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婆罗门」《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58、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罗刹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0-07 06:0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婆罗门」《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58、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罗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婆罗门」《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58、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罗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58、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罗刹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58、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罗刹

  无量劫之前。在印度鹿野苑有一国王名为瓦拉玛达。他有次集合起四种军队率众前往园林游玩。途中遇到一野兽。众人便开始跟踪追击。结果国王单枪匹马就追至密林深处。他从马上下来休息时。一母狮见到他后贪心顿起。就将尾巴翘起紧跟国王。国王心下明白母狮已对自己生起贪欲。他想:这只野兽狂暴凶猛。如我不满足它欲望。它肯定会将我吞食。于是在极度恐怖中。国王与之行不净行。

  母狮离开后。手下人追踪前来。他们又将国王接至王宫。

  母狮后来怀上身孕。待月数圆满后就产下一人身但脚有斑纹之子。母狮心想此为国王之子。便背驮着小儿将之送往王宫。国王也明了此乃自己太子。就开始精心抚养。并为其取名为斑足。

  斑足非常勇敢、坚强。他于父王去世后继承王位。又娶了国王种姓、婆罗门种姓两位王妃。一日。他准备前往花园游玩。就告诉两王妃道:“你俩在我动身后开始追赶我。看谁最先找到我。我就天天与她共同享乐。后到之王妃。我从此不愿再与她接触。”国王于是先行出发赶到花园。两王妃梳妆打扮后也同时骑马出发。

  路上遇一天尊像。婆罗门种姓王妃便下马顶礼一番。后又上马赶路。但她最终还是比国王种姓王妃略迟一步。国王就不再与她接触。王妃马上对天尊生起大嗔恨心。她愤愤不平说道:“我对你又是恭敬、又作顶礼。而国王却不愿再接触我。如果真有本领。为何不肯帮我?”她不禁内心暗想:我一定要害死国王。

  回到王宫后她告诉国王:“我有一请求。请国王与我享受一天幸福生活。不知国王能否答应?”国王最终同意了她所提请求。王妃当天就派众人将天尊像摧毁并夷为平地。

  天尊满怀不悦。他于是就想加害国王。他动身前往国王那里。但保护王宫之天尊却阻止其进入。

  此时在一山上住有一仙人。他原是定期接受国王供养。日日飞进王宫享受蔬菜素食。然后再飞回山上。身像被摧毁之天尊得知仙人恰巧今日不前往王宫接受供养。他便变幻成仙人形象来到王宫门口。守门之天尊再次阻拦他进入。他便大喊道:“为何不让我进入?”

  国王听到后就让门卫放行。守门天尊只得放其进入。他进入王宫后不享用平日惯用饮食。反而说道:“你们所准备食物太为低劣。我要食鱼、肉等荤腥。”国王诧异说道:“大仙人。因你以往一直食用素食。我才未给你准备鱼、肉等荤腥。”假仙人说:“从今以后。我再不愿食低劣素食。你务必为我准备好荤物。”说完就转身离去。

  后当真正仙人来到后。众人便用鱼、肉等荤物供养他。仙人顿时生起嗔恨心。国王也觉好生奇怪。他问仙人:“你昨日不是亲自要求我们供养此类食物吗?”仙人不觉勃然大怒:“我昨日根本未至王宫。何来此等胡言乱语?你纯属捏造污蔑。”他随即咒骂国王说:“愿你十二年中只能以人肉为食。”然后就怒气冲冲离开。

  后来有一天。国王厨师在做饭时恰好一时找不到肉。而他又碰巧发现一具刚死婴儿之尸体。他便把尸体手部筋肉割下后混合以种种香料做好供给国王。国王吃下肚去。顿觉此肉味道胜过所有以前品尝过之肉味。他便问厨师:“此为何种肉食?”厨师此刻则因胆战心惊而低头小声答道:“如果国王不惩罚我。我便讲明。”国王鼓动他说:“你照说不妨。我不会惩罚你。”厨师这才敢道出实情:“我找不到其它动物肉。加之时间又紧。恰好发现一具小孩死尸。我便把他身肉做成食物供养给大王。”国王在贪心鼓动下竟然对厨师说:“此婴儿肉非常好吃。日后望你能长期将人肉供养与我。”厨师为难说道:“以后恐再也找不到这种人肉。”国王似中邪一般命令他:“你定要严加保密为我好好做人肉饭食。我有办法。亦有特权搞到人肉。”从此之后。厨师受国王之命。经常于晚上偷偷盗走很多小孩。杀死后做成肉食供给国王享用。不大功夫。城中孩童便相继失踪。众人均感非常痛苦。就请示大臣。大臣们在协商后规定每晚在路口安排专人巡逻。后当厨师再次出动偷窃小孩时。众人将之抓获。

