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观」高僧故事:佛门奇人预知时至当日投胎笑对旧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圆观」高僧故事:佛门奇人预知时至当日投胎笑对旧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高僧故事:佛门奇人预知时至当日投胎笑对旧友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出自《宋高僧传》。主人公是唐代高僧圆观法师。圆观法师之事在历史上影响极为久远。后世所谓“三生石”即源出于此。只是在流传过程中。法师名字也已改变(参见苏东坡撰《僧圆泽传》)。《宋高僧传》原文只提到圆观法师转世后唱竹枝词。后世流传版本则连歌词都有。其中第一首是:“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唐朝洛阳慧林寺有一位圆观法师。不知是哪里人。住于洛阳城中。圆观法师生性疏阔简朴。勤于学佛。却又喜好从事世间生产。获得无数田产园林利益。当时人称他为佛门富豪。除此之外。圆观法师
代宗大历末年。圆观法师结识李源。两人成为忘形好友。交情深厚。李源父亲李澄曾任太守。天宝末年身陷贼人之手。李源于是将家中产业施舍给洛阳城北的慧林寺。将父亲李澄的别墅。作为慧林寺的公用财产。李源自己每日使用一个饮食
李源喜好服食仙方。一日忽然约圆观法师一起游历四川青城山、峨嵋山等仙家洞府。访求仙药。圆观法师想走斜谷从长安入蜀中。李源则想要从荆州进入三峡。两个人争执这两条路线。经过半年都没说服对方。李源感叹:“我已不再侍奉天子王侯。因此游行之时。着实不想再走洛阳、长安两京间的官道!”圆观法师沉吟许久。叹道:“出游在外。确实不必坚持走哪条路。那就依你意思走吧。”
于是两人就从洛阳启程。南下荆州。再沿长江上行。进入三峡。这日行经南浦。在停泊舟船时。看见几位妇女穿着丝质衣带、锦绣衣服。戴着耳环。背负小水瓶在溪边汲水。园观法师看到之后。当下低头流泪不已:“我之所以不想走这条路。就是恐怕遇到这位妇人。”李源诧异地问:“自从进了三峡。我们见到如此穿着的妇人也不少。为何偏偏见到她就流泪?”
圆观法师无奈说出实情:“这位妇女乃是王氏。是我来世托身之处。她怀孕已三年。至今尚未生产。正是因为我未前来。如今既然已经见到。我的性命也就有所归属。这正是佛家所
李源听完法师这一番话。后悔自己当日坚持走这条路。导致圆观法师丧命于此。悲伤哀痛。难以言表。李源根据圆观法师所说。召那妇人前来。并告诉她可以令其顺利生产。妇人闻言。欢喜踊跃地跑回家。不久。她的亲戚族人前来聚集。以干鱼浊酒在河滨馈赠李源。李源于是前往女子家中。授以符咒之水。圆观法师这边。已经沐浴完毕。更换新的衣装。随后结跏趺坐。安然圆寂。圆观法师刚刚断气。那王氏就顺利产下一子。三日之后。李源前去看新生儿。从襁褓中抱起婴儿。走到方中明亮之处。果然看见婴儿冲着李源笑了一笑。李源再次感伤流泪。就把此事原委详细告诉王氏妇人。王氏获悉此事。隆重厚葬圆观法师。第二日李源就调转船头。回到慧林寺后。询问圆观法师弟子。才知圆观法师事先早已有过吩咐。
李源时常忆念十二年后杭州再会之约。十二年后中秋之期。前往天竺山寺。那天夜里。月亮皎洁光明。李源忽然听到葛洪井边。有牧童在歌唱《竹枝词》。乘一头牛。一边敲击牛角。一边清歌词曲。头上绑着两个发髻。身上穿着一袭短衣。徐徐来到天竺寺前。李源仔细打量。发现牧童正是圆观法师转世。面相表情几乎一致。李源趋前作礼:“不知观公是否康健?”牧童答道:“李公真乃守信之士。如今你我圣凡殊途。小心不要再靠近我。你世俗之缘尚未尽。只要精勤修行而不堕落。将来还能再见。”李源不知道说什么。只能无言以对。望着牧童。潸然泪下。
牧童说完又唱起《竹枝词》。缓缓离去。歌词殷切。曲调高昂。可惜李源心乱如麻。无法知道所唱歌词之意。只能感叹:“真是得道高僧。虽然近在咫尺。却又悬远相隔。圣凡之路有别。确有其事!”
原文
以上是关于「圆观」高僧故事:佛门奇人预知时至当日投胎笑对旧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圆观」高僧故事:佛门奇人预知时至当日投胎笑对旧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3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