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诸业的果报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0-08 03:2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诸业的果报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诸业的果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诸业的果报

  诸业的果报

  人的一生是功过相杂的。各人的悲欢苦乐都是自己所造诸业的果报。并非只一种因缘。而是种种业缘的集聚。

  一时。佛在舍卫城。时舍卫城由胜光国王掌管。鹿野苑由梵施国王执政。两国因一些矛盾交兵作战。双方伤亡甚为惨重。两国关系日趋恶化。

佛教故事插画地藏菩萨

  一次。梵施国王统领车、马、象、步四大军队往舍卫城进兵。在康丹河边安营扎寨。胜光国王闻讯。马上率领精兵前往迎敌(康丹河是恒河的一个支流。亦属恒河流域)。双方势力相当。难分胜负。一直僵持不下。与此同时。梵施国王的王妃生下了一个非常端庄的女孩。王宫上下鼓乐齐鸣庆贺王女的降生。胜光国王得知此事。暗想:与梵施国王交战这么久。前景不甚乐观。敌我双方皆进退两难。倒不如借与此女和亲来缓解两国关系。如是决定后。他就派特使到梵施国王前去求婚。祈求梵施国王将刚生下的王女许配给胜光国王作王妃。梵施国王知道了胜光国王的心意后也非常高兴。心想:两国一直作战至今。敌我皆损失惨重。今联婚不战而和。正合我意。便告诉来使。愿与胜光国王和亲。从此两国化干戈为玉帛。成为友好联邦。梵施国王为王女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名时。因她的降生平息了战争。举国始得安宁。故取名为‘安宁母’。以牛奶、酸奶、油饼等喂养长大。因梵施国王欲壑难填。不久王妃又生下一个男孩。他的相貌也非常庄严。他们就为他取名为‘安宁’。也用牛奶、酸奶、油饼等喂养他。他如海中莲花一般很快长大了

佛教爱情故事主题曲歌词

。长大后。姐弟俩亲密无间。好象一刹那也不愿离开。

  因安宁母已经长大。胜光国王准备将她迎娶回国。就专门派人请求梵施国王。梵施国王说:“既然胜光国王已有此心意。那就选吉日举办婚礼吧。”(师言:藏地婚嫁多选六月四日。大家认为佛转法轮的日子是最吉祥的日子。)按照选定好的日子。胜光国王亲去鹿野

心安好了的佛教故事

苑迎接安宁母。回到舍卫城后。依本国的习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安宁弟弟因为找不到姐姐。就问父母:“姐姐哪儿去了?”梵施国王说:“她去胜光国王那里了。”安宁就闹着要跟姐姐去。父母告诉他:“你姐姐已经成家了。你去干什么?你是我的王子。以后要继承王位料理国政。你是不能去的。”虽再三劝阻。但他仍天天吵闹非要跟姐姐去。后来胜光国王告诉梵施国王:让安宁来吧。我可以同等对待他姐弟俩的。梵施国王无奈。只好将他送到舍卫城与姐姐团聚。

  胜光国王教他一些骑马射箭等世间的五明。他全部精通无碍。可后来。安宁变坏了。他作了去妓院等一百多个不如法的行为。安宁母和胜光国王再三劝导他不要这么作。但起不到

佛教故事第四十七章

任何作用。万般无奈。他们只好派人告诉梵施国王安宁的种种行为。梵施国王也三番五次地叫他回宫。告诉他:“你不要如此肆意放纵。你身为王子。以后要继王位料理国政的。”但安宁既不愿回宫。也不听从父王的教诲。仍旧一意孤行。后来。梵施国王只好宣布与其脱离父子关系。而胜光国王因他行为极不如法。也把他赶出王宫。身无依处。他就在市井混生活。