  他们将厨师押至国王面前说道:“正是此人偷走前前后后失踪之众多孩童。”国王听到后并不说话。大臣如是汇报、请示三次后。国王还是一言不发。大臣又说:“我们已将凶犯逮住。国王应以法律严惩。怎能如此沉默、一言不发。”国王最终只得说出真相:“是我命令他如此行事。”

  听国王如此回答。众大臣不由怒火中烧。他们满怀怨恨互相说道:“我们失踪子女均为他所残食。他乃我们大家共同仇敌。我们怎能替食人肉之国王卖命、效劳?”众人商量后都认为应判国王死刑。

  城市外本来有一花园。园中有一水池。国王每日都要前往沐浴一番。大臣们便提前于园中埋伏好军队。等国王赶来正欲洗澡时就将之抓获。并准备杀死。国王被抓后还想负隅顽抗。他问众人:“你们凭什么要在今日趁我洗澡时抓捕我?”大臣们义正辞严回答说:“所谓国王者乃应保护自己手下臣民。而你却将人们儿子杀掉吞食。如此一来势必导致人种全部灭尽。我们怎能忍受这种统治与迫害。故而理当将你处死。”

  国王此刻不得不求饶道:“我以前所为确实不对。以后我定当努力改过。祈请诸位现在将我释放。不知可否?”众大臣义愤填膺拒绝他说:“即便空中降下黑雪。或你头顶生出毒蛇。我们也绝不会放你。你还是停止胡说八道为妙。”国王闻言深感自己目前只有死路一条。于是就向众人请求:“你们既已决定要杀死我。能否稍微等我片刻。容我深思一下后你们再杀不迟?”大臣们便开许他稍稍思索片刻。

  国王则趁机在内心发愿道:“愿以我过去所做一切善法。诸如如理如法护持国家、布施仙人等所积福报。能令我马上变成罗刹。飞上虚空。”结果以其愿力感召。国王即刻就变为罗刹飞到虚空。他此时则向众大臣报复说:“你们试图杀死我。但

佛教故事大全mobi

凭我福德力。我现已变成罗刹、飞在虚空。你们又怎能奈何我?从今往后我要让你们好好看看。我如何吃光你们妻子、儿女!”罗刹边说边飞上山去。

  从此之后。此斑足罗刹就开始以人肉为食。结果众人越来越畏惧他、躲避他。并开始各处逃亡。他又与其它罗刹互相往来。不久即眷属成群。有部分未成他眷属之罗刹对斑足说:“如你欲令我等也成为你眷属。你应举办盛大宴会款待我们。那时我们自会成为你眷属。”斑足罗刹马上答应下来。他说道:“我会用五百王子人肉宴招待大家。”随后他便前往很多地方去将这些王子逮入山洞。前后共抓获四百九十九名。还差最后一位。

  被关押在山洞中之众王子互相议论道:“我等现已沦落至无依无靠境地。如月亮王子能到这里则为再好不过。因他有足够力量解脱我等冲出牢笼。”大家如此议论、商量后便决定以方便法诱使罗刹将月亮王子带至此处。他们告诉斑足罗刹说:“若你欲大摆盛宴。仅靠我们这些王子根本办不成一圆满宴会。我等身肉无甚声望、利益。如你搞到月亮王子人肉方才能举办起真正人肉宴席。因他具有殊胜功德。”罗刹轻松回答说:“这有何难办。我定会手到擒来。”说完便飞上虚空去寻找月亮王子。

