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安忍品63、安忍求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安忍品63、安忍求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安忍品63、安忍求和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63、安忍求和
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东胜身洲一国王时。当时有个梵施王因不具备如身洲王一般威力。故而常常对他所拥有之荣华富贵生起嫉妒心与嗔心。而身洲国王则一直以慈悲心爱戴他。有次梵施王率四种军队向身洲王大举进犯。身洲王本来拥有强大力量。但他不欲将梵施王及其军队当作怨敌。于是就在二由旬半之地陈设各种装饰、饮食。率臣民齐来迎接梵施王。梵施王看到后自然从内心远离嗔恨之意。且对身洲生起欢喜心。他暗自想到:身洲王既如此待我。我还是撤军为好。
于是他便来到身洲王面前。身洲王将他带往王宫。供养他食物、满足他所需。并说道:“梵施王请宽恕我。我恒常对你恭敬。我欲成你诚挚友。请多慈悲关照我。”梵施王则回应说:“你张安忍弓。手执功德箭。坏我傲慢心。摧毁我嗔恨。”两人关系自此更胜从前。梵施王后回到自己国家。
又释迦牟尼佛曾为具亲国王。有一名为凶天之国王对他心生怨恨。便纠集起军队妄图抢夺具亲国王王位。具亲召集诸位大臣商量对策。有大臣说:“我们理应勇敢应战。”也有大臣言:“我们还是送其财物以求和为贵。”还有大臣说:“最好让大臣出面解决。”另有部分人说:“应率军抗击。”此时有一长官名水天者。财富圆满无缺。他出于善良心愿说道:“我愿献出自己资财。国王可以之派人前去劝说凶天国王。”
具亲最终采纳水天所提建议。他便派人携带礼物送往凶天国王处。但此举并未制止凶天出兵企图。具亲又令人传信给凶天:“我们分别拥有各自国家。本该好好保护自己国家领土、臣民。随意享用本国资财与种种妙欲。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而已。已具足衣食、卧具、妻子等生活条件后应知足无求。有智之士岂能互相争斗?有人已具有金银财富仍不知餍足。如此敛财除致增上贪心外又有何真正利益?好朋友。你应仔细、审慎考虑。切勿挑起我们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智者实在应该少欲知足、清净常乐。”具亲如是劝告。但凶天仍不放弃进攻计划。他给具亲去信说道:“无论如何我
具亲清楚了知若对世间任何事物生贪心
又无数不可思议劫之前。普见如来出世说法。当其教法步入形象期时。印度鹿野苑有一具智、品行高洁之国王正统治六十小国。王子名为安忍。也即后来之释迦牟尼佛。安忍性喜布施。恒时具有强烈慈心悲意。
当时国王手下有六位狡诈大臣。经常莫名其妙惩罚无罪之人。他们因自己行为恶劣
六位大臣秘密商议说:“不处死安忍王子我们行动都不得方便、自由。”其中一位面呈困惑之色:“奈何王子从未造下任何罪业。我们又如何定罪杀之?”另一位大臣则心生一计:“杀他自有办法。”
六人随后便来到王子面前说道:“我们已前往六十小国、八百城市中寻找能治愈国王顽疾之药。怎奈皆无任何收效。”王子赶忙问:“到底需要何种药物?为何如此难觅?”大臣们说:“此药乃需从出生至现在。始终无嗔无恨之人的眼珠与脚部骨髓方能制成。但要找到这种人谈何容易?国王看来怕是没有生存希望。”王子听罢心如刀割。他边想边说道:“我应能具备这项条件。”大臣们假装为难说道:“你虽具足此条要求。但实行起来实在困难重重。”安忍王子救父心切。他对六大臣坚定说道:“只要能令国王摆脱病痛。我舍弃千百次肉身也不足为惜。”下定决心后。王子来到王妃面前说道:“我已准备用自身躯体为父王制药。也许会因之而丧身失命。故而今日特来向母亲顶礼。希望母亲万勿伤心。”母亲闻言即刻昏倒于地。王子急向母亲身上浇洒凉水。待母亲醒来后。王子又安慰她说:“父王也许不久于人世。但切盼母亲能长久住世。”
王子随后又于众大臣、小国国王、眷属前顶礼道别。恶心大臣则命令一屠夫迅速砍断王子双脚、取出骨髓。又挖出王
但国王还未来得及看上王子一眼。安忍就已先行逝去。国王、王妃、眷属们齐聚在王子尸体周围。王妃则趴在儿子尸体上放声痛哭。国王与小国之人将安忍遗体以檀香木火化。并用七宝做成遗塔。
当时之国王、王妃即为后来之净饭王与摩耶夫人。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7/572670.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安忍品63、安忍求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安忍品63、安忍求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900.html。