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念佛」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0-09 03:0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念佛」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念佛」蕅益大师劝母念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蕅益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莲池、蕅益)之一。自号“八不道人”。因读莲池大师所著《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后。乃焚毁过去所作。依憨山弟子雪岭出家。大师为防母不

佛教与人生哲理的故事

允。私自出家。出家之后。刺舌血写下了《寄母书》。以表自己对母亲的深情和坚决出家之志。

  《寄母书》共有四段。开篇云:“甲子正月三日。方外男智旭。敬然臂香刺舌血。白母亲大人膝下。”大师为表对母亲之孝心和出家信念。燃香刺血写信。希望母亲不要过于牵挂。同时也希望母亲能够允许其出家之行为。

  为了说服母亲。蕅益大师首先以父亲、母舅和虞表侄的英年早逝为例。来说明人生无

佛教禅城传说故事

常。并以此为缘由劝说母亲出家之了生脱死的意义。大师说:“男幼蒙庭训。少长便道学自任。宁不知父宜葬。母宜养?但生死一事。人人有之。静夜深思。真可怖畏。如大母舅宦正浓而忽殒。虞表侄年未壮而早亡。身命无常如朝露。大限至。老少莫逃。苦海茫茫。谁能免者?念及自身。已觉鼻酸。更念亡父老母。倍觉伤神。亲身既然。众生宁异?倘不早图出世。正恐追悔无及。”

  正是有感于人世生死无常。蕅益大师才萌生了出尘之志。希望藉自己的出家。使亡父得以超生。永脱生死轮回。也希望以己出家修道功德。令母亲福寿康宁。

  接着。蕅益大师又从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出发

失去亲人的佛教禅语小故事

。讲述了出家

佛教中最经典的故事

修道的孝行。蕅益大师曾在21岁时于星相家占卜母寿。星相家告诉他说。其母最多能活到六十二三岁。大师于是暗在佛前许愿立誓——愿减少自己的寿命和功名。以求母亲的长寿。有感于眼前活生生的无常事例发生。大师认为单纯依靠一己之力。难遂母亲长寿的愿望。更何况人生无常。自己也难免朝不保夕。唯有出家。依仗佛之慈力和自己修道的至诚恳切之心。方可使母亲得以延年益寿。但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就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家中的男丁。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已经成了大师出家前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旦出家。便有违传统人伦。也为母亲所不许。还将落下不孝的罪名。为了说服母亲

死亡之花和佛教爱情故事

。大师又在信中说:“生育一事。世间苦本。况与功名。皆有定数。且青云得志。难敌生死。大母舅即是殷鉴。何如地藏大士、目连尊者。累劫亲恩。皆蒙度脱之为孝也!”

  大师认为。世间功名富贵、生死寿夭皆有定数。即便是青云得志之人。也难逃生死劫难。一旦大限来临。也只得两手空空离开人世。而娶妻生子。又是在生死中流转。不仅使自己长劫沉沦。又使得后代不得超脱生死之苦。与其如此。倒不如出家。学地藏菩萨和目连尊者。发宏誓愿。救拔累劫冤亲债主。使其永劫免遭沉沦之苦。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其后。大师又从世间人情的角度。劝母亲在其出家之后要宽心勿念。并尽可能念佛修行。因出家前。大师曾经谤佛。后得到母亲的教化。又兼读诵莲池大师的《自知录》和《竹窗随笔》。才改信佛教。所以大师很感恩于母亲的及时教导。但又念及母亲难以割舍母子之情。以至日夜思念。恐于身心不利。因此。大师宽慰母亲不要为此劳心伤神。并尽可能自己也努力念佛。并度化亲属人等。如其《寄母书》云:“……(儿)志在出世。恐母爱情难割。不得不硬却心肠。潜行方便。又恐母日夜悬念。故于三宝前然香刺血。寄书远达。伏祈勿事劳心。惟努力念佛。求出轮回。亲属可化者。皆以此意示之。”

  蕅益大师的《寄母书》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俗世生活之痛苦和出家修道的利益。并由此劝告母亲能舍世间之亲情。听其出家。希望藉自己出家之功德。救拔历代宗亲离苦得乐。永超轮回。数百年之后再读大师的这封言恳意切的书信。仍觉其志可钦。其情可感。

  附:蕅益大师寄母书

  甲子正月三日。方外男智旭。敬然臂香刺舌血。白母亲大人膝下:

  男幼蒙庭训。少长便道学自任。宁不知父宜葬。母宜养?但生死一事。人人有之。静夜深思。真可怖畏。如大母舅宦正浓而忽殒。虞表侄年未壮而早亡。身命无常如朝露。大限至。老少莫逃。苦海茫茫。谁能免者?念及自身。已觉酸鼻。更念亡父老母。倍觉伤神。亲身既然。众生宁异?傥不早图出世。正恐追悔无及。男忆二十一。至星家问母寿。言六十二三。必有节限。遂於佛前立深誓。唯愿减我算。薄我功名。必冀母臻上寿。今既切思离俗。傥萌一待心。岂是求益母寿之念。男又安能保无中夭邪?生育一事。世间苦本。况与功名。皆有定数。且青云得志。难敌生死。大母舅即是殷鉴。何如地藏大士、目连尊者。累劫亲恩。皆蒙度脱之为孝也!男少年诟大士。赖母痛下钳锤。今得改过从善。志在出世。恐母爱情难割。不得不硬却心肠。潜行方便。又恐母日夜悬念。故于三宝前然香刺血。寄书远达。伏祈勿事劳心。惟努力念佛。求出轮回。亲属可化者。皆以此意示之。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7/571608.html

以上是关于「念佛」蕅益大师劝母念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念佛」蕅益大师劝母念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96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