  当时月亮王子已成为王位继承人。他有一日正与众多眷属前往乐园准备听法。有一婆罗门欲为王子宣说法要。此婆罗门说法目的只为钱财。他一看到月亮王子长相端严。便不由得专注观看起来。此时婆罗门还未开始讲法。但众人却突然哀号、放声大哭起来。王子诧异问道:“到底发生何事?”众人急忙说:“吃人罗刹现已来到此地!”婆罗门闻言顿感恐惧。大家也都在惊恐中四下逃跑。王子平日已了知罗刹恶行。此刻则想以饶益心度化他。他便对众人说道:“如罗刹到我们这里。我愿接待他。”于是他安排王妃、眷属及四种军队先行回去。自己留守观待。

  月亮王子在众人一片惊叫声中定睛观看。只见面目丑陋、身披铠甲之罗刹正气势汹汹。手执利剑追赶在王子军队后面。王子大声喊道:“大罗刹。所谓月亮王子就是我!你整日啖食人肉。做此等坏事到底有何意义?请直接过来找我。”斑足罗刹便回转身。他一眼就看出月亮王子行为寂静。于是就对王子说:“我正是特意为找你而来。”然后就无所顾忌地将王子扛上肩飞逝而去。王子心想应暂时随顺罗刹。因还未到度化时机。便也不加反抗。任由他扛走。

  最后到一环境恶劣、人骨架四散乱扔、人血到处染污之地后。罗刹才将王子从肩上放下。而月亮王子原本就身相端庄、善妙。罗刹此刻见到后不觉目不转睛仔细观看起来。王子则回想起来:婆罗门刚才欲为我说法。但我却被罗刹半中间劫走。婆罗门对我离去甚是失望。因他未得钱财、愿望未满。想到这里。王子心中深感难过。且因悲伤而落下眼泪。

  罗刹则讥讽他说:“久闻你颇具功德、威力。孰料今日却在我手中流下眼泪。你莫非因恐惧死亡而哭泣?或者因留恋其他所爱、所贪之境而痛哭?”“我根本不系挂自己生命。也绝非有其他可留恋之处。”王子斩钉截铁回答道:“只是刚才有一婆罗门本欲为得财富而准备于花园中为我说法。但我却被你抓走。婆罗门当然失望不已。我是想起此事才难过哭泣。如你信任我。就请将我释放。我回去再听他传法。并献上供养。然后我便马上返回。不知你能否允许?”罗刹略显怀疑:“若我放了你。你还会不会再返回?”

  王子坦诚答言:“从出生到现在。我从未说过妄语。我自己所发誓愿。我根

佛教求道的故事

本就不会舍弃。再说若我不回来。你也有能力将我抓获。况且刚才就是我主动送上门来。”罗刹闻言就将他释放。王子离开时感觉就如从罗刹血盆大口中逃脱一样。周围人见到王子回来非常高兴。王子则将婆罗门唤来。在他面前听闻四偈。每一偈都供养一千两黄金。总共四千两黄金。尚有其他许多供养。

  父王感觉王子为一些小法就花去如此多财富以作供养太过可惜。他便以温和语气告诉儿子说:“你为听法进行供养亦应合情合理。否则。布施数目过大。再有钱财也会轻易耗尽。王宫、眷属等大小开支都需要财物。故而你平日之上供下施就应适度。以此才能安邦治国。”

  王子则回答道:“大父王。若与婆罗门所说善法价值相较。我连王位都可用作供养。听他所讲法后能生起智慧、摧毁无明。世上所有功德中哪有能与闻法功德相比者?听闻如此善法为何不能尽力供养?我根本不欲获取一切祸害之根源——王位。我还要落实我所作承诺前往罗刹那里。”

  父王听罢焦急非常:“我为你的利益才好言相劝。你不要心生不悦。太子。有

孙刚佛教故事80集

谁会自投罗网。前往怨敌面前?世上哪有这种道理?尽管你已承诺。但我断不会开许。在我们大智者所造吠陀论典中。都宣说为保护自己生命、为上师利益。即便说妄语也无过失。故而你不顾自己。也不怜惜我们。此等恶劣习气理当抛弃。若你不想违背自己承诺。我已准备好四种军队。他们到时可护卫你前往。这样也许能免于你被罗刹吞食。如此一来。你又维护住自己誓言。又能保护好自己。”

