“观兄长的病苦。实在是宿业。如果不立大善愿。念佛忏悔。恐怕很难消除。”春华点头。于是立愿。终身戒杀放生。志心念佛。立愿后。朱又教他。共念阿弥陀佛。四十九天为期限。当晚。梦见僧人给他一药丸让他吞下。醒来后。觉得腹中响动。连着拉了几次。当时身安。不到三天。病就完全好了。从此信心恳切。念佛没有间断。凡是佛会。都参预。光绪十五年夏初。偶然感染微病。饮食渐少。而念佛更紧切。到了四月二十六日。梦见西方三圣。知道是往生的预兆。遍告亲友说:“将要往生净土。”对姚居士明斋说:“二十八日。我回西方。可以来助念。”姚说:“二十八日没空来。”又问:“二十九日可以吗?”答:“二十九日也不空。”又说:“若是如此。一定在五月初一去。如何?”答:“初一会来送行啊。”到期。沐浴更衣。面向西方端坐。对儿子们说:“你们如果有孝心。念佛助我。可不要哭泣。”然后善友俱集。同称佛号。大约半枝香时。举手合掌谢众人。又仰望空中。好像有见到什么。就合掌向空。含笑往生了。去世后。异香几天不散。(《种莲集》)

  清叶其逵

  叶其逵。字竺庵。是浙江余姚人。天生有异常秉赋。从小没有戏言。等到上学。端谨超过成年人。在官学得第一。不考举子业。只是潜心理学。旁通佛典。躬行实践。不搞文字著述。自从发逆之乱。惨目伤心。以为“杀运不是个人力能挽回的。惟有物命生杀的大权。由我操控”。于是立戒杀持斋放生等愿。不理睬迂儒血食的说法。祭祀宾客。一概不特杀。成为家令。五十岁以后。皈心净土。专持佛号。每天早晨向西方顶礼念佛。寒暑没有间断。光绪戊戌年。已经六十九岁。三月初一示现微病。初四夜半后。告诉长子秉钧说:“我如果从此不起。你率家属念佛送终。不许啼哭。”谆嘱再四。从此睡醒间。就朗宣佛号。几天后。言语不能连续。声音也渐渐微弱。只有念佛仍然极其流利。气息没有短促过。延续到十三日戌时回归西方净土。三天前。侍奉的人。有闻到异香的。临终头顶上坟起如馒头。见者以为瑞感。赞叹不已。(《近代往生传》)

  清胡亦薛

  胡亦薛。是浙江泰顺人。当地有华严寺。彻权大师。专心净土。老实念佛。胡三十岁时。皈依彻师。白天回家务农。夜里到寺里念佛。到了三十五岁。有病。对他妻子说:“我要到寺里养病。”于是拼命念佛。半月间。自知决定往生西方。万缘放下。不谈世事。临终的时候。约定在下午。叫妻子请师父与诸师助他念佛。自己也高声念。越念越响。声震瓦壁。后来诸师让他个人念。人虽然气绝。而念佛的声音。向空中去了。直到五六十声。渐远渐低。这真是末法时期少有的胜事。可见念佛往生的净土法门。真是不可思议了。(《皇忏随闻录》)

  清周励之

  周励之。是常熟人。出自巨族。但不沾染纨绔子弟的习气。十七岁时。听到邻僧讲净土意义。于是当年

佛教福慧宝藏的故事

起。持斋念佛。没有退没有间断。直到七十一岁。六月十八日。忽然对家人说:“明朝观音圣诞。先为我虔请香烛。预备后事。大士已亲自指示归期。我将在第二天早上去净土了。”家人不相信。到时候。沐浴礼佛。端坐往生了。异香绕室十多天。事情在清朝宣统年间。(《近代往生传》)

  清杨文会

  杨文会。字仁山。是安徽石埭人。母亲孙太夫人。怀孕时。梦见进入一古刹。庭院中有大坛子。上面覆盖箬笠。打开看。就有莲华高出坛口。随即惊醒。不久。杨文会出生。从小颖悟。十四岁能写文章。不喜欢举子业。同治二年