  一天。他回到王宫要进宫看姐姐。但无论怎样。卫士就是不让他进宫。他生了大嗔恨心。一言不语地向宫内看。看见姐姐正和胜光国王在凉台上弹奏琵琶。这时。安宁顿起杀心。拿起弓箭。张弓向胜光国王射了一箭。但只是射断了琴弦。琵琶落在地上。国王惊慌失措转身逃跑了。胜光国王愤怒已极。心想:这个安宁居然要杀我。真该马上把他杀了。但他毕竟是梵施国王的王子。杀掉他恐梵施国王不悦。应该在法庭上判案定罪。给他处以死刑。胜光国有个规定:小辩论吹两个海螺集众。大辩论不但吹海螺。还要击大鼓。当时。国王就命令手下人吹海螺击大鼓。集中舍卫城的大臣和所有官员。再把安宁带来与国王辩论。当然。安宁输了。因他犯了一百多条法律。按本国的规矩给他的颈上带上嘎Ra布Ra德花环(表示已判极刑)。再交给凶手们。让凶手们带着去游街。这时。安宁才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如法。生起了极大的后悔心。他独自哀嚎:“这个世界上有谁能来救救我呀!”

  我等大师释迦如来具足无量功德和大悲心。时时刻刻观照着一切众生的苦乐因缘。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的。世尊观知调化安宁的机缘已经成熟。便著衣持钵去城中化缘。正在游街的安宁很远看见了世尊。生起了极大的欢喜心。立即上前恭敬顶礼。祈求世尊:“慈悲的佛陀。能否再给我一次生命?请您救救我吧!”世尊遂对凶手们说:“你们不要杀他。放了他吧。”凶手们为难地对世尊说:“请佛陀您想一想。我们有没有两个头。如果有两个头。我们可以放他。现在是不能放他的。”世尊就告诉凶手们:“我去见国王。再我未见到国王前。请你们不要杀他。”凶手们答应了。世尊找到胜光国王说:“大国王。放了那个罪犯。不要杀他吧。”具信心的胜光国王说:“世尊。他犯了很多罪。理应处死。但如果您能摄受他。他也愿意出家。就可以放了他。”世尊答应可以摄受他。

  之后。世尊将他带回经堂。给他剃度。并授戒传法。他自己也精进修持。很快灭尽了三界轮回的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时诸比丘请问:“世尊。安宁太子作了种种不如法的行为。临刑时是世尊救了他。度他出家并使他获证罗汉果。请为吾等宣说前后因缘。”世尊告诸比丘:“不但是今生我救护了他。度他出家获证罗汉果位。而且前生我也曾救过他。使他得到了四禅五通。

  在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位仓祈国王。在他的国中有个恶人。作了很多不如法的行为。后来。准备把他处以死刑。凶手正准备杀他时。他心生恐惧。祈求呼喊救命。当时。鹿野苑附近有一位大仙人。具足五种神通(Pancabhinna)。见到他非常可怜。很想救他。恶人见到大仙人就恭敬顶礼祈求救命。仙人让凶手把他放了别杀他。凶手说:‘我们又没有两个头。现在不杀他我们办不到。’仙人想去找国王商量。就叮嘱凶手:‘在我未找到仓祈国王前。你们不要杀他。’凶手们答应了。仙人找到国王求情。国王说:‘如果不杀他。您必须带他出家。’仙人答应了。就把恶人带到森林中。对他传授教言。他依教修行。得了四禅五通。(译者:前世有神通。今世不一定也有。以胎障所蔽故。象安宁前世虽已得四禅五通。但今生绑起来游街时。他还是显不出神通。)世尊告诸比丘:当时的仙人就是现证菩提的我。恶人即今安宁太子。仓祈国王即今胜光国王。以前。是在他临刑时。我救了他。使他修得四禅五通。现在也是在他临刑时。我救了他。使他证得了究竟涅槃的罗汉果位。”

  复次诸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安宁今转生于富贵王家。身相庄严。佛令得度。出家获证罗汉果位?愿为演说前后因缘。”世尊复告曰:“此乃前世的愿力。在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

最好的安排佛教故事

。有一位僧众的执事员。一生为僧众事辛勤劳作。临终时发愿:我一生出家。为僧众作事。虽然没得到什么功德和境界。愿以此善根将来在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的果位。这位执事员比丘即现在的安宁王子。因其发愿力成熟故。今生在我教法下令我欢喜。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7/572174.html

以上是关于诸业的果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诸业的果报;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93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