  王子再次谢绝道:“我已答应之事。就绝不更改。在这世上已入恶道、趋入地狱、无有依靠之众生。谁去度化他们?食人肉之罗刹宽容开许我回来。以他开许之恩德。我才能听闻婆罗门教言。现在我要想办法摄受罗刹。他肯定不会杀害我。请父王放心。”王子谢绝父王所派军队后。独自一人前往罗刹所居之地。

  罗刹很远就看到王子正向自己走来。尽管他心性长期都处于丑恶习气包裹下。但他看见王子后还是生起信心。他不禁说道:“奇哉!奇哉!真稀奇。”他心里想:这人真不怕死。竟敢冒死守护真实誓言。而王子见到他后则说道:“我已听闻教言。并作供养。心中非常喜悦。真要谢谢你大恩大德。现在我又特意赶回。请你随便啖食吧。”罗刹生起好奇心说道:“我当然可随时吃掉你。不过我想先听闻你所闻受之教言。”

  王子看到时机已降临。就对罗刹说:“你性格凶残。亦无悲心。只知为自己生存屡屡造恶。而我所听闻教言皆属正法。正法与非法怎能结合?对你们这种恶性罗刹宣说圣道有何作用?”罗刹听后不觉冷笑说道:“你们国王为戏耍、玩乐而杀害众多野兽。如果为生存杀食活人与正法相违。那杀害野兽难道就不与正法相违?”

  王子对他开示说:“杀野兽之人绝非行

佛教与师有关的故事

持正法。而杀食人肉之行为更是恶劣。特别是啖食种姓高贵者人肉更不应理。”王子尽管为调化他乃用讥讽语气如上宣说。但以王子慈悲力感召。他已成功压下罗刹嗔恨心。因而罗刹还愿意闻受。罗刹此时则面带微笑说:“我已将你释放。你本可在王宫中尽享各种快乐。但你自己却不愿享受。反而回到我这里。看来你并非精通论典之人。”

  王子继续说:“我并非贪图短暂安乐之人。我亦舍弃恶劣论典中只知维护自己利益之观点。而且我为信守真谛才回到你身边。这正说明我明了论典。如此之论典才与生活实际意义及客观现实不相违背。一些恶劣论典却处处与之相违。如你修持此种劣论。死后只能堕入恶趣。”

  罗刹则说:“将自己最珍爱之生命。以及亲友、王位、种种享受全部放弃。仅仅为得一句真谛到底值不值得?得到一句真谛跑来这里又有何用?”

  王子便向他诉说起真谛妙用:“真谛具多种利益。简单说来大致为:一切装饰中真谛最庄严。一切味道中真谛最甘美。不经苦行痛苦。真谛亦可成办福德。希求真谛者名声传遍一切地方。真谛能令众生超离三界。真谛是趋入天界门槛。真谛是渡过轮回江河之桥。”

  罗刹听罢竟也开始赞叹起来:“若是其他人落于我手定会恐怖、紧张。而你却表现英勇。似乎不惧怕死亡一样。”

  王子以轻松心态回答说:“对无论如何精进努力、最终亦不可能逃脱之死亡。再恐惧又有何用?而且对那些一直未行善业、只知屡屡造恶之人而言。死亡会给他们带来

一叶一菩提的佛教故事

巨大心里恐慌。但对我来说。我根本记不起自己有任何能令人引生后悔之恶行。我一直依法行持。并广行布施等善举。一想到这些。我就不再惧怕任何死亡威胁。所以你欲以我为供施品请放心去做。想食我身肉亦可。”

  斑足罗刹此时已对月亮王子完全生起信心。他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且暂时息灭恶心。一直注视王子说道:“在此世间。谁会故意损害像你这般胜妙之王子?你从婆罗门处闻听之教言能否再传与我?我非常愿意闻受。因你谆谆教导。我现在已深感惭愧。并为自己所作所为万分忧虑。”

  王子此刻已了知仙人以前对斑足所咒骂之十二年期限已经圆满。调伏他并使之趋于佛法之因缘业已成熟。就对罗刹说道:“如欲得法。必须拥有与所闻正法相应之威仪。正所谓:坐于极下地。当具温顺仪。以喜眼视师。如饮语甘露。当专心闻法。故而你应以清净心。就如病人听从医生教导一样。恭敬闻法。”