佛教中常见的神话故事

癸亥。父亲朴庵公去世。当时杨文会二十七岁。家里没有多余的储蓄。曾文正委任他在谷米局任职。甲子年回乡安葬父亲。事后回省。感染了当时的流行病很久。从此以后。都是学道的年分。先是。不知哪里的老尼。给他《金刚经》一卷。带回家展读。一时很难明白。觉得很微妙。后来在皖省的书店中。得到《大乘起信论》一卷。放在案头。没有来得及看。病后检阅其他书。都不如意。读《起信论》。就不知不觉不能放下啊。连续读了五遍。明白一点奥旨。从此遍求佛经。时间久了。在坊间得到《楞严经》。就几乎朗诵。忘了身在书店。这以后。凡是亲朋到他省去。必仰求寻觅经典。见行脚僧。必问从哪里来。有什么寺庙。有没有经卷。一心学佛。废弃了以前学的。丙寅年。移住江宁。当时管理江宁工程。同事王公梅叔。很懂佛学。相遇很欢喜。又与魏刚己、赵惠甫、刘开生、张浦斋、曹镜初等交往。互相讨论。深入探究宗教渊源。杨以为末法。全赖流通经典。普济众生。双径书本。已毁在战乱中。于是发心刻印书本藏经。希望广为流传。手写章程。得到同志十多人的分任劝募。当时发心最切的。是江都郑学川。不久。郑就出家。名叫妙空子。创江北刻经处在扬州砖桥。刻经很多。杨文会就到金陵差次。筹画刻经的事。白天管理工程。夜里就潜心佛学。除了校勘刻印外。或诵经念佛。或静坐作观。往往到更尽才睡。所办工程。费省工坚。超过

佛教故事里的人生智慧是指

同辈。曾李诸公。都以国士看待。知道他淡泊名利

佛教高僧和动物的故事

。每次列入保奖。不让他事先知道。杨一直勤劳。身兼数事。很以为障碍学佛为苦。癸酉年。断绝世事。在家读书。参考造像量度。以及净土诸经。静坐观想。审定章法。请画家绘成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图。十一面大悲观音像。并搜得古时名人所绘的佛菩萨像。刊布流通。作为供奉。甲戌年。乘船游历苏浙。礼拜舍利。朝普陀山。数年来。所刻的经。渐渐增益。此后。自己虽然暂离金陵。随曾惠敏、刘芝田等。一再出使欧州。考察英法各国政治。以及制造等学业。实际仍然以刻经为主要业务。请固定友人。专管其事。刻印不断。到了光绪己丑年。五十三岁。见人心越来越低下。国事越来越不好。发誓不再与政界来往。丁酉年。在金陵城内延龄巷建屋。作为存放经板。以及流通经典的场所。当年夏天孙太夫人寿终。办完丧事后。召集他的三个儿子说:“我自从二十八岁听到佛法。时常想出家。因为老母亲在。没有如愿。如今老母寿终。自己也衰迈。不再能持出家律仪。你们都已经壮年。人口越来越多。应各自谋生计。分家度日。置办的房屋。作为十方公产。以后不要用世事拖累我。”从此安居乐道。会释经疏。维持法教。天天没有空闲。曾经说:“我在世一分时。应当对于佛法尽一分时的力。”深深怜悯宗教的颓衰。大道沉沦。不是具有择法眼。难免不被邪见耽误。杨见到日本重印续藏经。多到一万多卷。似乎太杂。特别加以选择。归向纯正。详订书目。编辑提要。指示门径。志愿没有达到。慧灯停照。悲啊。辛亥年秋初示现病态。当时

佛教故事片河西走廊

七十五岁。自知不好了。回忆往时刻印经的事。艰苦都尝过。而大藏辑要。没有看到成书。心里很忧伤。后来得到同志三人承认分任。才熙怡微笑。佛学研究会同人。选择在八月十七日开会。讨论维护金陵刻经处的办法。并选举会长。会席没有散。杨已在申时走了。当天上午。他还与同人详细讨论刻经的事务。以及听到最近发现古本注释数种。欢喜不已。说:“我有幸能听到这书的存在啊。”午时。嘱咐家人为他洗脚。翦指甲。到时。才说:“这时会友应当已聚集会所了。”须臾小解。身作微寒。向着西方合眼往生了。面色不变。肌肤细滑不冰。病中嘱咐他儿子媳妇说:“我的愿力。与弥陀愿力吻合。去时便去。毫无拖累。你们不要悲惨。一心念佛送我西去。我的愿望已满足。”弘法四十多年。流通经典达到一百多万卷。印刷佛像达到十多万张。而愿力的弘大。对将来的属望。更没有穷尽啊。著述很丰富。现在已经次第印行。(《近代往生传》)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7/566778.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0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0;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312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