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三世宿命通,一世被砍死,一世被拍死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0-13 06:4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三世宿命通,一世被砍死,一世被拍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三世宿命通,一世被砍死,一世被拍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

  在人间按:看虚云老和尚的开示。绝对是一种享受o(∩_∩)o...要说谁活得最明白。要算是得了宿命通的人啦!可他咋还这郁闷呢?您请看:

  明因识果看破放下

  虚云和尚云居山乙未闰三月十一日开示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

  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因是因缘。果是果报。比如种谷。以一粒谷子为因。以日光风雨为缘。结实收获为果。若无因缘。决无结果也。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明者了解义。识者明白义。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则不然。平常一举一动。谨身护持。

金刚经讲解佛教故事动画片

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纵有恶果。都是久远前因。既属前因种下。则后果难逃。故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缩。这就叫明因识果。

  例如古人安世高法师。累世修持。首一世为安息国太子。舍离五欲。出家修道。得宿命通。知前世欠人命债。其债主在中国。于是航海而来。到达洛阳。行至旷野无人之境。忽觌面来一少年。身佩钢刀。远见法师。即怒气冲冲。近前未发一言。即拔刀杀之。

  法师死后。灵魂仍至安息国投胎。又为太子。迨年长。又发心出家。依然有宿命通。知今世尚有命债未还。债主亦

佛教故事视频完整版

在洛阳。于是重来。至前生杀彼身命者家中借宿。饭罢。问主人曰:‘汝认识我否?’答曰:‘不识。’又告曰:‘我即为汝于某月某日在某旷野中所杀之僧是也。’主人大惊。念此事无第三者能知。此僧必是鬼魂来索命。遂欲逃遁。僧曰:‘勿惧。我非鬼也。’即告以故。谓‘我明日当被人打死。偿夙生命债。故特来相求。请汝明日为我作证。传我遗嘱。说是我应还他命债。请官不必治误杀者之罪。’说毕。各自安睡。

燃灯古佛是谁佛教故事

  次日。同至街坊。僧前行。见僧之前。有一乡人挑柴。正行之间。前头之柴忽然堕地。后头之柴随亦堕下。扁担向后打来。适中僧之脑袋。立即毙命。乡人被擒送官。讯后。拟定罪。主人见此事与僧昨夜所说相符。遂将僧遗言向官陈述。官闻言。相信因果不昧。遂赦乡人误杀之罪。其僧灵魂复至安息国。第三世又投胎为太子。再出家修行。即世高法师也。

  因此可知虽是圣贤。因果不昧。曾种恶因。必感恶果。若明此义。则日常生活逢顺逢逆。苦乐悲欢。一切境界。都有前因。不在境上妄生憎爱。自然能放得下。一心在道。什么无明贡高

布施得富贵的佛教故事

习气毛病。都无障碍。自易入道了。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7/56818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三世宿命通,一世被砍死,一世被拍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三世宿命通,一世被砍死,一世被拍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309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