  斑足罗刹马上脱去上衣铺于大磐石之上当作坐垫。恭请王子端坐于上。然后仰望王子脸孔说道:“大菩萨。请为我说法。”王子便开始用清晰声音将在婆罗门前所听闻之教言向他传授。

  王子所说第一首偈颂为:“所有正士前。接触仅一次。无需精勤修。自心获稳固。”罗刹听后点头称赞。又打响指。并非常高兴地再三请求王子继续传法。于是王子又说第二偈:“正士谁亦撼不动。如同天鹅行善法。何人如果亲近他。功德自然能获得。”罗刹听后再生欢喜。他对王子请求道:“你通过供养财物而获得智者教言。行如此供养而得如是教言太有意义。不知你能否再为我继续宣说?”于是王子又宣说第三偈:“国王马车金宝饰。身体衰朽亦丑陋。正士所传法不老。善根功德永稳固。”罗刹听罢再次弹指赞叹。同时内心法喜充满。就如降下甘露雨水一般。身心得以享用无尽。他又请求王子接着传法。王子就开始为他宣说第四偈:“天地之间距离远。大海两岸望不见。东西两山难睹面。俗人佛法相隔遥。”

  斑足罗刹此时已是欢喜难言。他恭恭敬敬对王子说:“你为我传授四偈。我欲供养你四种殊胜以报传法之恩。不知你欲何求?”王子正色答言:“你干尽伤天害理之事。连我也被拖累受羁绊。你所积善根全为颠倒错乱。又怎能对别人行四种殊胜供养?即便我开许你可对我行殊胜供养。但你从内心来说就不喜布施。你还是免谈什么供养不供养吧。”

  罗刹听后羞愧难当。他低头说道:“你无需担心。我现在连自己性命都可以舍弃。我定能供养你最殊胜之物。请你务必接纳。”王子看时机已到。就对他说:“你既然愿意供养。那就自此之后。一定不得妄语。还得断除杀害众生之恶习。且需释放所有被关押之人。并戒断啖食人肉之丑陋习性。以此为四种殊胜供养。我方才可以接受。”

  罗刹面露为难、痛苦之色道:“前三项要求我都可以做到。只是第四条能否替换一下。因我实在难以做到。我不食人肉根本无法生存。这一点想必你以前就已了知。”王子进一步刺激他说:“我就说过你根本不可能供养我四种殊胜。若不能戒除食人肉习气。不妄语、不杀生等项又怎能落实?你刚刚还信誓旦旦说可舍弃生命对我行四种殊胜布施。现在看来岂不又成空话?”

  罗刹为自己辩解说:“我现已舍弃王位。于森林中感受种种痛苦。又远离正法。众人围绕我而起之谣言可谓四处飞扬。此种境况下。我怎能舍弃最后一条生存之道?因我已无任何可依靠处。”

  王子因势利导说:“你确确实实已将佛法、王位、名誉、安乐尽皆失毁。而所有这些根源全在于你自己贪食人肉。既然如此。那又有何难舍之处?你必须戒除这食人肉劣习。你以前也曾享有王位。后正因吃人肉而成食人罗刹。此乃你自己未调伏自心所致。你从现在起就应力争趋入不违佛法、世间法之光明正道。”

  经王子如此循循善诱之教导后。罗刹终于拜倒在王子脚下顶礼忏悔。又发誓愿再不吞食人肉。并落实释放被关押之人等各项要求。

  月亮王子来到被关押王子所居山洞中。众人都为自己能获解脱而欢欣鼓舞。王子又要求他们勿损害罗刹。在安慰他们时又让他们发愿。从山洞中获得释放后。五百名王子就将斑足罗刹护送回国。并让他继承王位。从此以后。斑足国王以正法主持国政。众多王子都欢喜承侍他。也有一些王子于其他国家中登上王位。

  当时之月亮王子即为后来之释迦牟尼佛;当时之斑足罗刹即为后来之指鬘比丘。任何人如果遇到大正士都能获取极大利益。因正士乃按诸圣者教言行事。他总以善巧方便利益众生。即便他遭遇再大困境也能安忍不动。遇到再大痛苦也不失毁正法。永远都能以稳固信心。不退转地利益自他事业。思维这些道理。人们理应对佛法功德生起恭敬心。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7/572344.html

以上是关于「婆罗门」《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58、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罗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婆罗门」《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58、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罗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91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